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在以人民为中心和平等保护原则的指引下, 运用审判中心主义理论、控辩平衡理论、有效辩护理论和指定辩护理论, 坚持指标设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并通过系统性、动态性、简明科学性和可比较、可操作、可量化等技术构造性原则, 构建出一套能够有效评价辩护律师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不断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 保证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努力让受援人在每一个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本书系统阐述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涵, 总结了构建这一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石, 归纳了指标体系在维护司法正义方面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构建指标体系的正当性和可行性, 试图拓展我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研究范围, 为理论界从事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务界从事刑事法律援助评估工作贡献微薄力量。
1.系统阐述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涵
2.构建有效评价辩护律师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石贤平,男,1977年2月生,汉族,安徽省宿松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校法律援助学生工作部负责人。曾主持完成中国法学会部级一般课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以H省500个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为研究样本》和2018年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死刑复核程序中法律援助律师辩护有效性实证研究》等;出版专著《大学生法律援助立德树人培养机制研究》。主要从事司法文明(法律援助)、商业法研究。
导论
第一章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内涵评析
第二节 理论基石
第三节 司法正义价值分析
第二章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正当性分析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发展沿革
第二节 运行模式
第三节 运行现状:以H省试点工作为例
第四章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困难及其成因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困难
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困难的成因分析
第五章 中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中外评估指标相似性分析
第二节 中外评估指标差异性分析
第三节 域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经验借鉴
第六章 构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构建机理
第二节 构建内容
第三节 运行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一: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议稿)
附件二:调查问卷
附件三:司法部关于印发《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的通知
附件四: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