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尊重历史,又有演绎,以情报、谍战等内容贯穿全书,整个故事案中有案、局中有局、迷中有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情节紧凑。书中描写的古代密码和暗战技术以及情报搜集等资料,资料权威,既是当时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又极具历史借鉴性,宛若万历时代的“清明上河图”,吸引读者阅读。
★一场跨越15年、纵横东北亚的无悔追踪
★一个拐点式巨变下惊心动魄、矛盾多样的大明王朝
★一部让人享受悬疑感“折磨”的长篇历史谍战小说
★一幅大航海时代背景下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画卷
★以谍战视角揭秘面临生死抉择的大明王朝
★案中有案,局中有局,迷中有迷,扑朔迷离,反转之后再反转,水落石出之时即是决战之刻
★万历三大征、国本之争、妖书案、锦衣卫、忍者,轮番上场;间谍、情报、密码、潜伏、策反、陷阱,大幕徐徐拉开
★酝酿3年、写作7年、修改8稿的万历时代的“清明上河图”
★内政外交,危机四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谍影重重,搅动朝野,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序言一 一部值得推荐的历史小说
方志远
从小喜欢读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有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中国的历史小说,有比较靠谱的,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等,也有不怎么靠谱的,如薛家将系列、杨家将系列、岳家将系列等。但是,不管靠谱或不靠谱,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知识的启蒙,大抵都是从读历史小说开始的。比如,从比较靠谱的《三国演义》中,我们知道了曹操、刘备、孙权,知道了郭嘉、荀彧、司马懿、诸葛亮、庞统、周瑜、鲁肃,知道了关、张、赵、马、黄和张辽、张郃、许褚、典韦,以及甘宁、吕蒙等。从不怎么靠谱的薛家将系列,我们知道了唐太宗、薛仁贵、张士贵以及辽东、高丽等。这就使得后来读《史记》《汉书》,读《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不显得过于陌生。
对于小说的借实说虚、借真人说假事,研究明清史的祖师爷孟森先生坚决反对:“凡作小说,劈空结撰可也;倒乱史事,殊伤道德。即或比附史事,加以色泽,或并穿插其是,世间亦自有此一体。然不应将无作有,以流言掩盖实事。”我十分钦佩孟森先生的学问,只是把写小说牵涉到道德高度,未免过分。但也十分理解孟先生,他一生致力于考证被传说、被小说搅乱的史实,辨孝庄皇太后到底是否下嫁多尔衮、辨顺治皇帝死于天花而没有出家、辨乾隆皇帝并非传说中的浙江海宁陈氏的儿子,等等。辨不胜辨,于是愤怒之下发出狠话。
但是,小说家根本不在乎历史学家说什么,只要读者喜欢就可以。武侠小说家金庸振振有词扬言:“历史学家当然不喜欢传说,但写小说的人喜欢。”于是,在金庸的《鹿鼎记》中,李自成不但出家做了和尚,还和陈圆圆有私情,并且有个女儿陈珂,嫁给了无赖韦小宝。顺治皇帝不但在五台山出家,还告诫儿子康熙皇帝,如果汉人不喜欢我们,我们就退回关外去。在《书剑恩仇录》中,不但说乾隆皇帝是浙江海宁陈氏之子,而且和红花会首脑陈家洛是亲兄弟,兄弟两人又纠缠于和香香公主的感情之中,等等。受金庸《倚天屠龙记》的影响,一位刚进校门的名校研究生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原来吴晗先生写《朱元璋传》遗漏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我问漏了谁?答曰:张无忌。无语。如此等等,只是由于大众买账,历史学家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也没有必要太过较真,别人是小说又不是历史,而且是“武侠小说”。
我和小甦迄未谋面,根据他的自我介绍,知道是70后的北京人,我是“70后”的江西人,都是70后,这可以说是第一层缘分。第二层缘分,是在通信中发现,虽然相差二十多岁,但我们对历史的喜好和认识,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比如,自小喜爱历史,持续关注历史,同时也关注当今,认为古今相通,了解历史更能清晰地看待当今和未来。至于第三个缘分,是因为他写的这本《万历谍影1604》。受金庸的影响,我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产生过一个想法,以武侠小说的方式,演绎一个明代史,觉得大众应该喜欢。但是,这个想法过去了三十多年,迄未动手。意外中得知小甦小友以谍战的方式,写了一个万历时代,引起我的兴趣。有意思的是,他开始以“谍战”的方式演绎明朝时的年龄,正是我产生以“武侠”的方式演绎明朝的那个年龄。不同的是,小甦做了,我没做。从这一点说,我佩服小甦。这可能和他大学毕业之后的经历有关。1998年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之后,小甦从事过媒体和设计工作,又做过采编、星探,还做过群众演员和角色演员、出版过绘本《生活总要继续》,这就突破我的认知了。大概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阅历,特别是对历史、对明代历史、对万历时代有着特殊的喜好,所以才有这本《万历谍影1604》。
小甦告诉我,从最初确定要写这本书,到最后完成这本书,前后有10年之久;实际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也有7年。从全书来看,小甦是想通过以明朝“锦衣卫”为中心,全景式地展示明朝万历年间的社会风貌,特别是将明朝的万历时代,置于“大航海时代”的大背景中,使得人物关系、社会关系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也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这部小说,小甦想向世人展示: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远航,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虽然各国之间、东西方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隔阂和不信任,但是,在这股大潮的冲击之下,世界各国都或早或迟、或快或慢地发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中晚明时期的中国,处在历史的大拐点处。以王阳明、王艮、李贽以及公安、竟陵等为代表的文化人的思想启蒙,和以福建、广东沿海民众为代表的海外走私,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自由与约束、开放与保守,西学东渐带来的西方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冲突与渗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明朝发生了什么?明代发生了什么?中国社会应该向哪个方向、将向哪个方向行进?
