本教材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4部分,内容涵盖中医学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正常人体观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学说、体质学说,中医学病理观病因与病机,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常用的辨证方法,中医防治疾病的武器中药,中医治病的方法方剂等。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较系统认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有初步的了解,在实践中能运用中医思维解决临床问题。适用于护理学专业及非中医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中医爱好者的学习读本。
为进一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教学的需要,提升新时期高等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中医学基础》(中医特色)在历版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类专业规划教材基础上,组织编写和修订。本教材主要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使用,也适合临床在职护士和非中医类其他专业中医知识培训使用,或作为中医爱好者的学习读本。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类专业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中医特色)(第3 版)是以《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补充标准)为指导,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对十四五教材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上版《中医学基础》(中医特色)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医药院校护理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实际状况,使教材在符合护理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并实现本课程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进行编写和修订。本次教材编写基本保留了上版原有的整体框架,在编写过程中,对部分章节的内容以及知识拓展、案例等进行了补充、更新、修正或优化,对方药基本知识章节字数进行了压缩,增加了体质、中医康复等方面的内容,并注重课程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的协调性,强化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力求使教材的内容、体例等方面符合新时代护理学类专业本科教学的需要。
《中医学基础》(中医特色)(第3 版)教材主要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机制、诊法与辨证、疾病的防治与康复、方药基本知识等内容。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熟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中医思维,初步掌握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中医将来能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本教材的修订编写得到各参编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正完善。
裘秀月 罗尧岳
2022 年8 月
裘秀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医护理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常委,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护理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护理学会中医护理分会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题专家,香港公开大学访问学者。一直从事中医护理教育与科研工作,主讲《中医学概论》《中医临床护理学》等课程,参与多部相关教材的编写,积累较为丰富的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章绪论/1
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古代的形成与发展/2
二、近现代中医学的发展/4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5
一、整体观念/5
二、辨证论治/7
第三节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8
一、比较/8
二、以表知里/9
三、取象比类/9
四、试探与反证/9
五、归纳与演绎/10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1
节阴阳学说/12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12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6
第二节五行学说/18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19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0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1
第三章人体的结构与功能/25
节藏象/26
一、五脏/27
二、六腑/37
三、奇恒之腑/39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40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43
一、精/43
二、气/44
三、血/48
四、津液/49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51
第三节经络/53
一、概述/54
二、十二经脉/56
三、奇经八脉/57
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58
五、经络学说的应用/58
第四节体质/59
一、体质的构成要素/60
二、体质的形成因素/60
三、体质的分类/62
四、体质学说的应用/62
附: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64
第四章病因/67
节外感病因/68
一、六淫/68
二、疠气/72
第二节内伤病因/73
一、七情内伤/73
二、饮食失宜/74
三、劳逸失度/76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76
一、痰饮/76
二、瘀血/78
三、结石/79
第四节其他病因/80
一、外伤/80
二、胎传/81
三、药邪/81
四、寄生虫/82
五、医过/82
第五章病机/84
节发病机制/85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85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86
三、发病类型/86
第二节基本病机/87
一、邪正盛衰/88
二、阴阳失调/89
三、气血失常/91
四、津液失常/93
五、内生五邪/93
第六章中医诊法/96
节望诊/97
一、全身望诊/97
二、局部望诊/99
三、望排出物/103
四、望小儿指纹/103
五、望舌/104
第二节闻诊/110
一、听声音/110
二、嗅气味/112
第三节问诊/113
一、问诊的意义及方法/113
二、问诊的内容/114
三、问现在症/115
第四节切诊/123
一、脉诊/123
二、按诊/130
第七章中医辨证/133
节八纲辨证/134
一、表里辨证/134
二、寒热辨证/136
三、虚实辨证/137
四、阴阳辨证/138
五、八纲证候之间关系/140
第二节气血津液辨证/143
一、气病辨证/143
二、血病辨证/144
三、气血同病辨证/145
四、津液病辨证/146
第三节脏腑辨证/148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148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150
三、脾与胃病辨证/153
四、肝与胆病辨证/15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159
六、脏腑兼病辨证/160
第四节其他辨证/164
一、六经辨证/164
二、卫气营血辨证/166
三、三焦辨证/167
第八章疾病的防治与康复/169
节预防/170
一、未病先防/170
二、既病防变/171
第二节治则/171
一、治标与治本/172
二、扶正与祛邪/172
三、正治与反治/173
四、调整阴阳/174
五、三因制宜/174
第三节康复/175
一、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175
二、中医康复的方法/176
第九章中药基本知识/178
节中药概述/179
一、中药的采集/179
二、中药的炮制/180
三、中药的性能/182
四、中药的用法/185
第二节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187
一、解表药/187
二、清热药/191
三、温里药/199
四、泻下药/201
五、祛风湿药/203
六、化湿药/206
七、利水渗湿药/207
八、理气药/209
九、活血化瘀药/211
十、止血药/213
十一、化痰止咳平喘药/214
十二、消食药/216
十三、驱虫药/217
十四、安神药/218
十五、开窍药/219
十六、平肝息风药/220
十七、补虚药/222
十八、收涩药/226
十九、外用药/228
第十章方剂基本知识/230
节方剂概述/231
一、方剂的组成及变化/231
二、方剂的剂型/233
第二节方剂分类及常用方剂/235
一、解表剂/235
二、清热剂/238
三、温里剂/242
四、泻下剂/245
五、和解剂/247
六、补益剂/250
七、固涩剂/254
八、安神剂/257
九、开窍剂/259
十、理气剂/261
十一、理血剂/263
十二、治风剂/265
十三、祛湿剂/266
十四、祛痰剂/269
十五、消食剂/271
十六、驱虫剂/271
十七、涌吐剂/272
参考文献/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