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兴会教授领衔,全国82位产科专家共同编写,编排精心,内容实用。
1.基础章节 全面解读导致胎儿缺氧的六大因素,提炼疾病相关的解剖、病理学特点,阐明胎儿各系统缺氧损伤的发生机制
2.技术章节 分项陈述胎儿宫内常用检查,阐述清晰,要点明确,便于记忆及临床查询。
3.疾病章节 深入辨析对导致胎儿窘迫的各类急、慢性疾病,并附有精心设计的疾病诊治流程图,帮助产科医师明确诊疗方向、区分轻重缓急、梳理救治程序。
4.管理章节 逐一介绍产房、产科、医师配置,产妇救治,病情告之的规范,促进管理标准化,保障母婴安全。
5. 案例章节 全程引导读者沉浸式学习19个典型病例,框架简洁,思维清晰。小结融入编者的宝贵经验和感悟,帮助读者吸取经验,避免误区。
6. 指南共识解读章节 引经据典,深入解读胎儿窘迫相关指南,为临床工作提供最新的指导和最实用的帮助。
★全面系统,立足实用 本书系统地对胎儿窘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编写着眼于解决胎儿宫内安危的临床实际问题,重点围绕临床上胎儿窘迫及相关新生儿异常的诊疗思路、诊疗方法、诊疗流程,提出了临床处置方案。
★科学严谨,条理清晰 从胎儿的组织胚胎学发育开篇,阐述引起胎儿缺氧的生理机制,再论及临床上各种会引起胎儿窘迫的产科并发症、合并症,一一阐述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并提供相应的流程供读者参考、实践。
★循因施策,即学即用 收集大量临床病案资料、胎儿监护图像资料等,由全国各地的产科、儿科专家书写详尽的病案分析及处理方法,适合产科临床一线医务人员阅读和参考。
★融合出版,方便直观 将胎儿窘迫相关操作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供读者进一步学习。
★设计精美,引人入胜 大16开,精装,全彩印刷,图文并茂。各级标题区别颜色设计,清晰明了,易读易学。
迄今为止,早产仍是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难题。早产发生率高,全世界平均早产率约为10%,在欠发达地区早产的发生率更高,最高报道为非洲,其早产发生率为18%。在中国,早产发生率虽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1%,但我国的早产下限起于28 周,而非国际常用的24 周,所以如果按照早产下限24 周的标准,我国的早产率远不止于此。
早产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围产儿及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另外,早产儿,特别是小孕周的早产儿,即使能够存活,也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近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同时,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因此,全世界都在呼吁需要更多地关注早产,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 月17 日定为世界早产(儿)日。
由于24~28 周之间出生早产儿的死亡率和严重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远高于28 周以后出生的早产儿,所以在进行国际同行早产数据对比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要知道我们是没有把24~28 周早产儿的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数据纳入统计范围的,因此不能盲目认为我们的早产及早产儿的诊疗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早产的诊疗水平有很大的进步
在过去的5~10 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早产儿的存活率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妊娠24~28 周出生的超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存活率的提升和严重并发症的降低得益于一些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干预措施的普遍应用,这包括早产的预测、预防和干预措施。
这主要包括根据病史和宫颈管长度的测量预测早产,对于高风险孕妇,可以通过阴道放置黄体酮和宫颈环扎来延长孕周;对于临产的早产孕妇,可以使用有效的宫缩抑制剂,并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如果是孕周比较小,可以给予硫酸镁进行胎儿脑保护。
另外,早产儿护理和喂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能够救活的早产儿的孕周越来越早,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早产儿医疗护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验证。
但是早产发生率还是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
早产发生率无法得到很好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早产的高危因素比较多,病因比较复杂,著名的早产专家,美国的Roberto Romero 教授曾在Science 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述,题目是Preterm labor:one syndrome,many causes(早产:一个综合征,很多原因)。
即使是针对某一个病因可以进行有效的干预,但是总体来讲,只能减少一小部分的早产,无法大幅度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虽然早产的发生率无法得到显著的降低,但是通过现有的预测、预防和干预措施,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了非常好的提升,各种和早产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也明显减少,这在小孕周的早产,特别是妊娠24~28 周早产,效果特别明显。
所以,目前处理早产的最重要的目标并不是降低早产发生率,而是延长孕周,提升早产儿存活率,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但是早产的处理还是有很多的争议
早产是一个多因素、多机制和多通路的综合征,从定义到流行病学,从病因到机制,从预测到预防,从诊断到治疗,都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存在太多的争议。
例如,早产界定的孕周下限不同,到底是从24 周还是28 周开始计算,甚至更早的时间界定早产?到底按照孕周分类还是按照出生体重分类?产科和新生儿科所采用的分类并不相同,即使对相同孕周所诊断的早产和早产儿的分类也不同,多种分类方法给我们的教学培训以及临床处理原则带来很多的困扰。
例如,关于宫颈环扎的指征,大家的看法还是不完全一致,还有就是双胎宫颈短究竟要不要做环扎?以及究竟哪些患者更适合行经腹宫颈环扎?