通过这部小说,小甦还希望向人们表述他的一个思想: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际、在中国处于大拐点的时候,中国社会是应该“收”、还是应该“放”?如何才能既不压抑人性、又不任性失控,既不闭门造车、又不放任自流?作为统治者的明朝皇帝、明朝士大夫,如何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和政策的调整?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明朝万历年间的演绎,警醒当今的人们关注和提高生存危机感、重视生存空间的保护意识。虽然是在写小说,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拳拳之心。
当然,不管作者有多少创作意图,作为小说,最终还是由它的结构、情节特别是人物形象表现出来。应该说,小甦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他向读者刻画并展示了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比如曾经胸怀壮志却最终心灰意冷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特立独行并以身殉道的思想家李贽、近世中国第一位放眼看世界 并付诸实践的官僚科学家徐光启、第一位在中国传播西学并立下脚跟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及极力主张开海贸易、募兵垦海的福建巡抚许孚远,特别是受许孚远派遣潜往日本搜寻情报、九死一生向朝廷提供《倭情备览》,又在援朝御倭战争中建立不朽功勋的史世用,等等。同时,又向读者详细描述了宁夏哱拜之乱、抗倭援朝、国本之争、京察,以及伪楚王案、妖书案和劫杠案等万历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
上述的塑造和描述,既依据传世史料,又不拘泥史料,使其既符合大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真实,又充分发挥小说创作的想象力和形象化,所以引人入胜。小甦在小说中一方面对于中晚明社会风貌的真实状态,包括各种商业、生活、服饰、人们常说的资本形态初级阶段的出现,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述,在貌似寻常的访查中,将市井百态、名人典故尽收笔下,又在主人公们一次次意外经历中,将当时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对于当时奢华又靡费的世风,带给人们的那种急躁又矛盾的心理,写得也颇接地气,让人读起来极有代入感。另一方面,锦衣卫与日本忍者之间的古代密码、情报搜集等暗战情节,也尽有展现。个中人物,包括一些意外介入国际暗战的普通人,也都描绘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作为历史研究者,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发表文字还是发表言论,无论是专业研究还是普及大众,都应该是求真向善。既要以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地揭示历史的真相,又要以现实的关怀,伸张正义、鞭挞邪恶,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在这方面,小甦做得不错。因此,作为一个六十多年历史小说的阅读者和爱好者,读了无数的好小说和无数的滥小说,我毫不犹豫把小甦小友的《万历谍影1604》列入好小说之中,并向读者推荐。
2023 年 5 月 15 日
(方志远系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
李小甦
男,70后,北京人。
喜爱历史,关注当今。近年来尤其专注于明史研究。
在广泛收集材料近百万字,整理有关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史料和著作后,旨在摆脱锦衣卫以往模式化的刻板形象,相对真实地展示其历史面貌,重新诠释挖掘了曾被忽略的本职内涵,包括谍战、情报、密码、策反等,达到既吸引读者阅读,又引发警示的目的。
本书历时3年酝酿、实际写作长达7年、前后修改8稿的艰辛付出后,终于撰写完成,以期用全新视角向广大读者展现出一个既矛盾又多彩的万历时代。
001|引子
003|第一章 严旷之死
027|第二章 “眼疾者”
048|第三章 萨摩疑影
079|第四章 白刃相接
115|第五章 浮出水面
146|第六章 死而未僵
182|第七章 又一块腰牌
207|第八章 一缕“新风”•锦绣江南
259|第九章 最后的荣光
294|第十章 沉渣泛起
333|第十一章 爱人•故土•同袍
387|后记
392|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