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10后孩子的养育法则 读者对象:家庭教育研究相关人员
约翰·达菲博士基于其25年亲子关系研究、10000+真实案例分析,在《10后孩子的养育法则》中详细解读电脑、手机、游戏、社交媒体将如何改变孩子的大脑、行为和进化;深度剖析10后面临的巨变与挑战,并给出了12条智慧养育法则。约翰·达菲博士呼吁父母提早关注并修正自己的养育方式,尽早跟上10后孩子的步伐。
一套解读10后新变化的说明书 约翰·达菲基于25年亲子关系研究、10000 真实案例分析,揭秘10后面临的巨变与挑战
“手机不离手”“游戏成瘾”“网络欺凌”如影随性
“网络社交”替代“生活社交”
“学业压力”“社交媒体”加剧亲子冲突
深陷自我认知困惑
多重身份切换自如
……
一份与10后相处的科学行动指南 12条智慧养育法则,教你轻松跟上10后步伐
把玩耍的权利还给孩子
放弃给孩子制造“an全空间”
帮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教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
捕捉孩子状态不佳的时刻
……
一套系统指导家长改变自我的实用指南 “权威养育”不再奏效,“为13岁孩子准备的青春期养育策略”已经过时。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从改变自己开始
尝试向你的孩子请教
改变自己的认知观念
提升自己
……
湛庐文化出品。 子女养育困境的全面指南 我们都知道,养育孩子在今天可谓一件极具挑战的事。父母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但与如今孩子所面临的科技、社会、文化和学业等方面的压力以及它们带给孩子的深层情绪影响相比,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更遑论有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就面临着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10后孩子的养育法则》就是针对此种困境的养育指南,它将帮助父母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一种强大、积极,以及充满欢乐的联系。 我们的儿子杜克年仅7岁,但他所面对的世界与我们小时候相比已是天差地别。他受到各种信息与刺激的轰炸,其规模远超我们幼年时曾经历过的,因此,他的情感更丰富,头脑也更聪慧。但好在,有各种更具时效性且更强大的资源为我们提供养育策略,让我们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相处,我们已熟知约翰的为人与专业能力。他是养育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专家,我们有问题时总是会时间向他求助,而他总能给我们一些真诚可靠、富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建议。 约翰非常优秀,他每天都在跟父母和孩子们打交道,他知道孩子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与难题,了解孩子们的长处,熟悉孩子们的世界,更清楚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 父母们都有必要读一读约翰的这本书,它能让我们对孩子的世界有更深刻、更清晰的了解,并为我们提供指导方法,以帮助大家引导孩子茁壮成长。 朱莉娅娜(Giuliana),《E 新闻》(E! NEWS)主持人 比尔 · 兰西克(Bill Rancic),企业 CEO
[前言] 我只讲故事,不讲“神话” 我十分热爱写作,真的。几年前,我有幸实现了自己愿望清单中重要的一项:出版一本书。而且,我觉得自己出版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如果各位父母能认真听取其中的建议的话,本书会给你们的家庭生活带来巨大的积极变化,特别是对于家里有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的父母而言。 我在书里只讲故事,不讲“神话”。我从多年的一线临床工作经验出发,为父母们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指导方针。我知道,这些方针颠覆了父母认知里一些与青少年相关的传统模式和认知体系,我曾为此感到骄傲,现在依然如此。于我而言,我已经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接下来,我可能会写一些更轻松的东西,比如存在主义的东方起源,这个话题更偏向哲学而非心理学,更具尼采风格,但又不那么小众。 (抱歉,没忍住,跑题了。)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父母与青少年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有用的父母》(The Available Parent)出版至今的短短几年内,青少年及其父母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如今,子女的养育问题比几年前更紧迫,更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视。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尊面临着更加普遍的威胁。品行不端、成绩不佳、辍学,以及厌学等行为现象,极有可能是完美主义及压力巨大的优等生矫枉过正的结果,是他们为了缓解压力所采取的适应机制。他们会趁父母熟睡时做出自残行为以寻求解脱,或是偷偷吸烟、酗酒。如今,没有哪个孩子能毫无波折地度过童年。总的来说,现在这种局面是我们这一代人造成的,是我们该解决的问题。 孩子们的这些压力看起来十分荒谬,但其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父母新的使命就是把孩子塑造成易于“管教”的青少年,这是所有家里有十来岁或十几岁孩子的父母的当务之急。 请大家帮助我从这个话题中解脱出来吧。我是一个作家,我有一些写小说或戏剧的想法,请帮帮我,让本书成为我写的后一本关于子女养育的书。拜托大家了。
