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影评写作指导手册。作者是专业影评人, 拥有近20年影评写作经历, 在本书中作者立足亲身经验, 以问答形式架构, 与读者分享她关于影评写作的总结与感悟。全书从10个问题入手, 分10步教会读者写出专业影评。哪些不是影评? 什么时候开始有影评? 哪些影片适合写影评? 哪些角度可以写影评? 如果看完一部电影而写不出来怎么办? 写完影评之后可以做些什么? 哪些方法可以写好影评? 片单可以怎样挑选? 那些只能看一次的电影怎么做笔记? 不仅想写影评可以做些什么? 在对于不同问题的具体分析中, 作者结合影评案例, 展开细节评析, 涵盖关于中外电影、纪录片等的近30篇影评, 从写作角度、写作技巧、写作兴趣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实操性极强的建议与思路。
序一 和电影深度结缘是一种幸福
电影是人类历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体验。以卢米埃尔兄弟用光影的技术呈现人们活动肇始,人类不仅有了记录自己历史和社会重大事件的全新方式,这种方式进而成为讲述人间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再现人类现实和梦境的神奇的利器,成为全人类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看电影喽!小时候的露天电影是乡里乡亲的节日,也是我孩提时的狂欢。看后津津乐道电影中的故事和对白,是同龄好友存留的共同的美好记忆。
八十年代上大学,我就读的是全国著名的学府,那时条件简陋,放电影要么是在露天的大运动场,要么是在大饭厅,我们兴奋地举着自己的方凳,随兴奋的人流挤到银幕前,随故事的进展而心情起落。电影值不值得看,演员表演得怎样,剧情是否合理……一样成为课间饭后的谈资。
那时,片子稀缺,有内部关系的同学还领着我们几个要好的伙伴到机关单位、部队大院看“内参片”,到外语系的观摩影片课上蹭看原版电影的录像带。
电影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带给我们非同一般的精神体验,观过的电影早已和我们融为一体。
工作了,以拍影视纪录片为职业,心里有一种热爱,有一种自豪。
拍纪录片、放纪录片要接触很多人,孟渐新就是我在上海参加爱奇艺的一个新片发布会时认识的青年影评人,她在本书中也收进了她为我担任总导演、总制片人的纪录电影《岁月在这儿》写下的影评。
影评人是与电影深度结缘的人,从与她的交谈和她的朋友圈里,能看出她对电影深深的热爱和作为影评人的一种幸福。从中学时的一次“学生电影节影视骨干培训班”埋下对影评喜爱的种子,到大学里观影尝试影评写作,从2018起连续三届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影评奖,到发起“市民影评写作营”并担任主讲人,她在影评领域日渐成熟,还成了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观众评委、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的评委。看到她把心中的喜爱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并取得如此成功,真心为她高兴。
在人间美的四月,渐新又带来一个好消息,她这些年里在影评方面的著述得以结集出版,并邀我写序,这又何尝不是春天里让人愉悦的一道风景呢。
在我意料之外的是,读到的这部书并不是她影评的合集,而是围绕影评主题分为十个方面的思考,就如何写影评,成为大众影评人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在每个思考单元后面附上自己的影评案例。
这种成书的方法,不是简单地展示自己影评的“成果”,给读者“一条条”文采横溢充满个性特质的“鱼”,而是针对心中“愿意成为影评人”的读者,告诉你“鱼”背后的“渔”之道,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如同手捧一盏清茗,和读者坦诚分享成为一名影评人的心路历程、情感经历,令人倍感亲切。
这是一部“小而美”的专著,是电影园地里一朵别致美丽的花。它呼唤着电影观众中更多影评人的成长,让更多的人能在观影中有着一份评判分享电影的能力,这种能力依托在热爱、学识、共情、视野、视角的基础之上,它需要天分,也需要有意识的训练和启迪。
如果你愿意和电影深度结缘,在电影的世界里体验一种充满挑战又充满乐趣的生活方式,不妨从阅读这本书开始。
它会引导着你,开始一段奇妙的和电影结缘、互动,让自己不断成长的别样旅程。
渐新做的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作为一名电影人,我要表达真诚的敬意和祝福,愿更多的人关心、喜欢电影,参与到电影的话题中来。是为序。
阿敏
(资深纪录影视人、高级记者,曾策划监制数百部影视纪录片作品,出版诗集《杯酒敬岁月》、散文集《一盏清茗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