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作为历史性的概念,本身具有多义性与含糊性,而进入中文语境后,此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也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演变,这对今天我们理解意识形态概念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也带来深刻影响。基于此,本书把意识形态概念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恩格斯,尤是马克思在著作、文稿、书信等文献中对意识形态 概念的论述作为理论研究基础,对意识形态概念进入中文语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传播进行系统而完整的考察,进而批判性地审视当前国人对 意识形态概念内涵的理解和使用,为新时代准确把握和正确使用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提供借鉴,进而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理论认识基础。
章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由来与阐释
节马克思之前意识形态概念的缘起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渊源
二、意识形态概念的诞生
三、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
第二节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创立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创立前提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认识过程
三、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一、第二国际理论家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阐释
二、意识形态概念在苏联的传播与理解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的解读
第二章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中国早期的传播:19191949
节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初传入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传播的理论背景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初译介引入
三、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广泛译介传播
第二节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系统阐释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文学语境中的初步理解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中译本中的多种译法
三、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学者论著中的多样阐释
第三节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丰富发展
一、中国初教科书式的意识形态概念初解
二、意识形态与文化概念的结合理解
第三章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新中国的传播:19491979
节意识形态概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传播
一、新中国成立初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二、毛泽东的文化-意识形态论
三、学者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
第二节编译机构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译法
一、普遍的苏式译法
二、存在的日式译法
三、零星的他式译法
第三节传统教科书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阐释
一、苏译本教科书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论述
二、中文本教科书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阐述
第四节意识形态概念在新中国理论界的争论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讨论
二、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界定
三、美的意识形态的论争
第四章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当代中国的传播:19792009
节时代背景:思想领域的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一、思想领域的正本清源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传入
第二节编译机构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新译法
一、统一的直译法
二、沿用苏式的译法
三、其他存在的译法
第三节教科书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新探索
一、苏译本教科书中的新论述
二、中国教科书中的新阐释
第四节文学界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论辩
一、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关系论争
二、对意识形态概念政治功能的反思
三、 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言意之辩、名实之辩
第五章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中国传播的现实启示
节中国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传播的重要贡献
〖JP2〗一、中国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19191949)〖ZK)〗〖JP〗
二、中国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新中国传播的贡献(19491979)〖ZK)〗
〖JP2〗三、中国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当代中国传播的贡献(19792009)〖ZK)〗〖JP〗
第二节准确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方法与原则
一、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几种误区
二、准确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方法
三、正确运用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原则
第三节厘清意识形态概念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厘清意识形态概念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
三、厘清意识形态概念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