[给父母的话] 养育 10 后孩子所面临的空前挑战 我非常欣赏这一代的青少年,尤其是 2010 年之后出生的孩子。他们心地善良,有思想,通人情,懂世故。他们还富有正义感,我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都还不知道“正义”为何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了优秀的一代,他们的世界观深刻且富有同理心,这可能正是我们所缺乏的东西。但他们过早地接触到了世界严酷的一些方面。 如果我能改变他们正在发展的部分思想,我一定会去做的。我在 8 岁、11 岁,甚至 17 岁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个人的见解,而如今,我所认识的孩子当中很少有人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理解、整合他们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并真正了解他们的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他们建立合作。 我们的孩子常常处于极度的精神痛苦之中,他们需要有人跟他们开诚布公地对话。因此,如果我们能让他们袒露心迹、畅所欲言,他们的焦虑或许就能得到缓解。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孩子。这样当你的孩子感到不知所措时(孩子有时确实会感到无所适从),当你的孩子接收到过量的信息时(孩子有时会暴露于各种信息之中),他的内心可以很笃定:我有妈妈和 / 或爸爸,他们永远都不会变,永远都会是我坚实的后盾。 我可以去找他们,他们会耐心听我诉说,不会对我妄加评判,我知道他们肯定会这样做;我知道,我可以去找他们谈谈,而他们会毫无保留地支持我。在这个充满刺激的疯狂世界里,孩子们需要一些指引,需要父母成为他们的指南针,为他们指明方向。 作为父母,当孩子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去试图压抑、控制我们的孩子,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我们害怕自己无法解决他们的难题。有时候,我们不想和孩子展开某些艰难的对话,因为我们觉得还为时过早,或者认为提起这些话题可能会在孩子心里“播下种子”,比如饮酒、性、抑郁、焦虑以及自杀等话题。 然而,一切都比父母想象的开始得更早,持续的时间也更长。这些话题虽然很难解决,但我们现在已经别无选择了,我们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带着好奇心参与进去,与孩子们并肩作战。我们需要积极地了解孩子们的世界,这样当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能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我知道你很忙,为人父母并不是你生活中的角色,也不是你的压力源。我完全明白,你自身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涉及你的生活、人际关系、工作、财务状况,以及梦想等诸多方面,对此我非常理解。上述这些想法只是本书的前奏,接下来我将在书中详尽地解读青少年的相关情况。 你在读本书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有些内容很难理解,还有些内容让人感到沉重。我在书中深入探讨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抑郁与焦虑、自杀与孤独等。在书中我会要求父母完成一些任务,其中有些任务可能会很困难,甚至可能违背你为人父母的本能。 我写这样一本书有两个原因。 其一,在我看来,如今要想成为孩子可以倚靠的父母,引导孩子度过“新型青春期”,我们需要比以往所有的父母都更全面、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们没有范例可借鉴,因此,我试图在书中提供一些基本方法和实践经验供父母们参考。
不管你信不信,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些基本方法会给你节省很多时间,而且能为你、你的孩子和整个家庭免去漫长岁月里数不清的麻烦。你会感觉自己被武装起来了,可以充当孩子的盟友、向导和顾问,指引孩子度过充满压力和焦虑的漫长成长期。 其二,我希望这本书能给父母带去希望。如果你能遵循我在书里提供的指导方针,我相信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我并不是说,你和你的孩子在之后的相处中不会再遇到矛盾和冲突,有些问题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还很重要。我们将看到,这些矛盾和冲突能让孩子的能力和适应力得到锻炼,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世界,更加茁壮地成长。 如果你能遵循书中提供的指导方针,你将培养出一个既独特又聪明的孩子。你会发现(即使现在还没显现出来),你的孩子将变得思想富有深度,充满智慧和同理心,从而让我们的世界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能遵循书里提供的指导方针,你就能和你的孩子一起,享受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大好时光,你们遇到的每一个挑战都能让你们彼此之间变得更亲密,而不会让你和你的孩子渐行渐远。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见过的令人心痛的画面不是一个家庭处于危机之中,而是眼睁睁看着一对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而他们原本无须走到这个境地。 我们的孩子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我很感激你选中了这本书,在本书的指导下,你的孩子将会变得越来越好,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大家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十分感谢你的阅读。
