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合作框架下刑事合作机制研究 桑爱英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跨国犯罪非传统安全问题
定 价:59 元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跨国犯罪成为影响澜湄合作深入发展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从突发性、临时性的案件合作到规范化、制度化的刑事合作机制的构建是澜湄合作框架下刑事合作的内在逻辑与未来愿景。 本文从梳理澜湄流域刑事合作的模式入手,分析目前澜湄刑事合作存在的困境, 并详细分析构建澜湄合作框架下刑事合作机制可行性,从原则、条约、程序、主体四个维度探讨澜湄刑事合作机制构建问题。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分析澜湄刑事合作动因。 首先, 准确界定论文中核心概念及其背后理论渊源。 详细界定澜湄合作框架、刑事合作机制以及澜湄合作框架下刑事合作机制等核心概念内涵和外延,并详细阐述论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和国际刑法地区化(区域刑法)理论。其次,分析澜湄流域跨国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澜湄流域跨国犯罪种类多,危害性大, 致使澜湄流域非传统安全诉求强烈。 最后, 分析澜湄流域刑事合作的动因。 湄公河流域跨国犯罪通过边境和湄公河航运等互联互通渠道溢出到我国,严重影响我国西南边境安全,危害我国社会治安及国家安全。 随着我国在湄公河流域海外利益的延伸,湄公河流域的跨国犯罪严重危害我国海外利益,积极开展我国与湄公河国家的刑事合作是应对湄公河流域跨国犯罪、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