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内容分为“行走”“乡村”“风景”“情感”“人物”“经历”“美食”“阅读”“现场”“视听”“言论”11辑,既生动有趣地记载了作者行走时的所见所闻,也记录了这一路走来的所感所想,所思所得。
《提着灯笼逛天街》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集,既生动有趣地记载了作者行走时的所见所闻,也记录了这一路走来的所感所想,所思所得。文中作者表达出,文学既是给自己,也是给别人点一盏灯,举一个灯笼,借助它的微光,在黑暗中照出一条前行的路,把人,把心灵,递送到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亦真亦幻的美好境界。在这部《提着灯笼逛天街》的作品中,作者践行了这个理念。
碎片化时代的写作
就像樵夫打柴、渔夫打
鱼,打打、卖卖,我写写
、发发,不知不觉也积稿
上百篇了。
前一天单位领导还在问
要不要汇编出个集子,后
一天区作协远人主席就发
来信息要我出版一部散文
集,并在浏览过文章目录
后建议拿“提着灯笼逛天街”
作为书名。
《提着灯笼逛天街》是
我在游览连州地下河之后
写的一篇游记,题目非常
贴切地表达了我此行的旅
游体验,真的,感觉就像
提着灯笼在天街游逛。当
然,天街谁都没有去过,
都是听郭沫若先生说的。“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
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
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
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
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
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
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
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
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
在走。”诵读着这样美丽的
诗行,不可能不在童稚的
心里种下对奇幻的天庭仙
界的好奇与向往,冀望着
有那么一天,也可以荡着
轻舟,在银河里嬉戏;提
着灯笼,在天街上闲游。
生活总是以她的种种局
限性来困住不羁的灵魂,
于是人们总渴望逃离,用
脚,或者用思想。“世界那
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了无
数人的人生追求,可是又
有多少人有勇气迈出那艰
难的第一步?人生苦短,
人人都渴求永恒,可是谁
又能够真正永恒?肉身那
么短暂,灵魂永远孤独,
这是人生必须要面对的问
题。无怪乎有人要说,肉
身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
路上。那么,文学的终极
意义到底何在?我想,文
学不过是给自己、给别人
点一盏灯,举一个灯笼,
借助它的微光,在黑暗中
照出一条前行的路,把人
、把心灵,递送到一种基
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亦真
亦幻的美好境界。文学的
功能,在于纾解,在于填
补,在于延伸,在于创造
,在于孔夫子说的“诗,可
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
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名”。
自然,对于文学爱好者
而言,对文学有正确的理
解是很重要的。在区作协
组织的屡次学习当中,远
人主席时常提醒大家,要
多去看看文学的最高点到
底在哪里。文学始终会有
一个标线横在那里,如李
白、杜甫、曹雪芹、托尔
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都是标线。杜甫之所以
成为“诗圣”,就在于所有的
河流都流到了他那里,而
他又成为无数人的源头。
在技巧和语言的层面,要
勇于舍弃一切花里胡哨的
东西,追求一种“增之一分
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
赤”的效果,让笔下的人、
事、景、物自己来说话,
亦即所谓“名词写作”。好的