虽然这些争议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但随着我国医学进步和发展,大家也逐步达成共识:26~28 周超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步提高,尤其在一些大的母胎医学中心,结合患者及家庭医院,结合当地的医疗水平,对这些超早产儿可以进行积极救治。
但是早产总体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虽然有了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但是还普遍存在技术操作不规范,以及有效诊疗措施的执行率还不够高等问题。
即使是在大的三甲医院,这些有效措施的实施比例还有不小的改善空间,基层医院可以改善的空间更大。
为了保证早产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实施,分级、分类、分层管理就特别重要,随着合规率的提升,早产儿的预后会明显地改善与提升。
按照分级、分类和分层管理的原则,目前临床上所采取的早产预防措施主要是在医疗机构所做的三级预防,二级预防也只是在部分医疗机构可以做得到,以社区、高危因素识别、患者教育和健康行为促进为主的一级预防基本上是空白,这也是早产率无法得到很好控制的主要原因。
1. 这需要做早产的专病质控,要求严格执行临床规范。
2. 这需要进行和早产相关的临床技能培训,例如宫颈长度的规范化测量、宫颈环扎的适宜人群选择等。
3. 还需要学会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指南是死的,但是患者的临床情况会是五花八门,她们是不会按照指南来生病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如何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去处理临床上复杂多变的患者是个很大的挑战。
4. 更需要把早产作为公共卫生项目进行系统全面的三级预防管理,有效降低早产的发生率,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和早产相关的临床流行病数据,以及和早产诊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是早产中心的规范化建设。第三部分是早产的整体化、系统化管理的内容,也就是:分级、分类、分层管理。
未来展望
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和早产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来不断地提升诊疗水平,通过早产专病的质控来保障母亲和孩子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通过三级预防来整体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早产儿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书出版之际,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renweifuer@pmph.com,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关注人卫妇产科学,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最后,对以下参与《早产》这本专著的撰写或者修改做出贡献的团队成员一并致谢!他们是王扬、刘云、汝萍、孙雯、杨业环、苏秀娟、陈海天、汪文雁、沈云琳、张路野、张慧丽、周乐、孟璐璐、胡晓雨、洪燕语、徐文怡、倪晓田、陶伟民、顾可、龚娥、黄琳、黄靖锐。
段涛
2023 年1 月
段涛,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院长,上海市妇女保健所所长,上海市产前诊断中心主任。任世界围产学会理事,国际围产医学科学院Fellow,胎儿医学学会理事,中华围产学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编委,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副主编,中国产前诊断杂志主编,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
第1章概论1
第一节早产的定义及分类/1
第二节早产的流行病学/6
第2章早产的高危因素13
第一节母体因素/13
第二节生育史/20
第三节子宫及宫颈/25
第四节感染/30
第3章早产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6
第4章早产的预测48
第一节超声指标/48
第二节生化和分子指标/54
第5章早产的预防61
第一节早产的三级预防/61
第二节孕激素/74
第三节经阴道宫颈环扎术/82
第四节经腹宫颈环扎术/93
第五节子宫颈托/103
第6章早产的诊断111
第一节自发性早产/111
第二节未足月胎膜早破/118
第7章早产的临床处理123
第一节处理原则/123
第二节抑制宫缩/129
第三节促胎肺成熟/140
第四节保护胎儿脑神经/147
第五节抗感染/154
第六节胎儿监护及评估/173
第七节宫内转运/185
第八节产时处理/190
第九节延迟脐带结扎/197
第十节脐血血气分析/203
第十一节医患沟通/209
第8章早产分娩的麻醉215
第9章感染与早产226
第一节生殖道感染/226
第二节泌尿道感染/247
第三节全身感染/253
第四节其他感染/261
第10章双胎妊娠与早产270
第一节流行病学/270
第二节预测与预防/274
第三节诊断与治疗/283
第11章宫颈功能不全与早产294
第一节宫颈功能不全的定义与流行病学/294
第二节宫颈功能不全的病因与高危因素/298
第三节宫颈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305
第12章子宫因素与早产318
第一节子宫肌瘤与早产/318
第二节子宫畸形与早产/323
第三节子宫腺肌病与早产/329
第四节子宫脱垂与早产/331
第13章胎盘因素与早产333
第14章胎儿、羊水、脐带因素与早产353
第一节胎儿因素与早产/353
第二节羊水量异常与早产/359
第三节脐带因素与早产/363
第15章妊娠并发症与早产367
第一节妊娠高血压疾病与早产/367
第二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早产/375
第三节胎儿生长受限与早产/381
第16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与早产389
第一节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389
第二节妊娠合并糖尿病/392
第三节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397
第四节妊娠合并肝炎/402
第五节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404
第17章妊娠合并外科疾病与早产407
第一节急性阑尾炎/407
第二节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411
第三节急性胰腺炎/416
第四节肠梗阻/421
第五节消化性溃疡穿孔/425
第18章早产心理健康管理429
第一节早产相关的心理健康影响/429
第二节早产儿与父母的心理保健/433
第19章早产儿复苏441
第一节早产儿复苏的特点和分娩前处理/441
第二节早产儿复苏黄金一分钟/444
第三节早产儿复苏的流程/452
第四节复苏后处理与早产儿的存活边界/457
第20章早产儿处理概述459
第一节胎龄评估/459
第二节早产儿治疗的伦理学问题/463
第三节早产儿保暖/466
第四节早产儿监护/469
第五节早产儿肠内营养/473
第六节早产儿母乳喂养/476
第七节早产儿转运/479
第八节早产儿常用置管技术/487
第21章早产儿常见并发症防治493
第一节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493
第二节早产儿脑损伤防治/498
第三节早产儿感染防治/504
第四节早产儿视网膜病防治/509
第22章早产儿远期预后和随访514
第一节早产儿远期预后/514
第二节早产儿出院后随访/517
第23章早产儿的护理522
第一节早产儿基础护理/522
第二节早产儿袋鼠护理/525
第三节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530
第24章早产的安全质量管理534
第25章早产儿的安全质量管理555
第26章早产中心的标准化建设要求568
第27章早产的整体化管理策略576
第28章早产管理实用清单和流程588
第29章典型临床病例解析598
第一节宫缩与早产的病例分析/598
第二节感染与早产的病例分析/603
第三节宫颈功能不全与早产的病例分析/607
第四节双胎与早产的病例分析/612
第五节早产管理并发症的病例分析/615
附录中英文名词对照/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