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村蒜岭的变迁》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百村调查”的分课题中,首部论述典型侨村特色及其变迁的课题成果。笔者分析了蒜岭成为侨村的根本原因,华侨华人的创业历程,以及改革开放后不遗余力援建家乡的情况。旅印尼蒜岭乡亲的援助一方面激发了蒜岭村的第二次出国热潮,使该村形成了以海外务工为主的多元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也助长了村民依赖侨资的思想。随着旅印尼老一辈华侨华人的相继离世,蒜岭已失去侨资援助,村民开始走上自筹资金建设家乡的道路。
村落的历史与概况 宗族结构、源流及其摩擦与融合 “走番” 传统土地制度及其政策性变迁 农业生产与经济结构变迁 第二次出国热潮 村民生活水平变化与贫富差距 人生仪礼和岁时节日民俗 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娱乐文化
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是继全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之后,又一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协调的大型社会调查研究项目。进行这项大规模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我国国情的认识,特别是为了加深对我国现阶段农民仍占总人口70%的农村社会的认识。
1988年初,中共中央宣传领导小组提出,为了拓宽拓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要进行国情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了这项工作,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策划、拟定开展国情调查的方案,并于1988年4月在全国社科院院长联席会议上,向全国社会科学界发出了“开展县情市情调查”的倡议,得到了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校、高校和政策研究机构的响应和支持,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的资助,被列为“七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以后又列为“八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从此,此项大规模的国情调查就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起来。
1988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选定了41个县市作为国情调查的第一批调查点。8月在郑州召开了首次国情调查协调会议,会议主题是讨论如何开展此项调查,怎样选点、怎样调查、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与会代表对此项国情调查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作了进一步的讨论,还就如何组建调查专业队伍等问题交流经验;会议还讨论修订了统一的县、市情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
第一章 村落的历史与概况
第一节 闽王荣赐易名的地方
第二节 古道穿越的村庄
第三节 历时嵌入型村庄与围海造田
第四节 繁荣数百年的蒜岭古街
第二章 宗族结构、源流及其摩擦与融合
第一节 村庄的姓氏结构
第二节 林姓宗族的源流
第三节 同姓不同宗的陈姓源流
第四节 黄姓宗族的源流
第五节 宗族间的摩擦
第六节 宗族的融合与村庄共同体
第三章 “走番”
第一节 蒜岭海外关系网络的形成
第二节 纷纷“走番”的原因
第三节 出国的方式
第四节 旅印尼蒜岭人的创业和产业
第五节 海内外架桥人陈金煌
第六节 大慈善家陈德发
第七节 商界奇才陈子兴
第八节 蒜岭社会的异国移植
第四章 传统土地制度及其政策性变迁
第一节 传统土地制度
第二节 土地改革与爱国爱乡的华侨地主
第三节 激进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第四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所有权规模变化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承包制”
第五章 农业生产与经济结构变迁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第二节 集体化时期的蒜岭经济
第三节 家庭承包制后蒜岭农业经济的变化
第四节 非农产业的兴起与衰败
第五节 出国出境务工为主的多元经济
第六章 第二次出国出境热潮
第一节 出国出境务工者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出国出境原因、途径和费用
第三节 境外从事的职业、收入和汇款用途
第四节 出国出境务工者在海外的“血泪”生活
第五节 从打工仔成长起来的佼佼者
第六节 反哺的村庄
第七章 村民生活水平变化与贫富差距
第一节 1949年前蒜岭人的生活
第二节 初级社时期的村民生活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村民生活
第四节 包产到户后饮食、衣着的显著变化
第五节 从盖土墙房到盖“洋楼”再到盖“别墅楼”
第六节 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情况
第七节 村民收支情况及贫富差距
第八节 村民最关心的是挣钱
第八章 公共管理、民间组织及公共设施建设的特点与变迁
第一节 1949年以前的村庄公共管理与公共活动设施
第二节 1949年以后的村庄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
第三节 民间组织
第四节 村两委
第五节 失去侨资开始村民集资建设
第九章 家庭、婚姻与外来媳妇
第一节 家庭成员结构状况
第二节 婚姻状况变化
第三节 外来媳妇
第十章 人生仪礼和岁时节日民俗
第一节 诞生仪礼
第二节 婚俗
第三节 寿宴礼俗
第四节 葬俗仪礼
第五节 岁时节日
第十一章 村庄教育的发展变迁与教育水平
第一节 流传至今的名学堂:漆林书院
第二节 公立国民小学的创立
第三节 1949年后蒜岭小学的发展
第四节 蒜岭小学的消亡
第五节 蒜岭侨兴初级中学的创立
第六节 村民受教育水平结构及农村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七节 一次发展机会的错失
第十二章 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娱乐文化
第一节 以儿童、妇女与老年人为主体的赋闲的村庄
第二节 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复兴与变异
第三节 现代文化娱乐活动几起几落与休闲文化的萌芽
第四节 对组织现代文化娱乐团体、活跃现代文化生活的思考
第十三章 医疗卫生的历史与变化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蒜岭村的医疗卫生状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村庄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与发展
第三节 个体医院——福清向阳骨科医院
第四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
第五节 依靠国家政策保证村卫生所的可持续发展
附录一武当别院《扬德以名》石碑记载的捐款人名录
附录二雪峰寺五皇大帝出巡仪式
附录三撒帐诗
附录四五盏灯经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天韦占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禅让”,自就帝位,改国号为梁,定都开封。他一方面大行杀戮以示威,另一方面采用旧臣以示惠。承赞也被升为谏议大夫闲职。王审知闻朱全忠篡位,为求闽中政局安定即向他称臣进贡。朱全忠因于开平二年(908年)进封王审知为闽王,又派承赞为册封使。于是,承赞再度回闽。承赞二度回到福州,目睹闽境人民安居乐业,“江山胜昔年”,而朱全忠辖境四面都是强敌,难以成就什么大事,且中原战火连年,人民生活困苦,两相比较,回乡之心更为迫切,但又不得不返朝复命,只好重返开封。当他离开福州时,王审知送他至新市堤(今属福州市台江区)作饯,承赞临别作诗云:“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隆旨许重来。此时暂与交亲好,今日还将简册回。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承赞回朝后,朱全忠以他不辱使命,招抚有功,遂升他为御史大夫,加左散骑常侍虚衔。他见朱全忠残忍好杀,不能再与之相处,遂决定辞职回闽。
承赞回闽后,朱全忠还给他“福建盐铁副使”头衔。当时,王审知已在福州设招贤馆,积极招纳贤才。从中原入闽的文人如韩偓、杨沂、李询等皆被录用。王审知一见承赞愿意归来,当然大喜,立授承赞同平章事(宰相),并将他出生的乡改名为“文秀”,里改名为“光贤”,以示荣宠。当时,承赞的好友、诗人黄滔作诗“建水闽山无故事,长卿、严助是前身”以贺之。
承赞在闽国为相期间,辅佐王审知整顿吏治,发展工农业生产,提倡对外贸易,使闽国经济繁荣。他又劝王审知建立“四门学”,以教闽土之秀者,促进了福建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等,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