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从 先锋派到先锋文学
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中,先锋文学一直是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尽管
人们对先锋文学常常持这样或那样的批判性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无
论是对整个世界现代文学的发展,还是对改变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一
元化的格局,它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我们甚至很难想象,如果
没有一批又一批先锋作家孤独而又执着的实验,世界文学发展到今天会
是怎样一种景观;我们同样也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部又一部具有鲜明
独创品格的作品,中外文学流传到今天又会是怎样一种形态。我们的文
学之所以呈现出当今这样丰富复杂、多元共存的审美格局,并产生了一
批又一批足以经受历史检阅的经典性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离不开
无数先锋作家在不断超越传统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辛探索。在经历了无
数次的怀疑、忽略甚至被否定之后,先锋作家们依然顽强地坚守文学作
为自我内心真实表达的需要,冲破一个又一个被视为艺术铁律的传统规
范,在探求种种新的审美价值与形式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将艺术引向
更为宽阔、更为深邃的审美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人们对先锋文学的认识依然模糊不
清,甚至充满了种种认知上的混乱或矛盾。譬如,有人认为先锋文学只
是一种纯粹的话语游戏,其形式的实验性远远大于精神内涵;有人觉得
先锋文学是对艺术传统的一种故意割裂,是创作主体为了彰显自身艺术
个性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化的艺术行为;有人则强调先锋文学是人类自由
精神冲动的必然结果,其目的是为了寻找更为有效的艺术表达方式;有
人又侧重于创作主体精神的超前性和独特性,认定先锋文学只是先锋作
家前卫思想的一种特殊传达……面对这些纷乱而又各有其理的阐释,我
们不仅有必要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进一步厘清先锋文学的基本概念和性
质,还应该从其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上进行较为宏观的分析先锋
文学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学现象吗? 无论在哪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之中,
为何都曾相继出现了不同特征的先锋文学浪潮? 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特
殊载体,先锋文学在人类文化演进过程中,是否承担了某种特殊的使
命? 是否发挥了某些特殊的作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著将试图通过对先锋文学概念及其演变轨迹
的探讨,寻找和分析先锋文学之所以出现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中潜在的精
神谱系,并以此来剖析中外先锋文学发展的各种主要特质,进而探求其
在深层的文化结构中所隐含的某些精神吁求,从而全面地审度先锋文学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第一节 先锋概念的缘起
要准确地梳理先锋文学的内涵,我们有必要首先考察 先锋概念
的源起。在汉语里,据相关辞典辑录, 先锋最早出现在 《三国志·
蜀·马良传》: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1〕
此处的 先锋,即指战时率领先头部队迎敌的将领,属于军事术语。
在西方,先锋最早出现在法语中,即 Avant-garde,也是一种纯粹的
军事术语。法国戏剧家尤奈斯库在查阅了 《拉鲁斯词典》中的 先锋
一词之后,曾这样说道:所谓 先锋是指 一支武装力量陆军、
海军或空军的先头部队,其任务是为 (这支武装力量)进入行动作
准备。〔1〕 而据马泰·卡林内斯库的考察,他在 《法语瑰宝》中发现,
先锋一词在十六世纪下半期的法国就已经出现。法国人本主义律师
和历史学家埃蒂安·帕基耶 (15291615)在他的 《法国研究》中就曾
经写道:随后展开了一场针对无知的光荣战争,我要说,在这场战争
中,塞弗、贝兹和佩尔蒂埃构成了先锋;或者,要是你愿意这么说的
话,他们是另外一些诗人的前驱。在他们之后,旺多姆的皮埃尔·德·
龙沙和安茹的约阿西姆·杜·贝雷这两位出身煊赫门第的绅士加入了队
列。他们两人奋勇作战,尤其是龙沙,从而使另外一些人在他们的旗帜
下投入了战斗。〔2〕 由此可知,先锋从其最早的词源上说,中外皆
属一体,均指军事上的前卫力量,或者作为一种军事术语被转喻到人类
的思想领域。
大约在1820年之后,随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傅立
叶、欧文、圣西门等为代表的社会空想家们在积极地建构未来社会的理
想模式时,曾对各种具有超前意味的社会制度和结构形态给予了 先
锋的定义。由此,先锋开始从最初的军事术语被移植到社会学领
域,一度成为乌托邦社会主义圈子里一个颇为流行的政治学概念,并被
指称为未来社会理想形态的 想象者。1843年冬天,在英国北方小镇
