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五章: 第一章吟诵的概述, 旨在辨析吟诵概念, 进而从繁杂、散碎的文献中梳理出吟诵的历史脉络, 趋向史学自觉。第二章吟诵的理论, 节奏是诗、乐、舞的命脉, 把握语言节奏特点, 依次推进, 探讨吟诵的基础理论。第三章吟诵的规则, 根据汉语特质和文体特征, 从声调、用韵、虚实、腔调等方面谈吟诵的规则和方法。第四章吟诵的体式, 中国文学大体分为蒙学读物、近体诗、古体诗、词、曲、文等六种体式, 由易到难, 逐级论述吟诵技巧。第五章吟诵的腔调, 选择推介字调、唐调、华调等三种代表性的吟诵调, 读文、诵经、吟诗各有所长, 以点带面, 务求深化。
杜红亮,1971年生,199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硕士,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艺术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任学校中韩文化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吟诵学会理事、副秘书长,近年,参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主编出版《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华吟诵》等专著、教材9部,70余万字,发表论文21篇,其中核心12篇,诗歌及评论多篇;1999年《论传统豫剧(清风亭)的改编》获第十三届“田汉戏剧奖”。
第一章 吟诵的概述
第一节 吟诵的概念
第二节 吟诵的历史
一 诗乐浑融时期
二 诗乐配合时期
三 诗乐分离时期
四 诗乐滋养时期
五 衰落消退时期
第三节 吟诵的价值
一 吟诵是一种创作诗文的方式
二 吟诵是一种欣赏诗文的方式
三 吟诵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载体
第二章 吟诵的理论
第一节 节奏
一 节奏的概念
二 节奏的种类
三 语言的节奏
第二节 四声
一 声律的概念
二 声律与音乐
三 古今四声
四 古入声字
第三节 平仄
一 平仄的概念
二 平仄的规则
三 平仄的格式
第四节 韵律
一 韵的概念
二 韵书
三 押韵的规则
四 韵的避忌
第五节 叶韵
一 叶韵的概念
二 叶韵的标准
三 叶韵的辨识
第六节 破读
一 破读的概念
二 破读的形式
三 破读的类型
四 派入平声的古入声字破读
第三章 吟诵的规则
第一节 平长仄短和入短韵长
第二节 依字行腔和依义行调
第三节 文读语音和虚实重长
第四节 平仄高低和对称模进
第四章 吟诵的体式
第一节 蒙学读物的吟诵
一 蒙学概述
二 蒙学读物
三 蒙学读物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