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性的分支学科,它是心理学和医学结合产生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把心理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技术运用到医学临床实践中,以阐明心理因素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康复中的作用。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人体内部进行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相互转化。这两方面在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共同起作用的。医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研究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直接服务于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和康复的整个医疗卫生保健事业。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性的分支学科,它是心理学和医学结合产生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把心理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技术运用到医学临床实践中,以阐明心理因素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康复中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人体内部进行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相互转化。这两方面在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共同起作用的。医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研究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直接服务于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和康复的整个医疗卫生保健事业。
进入20世纪以来,在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领域中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死亡的疾病谱和死因顺位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今社会人类死因的头几位不再是各种劣性传染病,如伤寒、霍乱、天花、肺结核等,而是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以及意外事故死亡等。由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领域所发生的这些巨变迫使世界卫生组织于1948年在阿拉木图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大会上对健康概念进行重新定义,把原来普遍认为人体没有病就是健康,改变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缺陷,而是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都处在完好状态”。随着世界科学,特别是医学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应对人类的这种疾病谱和死因顺位的变化,医疗实践所遵循的医学模式也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新的综合性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无论是健康新概念还是新的医学模式,都特别突出了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因此可以说医学心理学在心理学和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首先,它促进了医学界去了解和熟悉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认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心身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为新的医学模式开辟道路。其次,医学心理学为医学界提供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对人的心理进行评估和干预的手段和措施,从而有助于促进医学临床实践,并全面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这本《医学心理学》是我1960年于北大毕业留校任教后,针对本科生的应用心理学课编写的教程,教材曾反复修改,后来又成为北京考试院心理学自学考试的一门课程的教材。第一次于1990年由光明日报社出版,第二次在1996年经修改后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 绪论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发展历史简况
2 与人体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心理因素
第一节 认知活动因素
第二节 情绪情感因素
第三节 行为习惯因素
第四节 人格特征因素
第五节 心理应激因素
3 疼痛的心理学问题
第一节 疼痛概述
第二节 影响疼痛的因素及疼痛的意义
第三节 疼痛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第四节 疼痛的测量指标与心理评估
第五节 疼痛的心理治疗
第六节 头痛症
4 进食障碍和躯体化障碍
第一节 进食障碍
第二节 躯体化障碍
5 睡眠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睡眠障碍
第三节 睡眠障碍的治疗
6 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第二节 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
第三节 高血压病与脑卒中的心身问题
7 溃疡病和哮喘病的心身问题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病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8 糖尿病与肥胖症的心身问题
第一节 糖尿病的心身问题
第二节 肥胖症的心身问题
9 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
第一节 恶性肿瘤致病因素概述
第二节 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第三节 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第四节 对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心理学问题
第五节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
10 外科与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第一节 外科的心理学问题
第二节 妇产科的心身障碍问题
11 病人角色、医护关系与心理护理
第一节 病人角色
第二节 医护心理
第三节 心理护理
12 医患关系问题
第一节 医患关系概述
第二节 医患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节 增进医患关系的途径
13 躯体疾病的心理治疗干预
第一节 心理治疗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精神分析治疗干预
第三节 行为治疗干预
第四节 认知治疗干预
第五节 催眠暗示治疗干预
第六节 音乐治疗干预
参考文献
二、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往的西方医学是在实验生理学和细胞病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验生理学主要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而细胞生理学则把人体当做细胞的“联合王国”。由于他们把人看作是由不同细胞组成的各种巧妙地构筑在一起而成的生物体。因此,就认为任何疾病都是某一器官或某一团细胞发生器质性或机能性病变的结果。也就是说,疾病是由特异的病原体所致,都具有异常生理解剖基础,如生化异常、组织病理改变或神经生理异常等。
在医学模式指导下,以往医学确实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源源不断的新药的合成和医疗技术的革新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高速发展,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曾经肆虐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性传染病,如天花、麻疹、伤寒、结核和疟疾等。在非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巨大功效。由于生物医学模式对医疗技术发展的巨大贡献难免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和片面的认识,认为人体疾病完全能用生物医学方法和技术去治愈,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生活环境与人体生理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实,在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上,与人有关的生理学、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因素往往是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在起作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而且相互转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然而,过去遵循着生物医学模式的现代医学,固守着自身的陈旧观念,无视这个活生生的事实,结果它越是向前发展,就越背离真理。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的本质、人和环境的关系、心理和生理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临床医学各科所认识、理解和接受。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社会上的种种事件和情境,往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到个体身上,引起个体的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和生物化学的复杂变化,从而影响到人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到人的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康复的整个过程。很显然,如果单纯使用药物、理疗或外科手术来治疗疾病是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病人的整体(躯体和精神的统一体)来考虑其治疗方案,即需要从病人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生活环境、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工作性质、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状况等综合地考虑,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病人获得较理想的医疗效果。很明显,现代医学必须从原先的医学模式的固有观念中解脱出来。因为,旧的医学模式的固有观念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必须而且也可以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分子上找到特异的治疗手段。它将人的生物方面和心理社会方面割裂开来,把疾病看做是独立于社会行为的实体,认为用化学的、物理的术语就足以解释生命现象,甚至试图仅仅依据躯体过程的紊乱来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障碍(G.L.恩格尔,1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