罗虚代尔的法兰绒纺织厂,工人们在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失败后,决定
组织消费合作社进行自我生活的补救。于是,1844年12月12日,世界
上第一个合作社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正式开张营业。〔3〕 这个
合作社之所以被命名为 先锋社,无疑是为了突出其社会组织模式的
超前性,可视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种实践性符号。因此,在这方
面,将 先锋与 乌托邦相关联无疑暗示了它与现状 (或传统)的不
相容性和叛逆性〔1〕。
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家们在使用这个充满
军事战斗意味的词语时,还常常将它与那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艺术家们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他们看来,工程师虽然是新社会的推进力量,
但他们更加明白 人们缺乏灵感的鼓舞,基督教本身也已智竭技穷,因而
需要竖立一种新的崇拜〔2〕。结果他们在艺术理想中发现了这种新式崇
拜,认为艺术家将会向社会揭示美好的未来,并以新文明的前景号召人
们。1820年,在 《圣西门致陪审员先生们的信》中,圣西门就宣称:
新的思考向我表明,事情应该在艺术家的领导下向前进,他们后面跟
着科学家,工业家应该走在两者之后。〔3〕 尽管圣西门在这里并没有将
先锋直接加封在艺术家们的身上,但是,从他们的乌托邦理想来看,
艺术家是实现这种社会主义的领头人和先驱者。1825年,圣西门在 《社
会组织》一文中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观念:
在这伟大事业中,艺术家们,那些想象的人,将开始进军:他
们将从过去选取黄金时代,并将其作为礼物赠与将来的世代;他们
将使社会满怀热望地追求其安乐程度的上升,为做到这一点,他们
将描绘新繁荣的图景,将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他们可以分享
迄今为止只是一个极小阶级的特权的享乐;他们将歌颂文明的福
祉,为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将运用一切艺术、雄辩、诗歌、绘画
和音乐手段;一句话,他们将揭示新制度诗意的方面。
同一年,在 《有关文学、哲学和工业的观点》一文中,圣西门则直
接将 先锋的桂冠加冕到那些激进的艺术家们身上: 是我们,艺术
家们,将充当你们的先锋。因为实际上艺术的力量最为直接迅捷:每当
我们期望在人群里传播新思想时,我们就把它们铭刻在大理石上或印在
画布上;……我们以这种优先于一切的方式施展振聋发聩的成功影响,
我们诉诸人类的想象和情感,因而总是要采取最活泼、最有决定性意义
的行动……〔1〕 显然,对圣西门来说,艺术家才是时代的先锋,其
先锋的天职就在于迅速地接受新思想,然后将它以艺术的手段加以
普及,并最终成为乌托邦社会主义的一支前卫军。因此,傅立叶的信徒
拉韦尔当说道:艺术是社会的表现,当它遨游于至高境界时,它传达
出最先进的社会趋向;它是前驱者和启示者。因而要想知道艺术是否恰
当地实现了其作为创始者的功能,艺术家是否确实属于先锋派,我们就
必须知道人性去向何方,必须知道我们人类的命运为何。〔2〕 这也意味
着,这个概念尽管已经移用到文艺领域,但就其内涵而言,仍然属于一
种政治语言范畴,即从 载道的功能上,突出艺术家们对于社会发展
的激进主义作用,并没有触及艺术本体的内在问题。
从军事术语到社会政治术语, 先锋概念不仅在外延上发生了重
要变化,其内涵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拓展。也就是说,它从单一的具有冒
险意味的 前卫特征和战斗精神,慢慢地增加了 激进和 反叛
的内在属性,带有面向未来的探索意味,表明了它与传统或现状之间某
种不满或对抗的精神姿态。这是 先锋概念在内涵演变过程中的重要
变化。所以卡林内斯库认为:从词源学上说,任何名副其实的先锋派
(社会的、政治的或文化的)的存在及其有意义的活动,都必须满足两
个基本条件:(1)其代表人物被认为或自认为具有超前于自身时代的可
能性 (没有一种进步的或至少是目标定向的历史哲学,这显然是不可能
的);(2)需要进行一场艰苦斗争的观念,这场斗争所针对的敌人象征
着停滞的力量、过去的专制和旧的思维形式与方式,传统把它们如镣铐
一般加在我们身上,阻止我们前进。〔1〕 这两个条件,从某种程度上
说,也是先锋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两个重要属性。
第二节 先锋派的诞生及其意义
尽管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谈论 先锋时,已经将它对准了
某些具有激进意识的文学艺术家们,并认为他们将是实现乌托邦社会的
先遣队员,但 先锋概念真正进入文学领域,成为文学实践中的特定
范式,还是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即 先锋派的萌芽。 《剑桥百科
全书》载:先锋派 (avant-garde):最初用以指19世纪中叶法国和俄国
往往带有政治性的激进艺术家,后来指各时期具有革新实践精神的艺术
家。〔2〕 从这个定义中可知,先锋一词进入文学领域之后,仍然带
着政治上的激进特征,是指那些具有强烈的社会革新愿望和反叛激情的
艺术家们。由于先锋派这个词频繁用于激进主义的政治语言,当它被
用于文学或艺术时,它往往会指向一种献身精神,人们可以从一位视政
党宣传为自己主要职责的艺术家身上发现这种精神。〔3〕 同时,西方学
者在描述这些艺术家时,就将之直接确定为 先锋派,如 W.H.奥
登就将 先锋派称为 种族的触角〔4〕。对此,卡林内斯库说道: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法国,先锋派一词虽然仍保有其广泛的政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