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收录了近几年作者关于城市文史、旅途见闻、名人轶事等方面的作品。作者从哈尔滨的冰与雪,冷饮,太阳岛入手,书写了城市的风貌,人文景观和文化特色,以及哈尔滨欧陆风情、历史沿革、城史名家,峥嵘岁月中的红色故事,连同寻常百姓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小人物的故事。并以朴实和深情的笔触展示了早年城里人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的情形,以及童年的游戏里中将要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游戏。还有作者本人在“小院”的生活。
冰情雪韵哈尔滨
哈尔滨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
东北的几座城市,吉林被称为“雾凇之都”,长春称为“春城”,大连被称为“滨城”,唯独哈尔滨被称为“冰城”,由此可见哈尔滨这座城市与冰的渊源更加密切。
哈尔滨人谈冰灯的历史,往往从1963年开始,其实,那是解放后形成规模的冰灯游园会,真正的冰灯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无从考察,即便是这样,1963年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也是目前世界上形成时间早,规模大,并已成为地方传统项目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灯艺术展。
早的冰灯到底有多早?作家阿成先生告诉我,早沿松花江流域是鄂温克族、满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居住的地方,到了夜晚,是冬天的夜晚,天黑得早,人们在篝火旁唱歌、跳舞、聊天,同时捻上一条长长的粗棉线条,垂直挂在篝火的上方,点燃的棉条一点点燃烧,在夜空中分外明亮,棉条燃尽的时候,人们结束晚上的活动,各自回家休息。
后来有了冰灯,是直接取个冰坨子,或者把脸盆、木桶、茶缸子装上水,放在外面冻结实了,然后拿缓一缓可以倒出来冰坨子,在冰坨中心凿出一个空间,放盏油灯即可,老百姓称之为“穷棒子灯”。“穷棒子灯”可以烫孔穿绳提着,在滴水成冰的夜晚喂马、起夜或者捕鱼时,拿着这个“灯”既能照亮还能防风。
为什么做冰灯?纸糊的灯笼经不住东北刀子一样的寒风摧残啊!
在数九严寒的冬日夜晚,母家门前的冰灯内烁,给黑夜带来光明,给归家的人带来慰藉,给路人带来温暖。试想,一个黑夜里赶路或者赶马车的人,忽然看到前方的亮光,那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
早年的哈尔滨,到了冬天,不少商家、客栈、车店、当铺、灵堂、澡堂子,甚妓院门口,都是用冰灯照亮,当招牌的。所以,那个时候有人称哈尔滨为“冰灯之城”,后人简称为“冰城”。
冰灯被人们给予了更多的期望,除夕的夜晚,人们将冰灯放在院子里整宿地点着,一是给自己的亡亲回家照亮道路;二是给欲来的财神指明方向:三是用以象征来年的生活亮亮堂堂。
世纪初,中东铁路开始修建,大量涌入的俄罗斯人和闯关东的中国人增多,哈尔滨成了中外交融的集中地,他们用“喂得罗儿”(音译,一种上宽下窄的水桶)装上水,放在外面冻上,在中间位置还没结冰的时候拿回房间,倒出冰坨,再倒出中间未冻的清水,形成中空的“罩”,再将钉在一个小木板上的(此时已不是油灯了)去,一个“冰灯”做成了。
俄罗斯人崇尚冰,他们在松花江上采集冰坯,做成冰十字架竖在教堂上,甚在教堂外做成冰围墙。
1963年对于哈尔滨这个城市来说是个节点,2月7日,哈尔滨市届冰灯游园会在道里兆麟公园开幕,宣告哈尔滨的冰灯时代开启,那天晚上,公园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千余盏冰灯用广告色涂饰,装上,有的在山坡上,有的在墙垛上,有的挂在树枝上,冰灯形态不一,有动植物,有飞机大炮等等,还有冰道、马爬犁供儿童游玩。
老人们说,那几乎全城轰动,万人空巷,人们扶老携幼兆麟公园,连盲人也场用手摸着“看”冰灯,几万人差点儿把公园的门挤破,根本没法收门票,只好打开大门,任人涌入,首届冰灯游园会六天接待大约2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