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 价:69.8 元
当前图书已被 7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潘铁英
- 出版时间:2023/5/1
- ISBN:9787562869276
- 出 版 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O657.61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质谱、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波谱方法是目前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结构鉴定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石油化工、生物学、药物学、药理学、毒物学、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域。本书全面阐述了质谱、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谱图解析方法以及在有机化合物等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本书还编入了波谱领域中比较成熟和通用的技术,并精选了有代表性的波谱图、例题和习题以及大量波谱数据,以提高读者用波谱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的编写力求避免烦琐的数学推导,而着重于波谱方法在结构鉴定中的用处及各种波谱信息(波谱图)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因此,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本书的主要特色。本书主要用作化学类以及与化学类相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波谱分析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各领域科技工作者。
本书此前已进行了三次修订,一直为我校及众多其他兄弟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选用受到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欢迎,至今已多次重印。本书第三版曾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等奖。近年来,随着波谱分析仪器及实验技术不断更新,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为方便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故进行本次修订。
本书此前已进行了三次修订,一直为我校及众多其他兄弟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选用受到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欢迎,至今已多次重印。本书第三版曾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等奖。近年来,随着波谱分析仪器及实验技术不断更新,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为方便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故进行本次修订。本次修订保持了原书避免烦琐的数学推导、注重图谱解析、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特色,对原书中的一些错处进行了修正,删去了一些目前已不常用的内容,增加了一些实验方法和应用。如1章质谱中增加了静电场轨道阱质量分析器、高分辨质谱解析以及质谱-质谱联用的实例,删除了快原子轰击电离和二次离子质谱方法;第3章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中增加了红外显微镜的介绍以及拉曼光谱的一些新技术和应用;第4 章核磁共振波谱中替换了原书中一些质量较差的谱图,并对一维氢谱特殊实验技术内容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利用软件预测核磁氢谱和碳谱谱图的方法以及二维核磁方法在蛋白质结构测定中应用的简介。应部分读者的要求,本次修订仍保留了第4章中的化学位移值的近似计算法供自学。本次修订工作主要由潘铁英、康燕、钱枫负责,三位作者均有长期的波谱实验室工作经历并从事波谱课程教学多年。钱枫修订了1章,康燕修订了第 2、第3章潘铁英修订和编写了本书的其余部分并审定全稿,原作者之一苏克曼教授为本次修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编者2023年4月
1.1 概述/1 1.2 基本原理及仪器简介/3 1.2.1 样品的分子电离/3 1.2.2 离子的分离/5 1.2.3 仪器简介(供自学)/ 6 1.3离子的主要类型/11 1.3.1 分子离子/ 11 1.3.2 碎片离子/12 1.3.3 同位素离子/12 1.3.4多电荷离子/13 1.3.5负离子/13 1.3.6 离子-分子反应生成的离子/14 1.4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的确定/14 1.4.1 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14 1.4.2 分子式的确定/18 1.5离子碎裂机理/23 1.5.1 基本概念和术语/ 24 1.5.2 质谱碎裂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25 1.5.3 正离子碎裂类型/ 30 1.6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33 1.6.1 碳氢化合物/34 1.6.2 醇、酚、醚/36 1.6.3基化合物/38 1.6.4含氮化合物/41 1.6.5含卤素的化合物/ 43 1.6.6 含硫化合物/43 1.7质谱图解析和分子结构推测/44 1.7.1 质谱图解析的一般步骤/44 1.7.2 质谱图解析实例/ 52 1.8质谱特殊实验技术及应用/ 55 1.8.1 质谱软电离技术及应用/ 55 1.8.2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混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58 1.8.3 质谱-质谱联用技术/59 思考题与习题/ 61 第2章 紫外吸收光谱 2.1 波(光)谱分析的一般原理/ 67 2.1.1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67 2.1.2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68 2.1.3 分子吸收光谱的获得和表示方法/ 70 2.2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71 2.2.1 紫外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 71 2.2.2 紫外吸收光谱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73 2.3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74 2.3.1 饱和化合物/74 2.3.2 非共的不饱和化合物/ 75 2.3.3 含共轮体系的脂肪族化合物/ 75 2.3.4 芳香族化合物/ 79 2.4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82 2.4.1 紫外吸收光谱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82 2,4.2紫外吸收光谱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84 2.4.3 紫外吸收光谱在固体样品中的应用/ 86 思考题与习题/ 88 第3章 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 31 概述/ 90 3.2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91 3.2.1 波长和波数/91 3.2.2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基本条件/ 91 3.2.3分子的振动光谱及方程式/ 93 3.3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96 3.3.1 分子的振动形式/ 96 3.3.2 红外吸收光谱的分区/ 98 3.3.3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100 3.3.4 影响谱带强度的因素 /102 3.4各类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103 3.4.1 经类化合物/103 3.4.2 醇、酚及醚/107 3.4.3 胺和饺盐/108 3.4.4基化合物/110 3.4.5有机卤化物/115 3.4.6三键和累积双键基团/117 3.4.7 其他化合物/118 3.5 红外吸收光谱图的解析/122 3.5.1 谱图解析的一般步骤/122 3.5.2 谱图解析要点及注意事项/122 3.5.3 谱图解析的示例/123 3.6 红外吸收光谱仪器及测定技术/127 3.6.1 红外吸收光谱仪/127 3.6.2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技术/132 3.7 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135 3.7.1 定性分析/135 3.7.2 定量分析/136 3.8拉曼光谱/ 139 3.8.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139 3.8.2 拉曼光谱仪的类型/142 3.8.3 拉曼光谱的应用/143 3.8.4 拉曼光谱新技术/155 思考题与习题/158 第4章 核磁共振波谱 4.1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163 4.1.1核磁共振现象的产生/163 4.1.2 化学位移/169 4.1.3自旋-自旋耦合/172 4.2核磁共振波谱仪简介/175 4.2.1 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 175 4.2.2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工作原理/177 4.3核磁共振氢谱/178 4.3.11H的化学位移/178 4.3.2 越合作用的一般规则和一级谱图/191 4.3.3一级谱图的解析/196 4.3.4高级谱图简介/202 4.3.5 核磁共振的特殊实验技术/206 4.4核磁共振碳谱/ 208 4.4.1 概述/208 4.4.2 13C的化学位移/ 209 4.4.3 耦合常数/227 4.4.4 碳谱中几种常见的谱图/ 236 4.4.5 核磁共振碳谱的解析/ 238 4.5二维核磁共振波谱/241 4.5.1 概述/ 241 4.5.2 常用的二维核磁共振谱/ 243 4.5.3 二维核磁共振谱在蛋白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258 4.6核磁共振谱图综合解析/262 4.7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简介/ 271 4.7.1 概述/271 4.7.2 应用/274 4.7.3 旋转边带消除和识别/ 275 思考题与习题/ 277 第5章 四谱综合解析 5.1 波谱综合解析的一般步骤/ 288 5.2波谱综合解析实例/289 思考题与习题/306 部分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317 附录 常用的拉曼特征频率/319 主要参考资料/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