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教育工作者及为人父母的双重视角下, 以教育为切口, 希望为大家找到破局之法。作者首先是通过辨析, 打破大家对教育的传统认知, 将广大家长从教育焦虑、盲目跟风之中唤醒, 重新审视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重新审视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性作用。其次, 从大家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入手, 思考其背后的教育问题, 揭露教育假象与乱象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从而达到让大家主动寻求改变的目的。
本书适合于基础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从业者及中小学生父母阅读。
本书在教育工作者及为人父母的双重视角下,以教育为切口,希望为大家找到教育大变局时代的“破局”之法。作者首先打破大家对教育的传统认知,将广大家长从教育焦虑、盲目跟风之中唤醒,重新审视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重新审视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性作用;从大家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入手,思考其背后的教育问题,揭露教育假象与乱象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让大家主动寻求改变;一些积极的、面对未来的、聚焦于孩子成长成才的教育逻辑、教育方法、教育路径成为家长们的教育必修课,成为教育路途上的重要参考,让家长们能够理性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容规划孩子的美好未来。最后,作者将两种理想的学校教育范式呈现给读者,为学校及教师提供办学及教育教学参考,更为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
新时代呼唤新家长
这几年,我国的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出台了很多新政策。这些新政策的出台,是对新时代教育新需求和新要求的积极响应。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我们才真正意义上将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独立的法律确认。但是,如果我们面向家长们做一个调查,你依然会发现:大家并没有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而在家庭教育中做出多少积极的改变,甚至鲜有人真正去读过这部法律文件。
对于教育,我们不乏深刻的亲身体验,孩子经历过的我们好像也都经历过。所以,面对孩子,我们认为自己就是教育权威,我们可以效仿自己的成长经历如法炮制孩子的经历。要打破传统认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也是非常漫长的一件事情。
本书作者张杰看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紧紧跟随、教育的与时俱进,但是如果家长的教育认知不变,家长们就会成为教育进步的阻力,我们的孩子就很难享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成长福利。因此,新时代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呼唤新家长。
这本书,它在陈述、强调诸多的教育常识,让读者能够回归正确的教育逻辑去思考;它在通过众多的案例治愈我们的家长,让焦虑的家长们变得平静与笃定;更是在教授一些科学的方法,赋予家长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的智慧,为孩子的成长赋能。它在讲述教育逻辑,也是在讲述生活逻辑,倡导的是一种积极的、发展的生活态度,让人变得通透,对生活有规划性、有控制感。
在教育大变局时代,清醒做父母。在我看来,作者也向我们呈现了几个方面的清醒:
一是对父母角色的清醒。家长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职责与使命,认识到自身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可逆的重要影响,重视、珍惜我们的教育参与权力。
二是对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的清醒。家长需要认识到教育应该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是片面性的,甚至不是短期可量化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设计需要具有足够的前瞻性。
三是对教育逻辑和方法的清醒。教育既是内容,也是技术,家长既要关注教育行为本身,更应该关注的是教育的实际效果,所有的教育行为都以孩子的收获与成长来评价,无论是外显的还是内化的。
这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作者在各种教育沙龙、讲座上分享的内容,值得独自阅读吸收,反复琢磨,也值得与其他学习者共读研究。书中抛出的一些独特的教育观点,例如“做最好的N分之一”、“学习与创造是人生两大并行的主题”等,都是极好的教育认知突破点,在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中将会有更多的个性化收获。
都说人生难得糊涂,清醒的糊涂才是真智慧。愿新时代的家长们掌握科学的养育、教育逻辑,赋能孩子终身发展。
是为序。
张杰,男,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籍贯四川内江,生于1985年。2009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大学毕业以后在四川、北京、河北、广东、山东、重庆等地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先后担任民办中小学校学生中心副主任、团委书记、招办主任、校办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执行校长等职务,曾任重庆江北民盟第六届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重庆民盟》杂志“有话要说”专栏作者。现任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助理。
第一章遥远的教育
1.父母的教育使命
2.寻找完美的教育
3.教育底层逻辑
4.教育的几个层次
5.教育的个性化
6.教师,是个变量
7.教育的终极目标
第二章教育的觉醒
1.并不意外的教育内卷
2.教育离生活越来越远
3.喊一声,你敢答应吗?
4.如此不堪的家庭教育
5.社会现象与教育反思
第三章教育必修课
1.人生设计美好发生
2.人生设计的教育逻辑
3.孩子,我能为你做什么?
4.不可忽略的教育力量
5.我们一起做过这15年
6.选择学校的黄金标准
7.这些话,要告诉孩子
第四章 教育“理想国”
1.有更好的现在,才有更好的未来
2.以终为始,你的孩子将无可替代
后记
在疫情这种比较考验人性的情况下,我们发现有太多的所
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说明他们自己的生活、生活环
境和条件各方面是比较优越的,或者是接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
利己主义者,这时候充分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私。
有的时候,你看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我们经常跟孩
子标榜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很个性,其实“个性”这个词有褒义
的成分,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他的个性。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形容一个孩子有个性,我们是不是在刻
意掩藏一些什么,孩子背后是不是有他自私的成分?一个自私
的孩子长大,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重庆工作的一段时间,所有的老师要在早晨的时候集中
在一起晨读。我记得在读《菜根谭》的时候,有一句话让我印
象深刻,叫“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这句话的本义是我们要
一辈子多行善事,让自己一生没有愧疚感。这当时就让我疑惑:
我们真能做到“万善全”吗?后来在读到《了凡四训》的时候,
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心生淡定,这句话是“善心真切,即一行可
当万善”。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袁了凡发愿做三千善行,求登科第,后如愿。随后,他再
次发愿行三千善事,求生子愿,后遂愿。之后,他立了一个更
大的愿:行一万善行,求考中进士。但是这时候的袁了凡公务
89 清醒做父母
——新时代家长的教育逻辑
非常繁忙,一天,他与太太探讨一万件善事难以完成的忧虑,
当晚就梦见一位神人对他说,在老百姓受灾之后,袁了凡将百
姓的赋税减免了一半,受益的人数达到了万人以上,所以万善
已完。袁了凡后来请教幻余禅师,禅师回答:“善心真切,即一
行可当万善。”意思是你在高位为万民着想,一心为百姓造福,
一个善举可当万善,更何况减粮一事确实存在呢。
还有一句话叫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做不到对
别人施以善行,不伤害他人、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是好的。所以,
做善事、追求万善全可以作为我们的一种追求,若不能真正做
到善心真切,一行可当万善,至少不给别人带来困扰。
信守契约
卡尔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搬家公司上班。在他上班前一天,
他家的车坏了,于是他为了第一天上班不迟到,他上班前夜提
前7个小时出发,准备步行一宿准时赶往客户家中。
卡尔在夜里赶路被巡逻警察发现,然后警察听到他的事迹
很感动,开车送他到他的客户家,还请他吃早餐。
卡尔为了准时到客户家上班,前夜赶路的事迹被网络疯狂
传播,传到了他的老板耳里,老板很是感动,决定把自己的车
奖励给卡尔,因为他觉得卡尔把职业精神拔高了一个新的层次,
一位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徒步几个小时到客户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