媒体评论
00后来了,10后还会远吗?很多家长和老师还看不懂10后,因为他们确实是来自另外一个平行空间一屏幕空间,那里是他们的"母星球”。《10后孩子的养育法则》就像一架望远镜,让我们提前看见了驾着飞船疾驰而来的年轻人。提早看看这本关于“10后天外来客”的迎宾指南, 尚有和他们进行思想互译和心灵对话的机会。若等他们乘着飞船降落后再读,恐怕就来不及了。
——贺岭峰 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jiao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卓尔不群的时代,恰恰是移动互联网将世界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时代。多屏人机交互与充分的社会化带来的非同寻常的自我成长及其独特历程,是我们眞正理解孩子、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的起点,更是在科技社会奔涌向前的潮流中更好地理解人的意义和养育的终ji目标的一叶诺亚方舟。或许《10后孩子的养育法则》可以帮助我们不再乘着旧船刻舟求剑。 ——林思恩 约翰•达菲博士(Dr. John Duffy)
章 10 后孩子面临的新挑战 一、杰森的故事:我们错过了什么 二、父母的觉知:我们从不曾是这个“少年” 三、“10 时代”意味着什么 四、10 后孩子面临的新挑战
第二章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共有的问题 一、过度焦虑问题 二、过早接触严酷元素 三、心理问题趋于严重 四、父母过度反应引发的危机 五、酒精问题 六、药物问题 七、沉迷游戏 八、早恋与性 九、自残问题 第三章 父母智慧养育的12条法则 一、营造充满爱意的家庭氛围 二、激发孩子的敬畏与好奇 三、把玩耍的权利还给孩子 四、让更多亲属参与孩子的生活 五、放弃给孩子制造“安全空间” 六、尝试和孩子一起投入音乐世界 七、帮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八、教孩子学会正确对待金钱 九、培养定期亲子交流的习惯 十、捕捉孩子状态不佳的时刻 十一、和孩子一起畅想未来 十二、爸爸在养育中的关键作用
后 记 养育孩子是一种精神实践 致 谢 三、“10 时代”意味着什么 首先,不管你信不信,我们都必须重新审视“青少年”一词的含义。自这个词出现以来,它一直代表着孩子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以及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的一个转变时期。在情感方面,青少年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建立自己独立的身份意识,学会脱离父母及其他熟悉的成年人而存在。过去,青少年会在十几岁的时候(通常是13~19 岁),在生理和心理上完成这一转变。一代又一代,很多父母和家庭都对“青少年”的这种定义表示认同,他们控制孩子接收的信息流,只让孩子接触适合他们那个年龄段的信息。当孩子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一些思想开放的父母会开始和孩子谈论性知识、社交困难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同时为孩子提供在他们看来适合青少年发展的信息。 我们的文化构建和驱动方式,以及我们过去养育孩子的方式,都认同孩子会在 13 岁左右步入青春期,在 19 岁前后形成自我的身份意识。当然,偶尔也有例外,但是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成长轨迹是非常清晰的,让父母、学校老师以及周围的成年人能够及时干预,也能在孩子偏离正常发展路线时引导他们回到正轨。 但今天,我们会发现,“青少年”的定义不再像以前那么准确了,现在的青少年和过去的青少年已截然不同。由于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加之不断涌现的社交媒体和其他新型技术,以及不断增加的学业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青少年时期提前到了 13 岁之前,延伸到了 19 岁之后结束。因此,我们需要在孩子还没到 13 岁时就和他们展开某些青少年话题的讨论,比如,性、抑郁、焦虑、自杀等。我们无法像从前一 样控制孩子可能接触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有所警觉,时刻准备着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前跟孩子展开讨论,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等到孩子更大些时才讨论。 青春期延伸到 19 岁之后,意味着这些年轻人在十几岁时经历的信息冲击、情感困惑和身份认同困惑一直延续到了他们成年之后。他们到了 20 多岁仍然找不准自己的定位,这会压得他们无法呼吸。 十一二岁少年的消失 “Tween”这个词有一些独特的含义,所以我在为我的本书《有用的父母》命名时,在副标题里用上了它。它代表一个青春期前的阶段,介于十岁到十二岁之间。但是,如果你稍加警觉就会注意到,过去在十一二岁甚至更大一些的孩子身上才会出现的行为和态度,如今正出现在年龄更小的孩子身上。