文字,一定是有力度的,
一落笔就能吸引读者读下
去。作为写作者,除了在
语言锤炼上下功夫,还必
须善于运用细节,要有进
入细节的力量,好比踢足
球,临门那一脚非常重要
,决定着你能不能破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确
的文学观就是“灯笼”,提着
灯笼,才能驱除写作道路
上黑暗的迷雾,步入“得心
应手”“游刃有余”的美好“天
街”。
本书所收集的75篇文稿
,多数已在报刊上公开发
表,根据内容分为“行走”“
乡村”“风景”“情感”“人物”“
经历”“美食”“阅读”“现场”“
视听”“言论”11辑。其中,
既有个人自发的感悟,也
有所谓的“命题作文”。这些
文稿的成形,首先要感谢
内人的默默支持。写作不
仅仅是写的过程,还要有
许多前期的工作,比如为
了写莽山,我就得不远千
里,忍受着堵车之苦、暴
晒之痛、跋涉之劳去实地
攀登体验。码字的时间多
了,做家务的时间就相应
少了,她承担的家务就更
重了。其次,我要感谢单
位的领导。虽说语文老师
写点东西,不完全算不务
正业,但也不是个个领导
都这么开明的。我的领导
,能够经常给我一点儿鼓
励,有时候也安排我写点
儿东西,甚至主动提议让
我结集出版,这都让我无
言感激。我还要感谢光明
区作协的远人主席和各位
老师、朋友,是他们用自
己的勤奋和智慧,“裹挟”着
我努力前行。还有许许多
多的亲人、同学、朋友,
为我提供故事线索、写作
素材,给我以方方面面的
帮助,包括宽容我在作品
里对他们的不恭,这都是
推动我前行的巨大力量。
我的这些文稿,基本都
是在手机上码出来的,我
最初想过的文集名称是“指
尖上的风景”。手机码字,
**的好处首先是贴合思
想情感的随机性、流动性
、短暂性,即思即写,即
写即存,能够及时捕捉和
记录一闪即逝的思想火花
。其次是贴合时间碎片化
时代的要求,公园里、候
车亭、办事大厅,车上、
沙发上、马桶上,走路、
吃饭、休息,一切碎片化
的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
短则三五行,长则数百字
。唯一的缺憾是,不能够
规规矩矩长时间坐在电脑
前,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
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移
动端时代,我甚至有一种
隐忧,我怀疑我回到电脑
前再也不会思考和表达。
廖立新,笔名廖夫,江西奉新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深圳市光明区实验学校教师、校报主编、光明少年文学院期刊执行主编。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教师报》《中国旅游报》《中国科学报》《精神文明报》《绿洲》《宝安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二百余篇(首)。
前言:碎片化时代的写作
行走
静默如斯,只为等你
穿越最美天际线
瀑惊黄果树
壮美乌山
骑着大象去旅行
泼墨小东江
在高椅岭,听一曲红与绿的恋歌
莽山:三棵树唱响生命的壮歌
寻梦岭南第一理学古村
提着灯笼逛天街
桨声咿呀入画来
南岭三绝
云城老街情
乡村
斫柴记
种豆南山下
茶乡乐韵久且长
又到新笋炫美时
乡村旧影像:老电影
乡村旧影像:老水车
乡村旧影像:老榨坊
乡村旧影像:老土纸
风景
我歌唱这片土地
他们都叫我鸟巢
老师们的微农庄生活
华丽蝶变松白路
法政北路:繁华中的静穆与慈祥
狗尾草·狼尾草·芦苇花
春光灿烂,“三桥”走红
池小野趣多
灵山秀水,诗禅奉新
夏夜萤趣
黄蜻蜓·绿蜻蜓·红蜻蜓
情感
老母亲的电话粥
雪里蕻,舐犊情
推着儿子去上学
露重霜寒泪潸然
一束心香祭叔公
雪白火笼红
最是杧香已惘然
人物
父亲的出诊箱
生命因语文而不朽
实验有个“登山客”
一个另类教师的坚守
老七的故事
绝症
经历
那一声“爸爸”
被“三接包”敲走的青葱岁月
踏冰千里过大年
在深圳,命运如坐过山车
美食
红油小腐乳
百搭千变江西米粉
思劳兔,腰古麦
山里人家打米果
美食小串串
阅读
用苦难雕琢心中的英雄
小人物的冷幽默
藏得住秘密的才是好作品
带着梦想死去的人与时代
草原精灵——我的小姨
任诞背后的名士风流
曹丕——帝王之尊的赤子情怀
苏辙:政治犟驴与文艺小清新
现场
聂作平闲话中国历史
好作品沉在时间的最深处
微信版“香菱学诗”
肯来芹泮提英裁,要取芳编阅书香
好书荐读,“愿望”花开
视听
一曲唯美的红色恋歌
拆除埋在心底的地雷
冲破国界的大爱
戳中泪点的天使之歌
言论
写作是一种病
市井处处有风情
后记:我的写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