这些行为和态度包括但肯定不限于: - 沉迷于社交媒体 - 性别认同的发展 - 身体意识的觉醒 - 时常感到沮丧或焦虑 - 顶嘴 - 试探行为界限 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一二岁的过渡期已经消失了,我们的孩子会从童年期直接进入青春期,再没有那几年的缓冲期来帮助他们适应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如上所述,我们希望在这种青春期的思维和行为显露迹象之前, 孩子们的童真时光能够持续得更久一点。但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局面,年幼的孩子在发育上直接飞跃,跃过了“十一二岁” 的缓冲期。鉴于这些新的变化,我再次建议你尽快跟年幼的孩子展开交谈。你可以根据他们个人的成熟度和发展水平,讨论一些你原本打算等到他们十一二岁或更大时再谈的问题。你需要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跟他们交谈,询问他们关于异性、不安全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交谈的关键在于,你要让孩子知道,你明白他们的处境,了解他们的情况,可以随时和他们谈论任何话题。如果你认为这样的谈话没有必要或为时尚早,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四、10 后孩子面临的新挑战
我曾向许多同事和朋友描述过上述现象,即青春期的延伸和由此产生的后果,而他们往往会质疑我的话。人们普遍会问:“你怎么知道这种巨变真的发生了?” 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很理解。我在这里想说的不只是我们的孩子在越来越小的年龄段就经历了更多事情、接收了更多刺激。不,事实远不止这些。我的意思是,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孩子的发展模式,在短短几年内就发生了改变。我的意思是,我们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早地发展出了自我意识和对他人的认知。我的意思是,童年的本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变,这种转变就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但很少有人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现象的发生及其给当今孩子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近,我和杰克一起聊了一个小时。这个 19 岁的年轻人深沉而睿智,他感叹自己和仅小他 4 岁的弟弟之间有明显的代沟。“我很担心瑞安他们这一代人。他们在 15 岁时承受的压力比我们 15 岁时所承受的压力大得多。他们出生在 iPhone 时代,社交媒体及相关的种种东西都刻在他们的 DNA 里。我很庆幸,我出生在这些出现之前。我还记得,我在瑞安那个年纪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总是在户外玩耍。但瑞安和他的朋友们从不外出,他们总是很安静:没有爱好,没有激情。他们只是坐在那里抽电子烟,虚度光阴(笑)。我希望他们能像我一样看待这个世界。我看到了未来,它就在我眼前,宏大美好、令人兴奋,可瑞安和他的朋友们是看不到这些的。” 杰克对只有 9 岁的妹妹和她这一代人忧虑更甚,他表示:“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想象,这些孩子的成长速度有多快!”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以某种形式或方式倾听杰克表达他的情绪,其频率之高令人震惊。是的,童年的本质已经完全变了,而且变得很突然。如果仅仅相差 4 岁的兄弟都能感受到这种差距,那我们就更有必要认识到,我们自己与孩子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可言了。鉴于孩子这种从童年到青春期的突然飞跃,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的学习。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都是真正的先驱者。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倾注更多的关怀,只有用足够的信息武装自己,我们才能引导孩子安全地越过成长路上的陷阱。我之所以清楚孩子这种成长阶段的转变真的发生了,是因为我有一份很不寻常的工作:每天都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待好几个小时。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这种转变并不模糊,反而十分清晰。而且这种转变势不可当,在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让我们 回顾一下严峻的现实:
因此,认识并承认这一转变迫在眉睫,因为我们正在以日益增长的数量失去这一代年轻人。无论从字面意义还是实际意义上来说,情况都不容乐观。想想看,当一个少年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我们不仅会失去他所有的才华,还会失去他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欢乐和贡献。总的来说,我担心我们正朝着一个可怕的方向迈进:无数年轻人的天赋正消失殆尽,即使他们还活着。毫无疑问,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我们将承担十分惨重的损失。 我发现,那些意志脆弱但正在努力寻找自我价值的年轻人,那些情绪十分敏感的年轻人,正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尚未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但实际上,他们的价值是无穷的。我们必须拯救他们,为了他们,也为了我们自己。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