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了作者刘上洋的35篇散文作品。全书共分成了三辑,分别是“山河足音”“历史回响”“海外涛声”。主要内容包括:《万里长河第一湾》《油菜花咏叹调》《波涌浪卷西沙情》《遥望珠穆朗玛峰》《难以攀登的美》等。
对于散文作家和读者来说,刘上洋的名字应当并不陌生。这位曾在江西省担任过由县到省多层级党政领导,同时又著有《高路入云端》《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废墟的辉煌》等多部散文集的“文章太守”,在退休之后,越发呈现出“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的精神追求与生命风范。短短七八年间,他在创作出版长达60余万字的长篇□□《老表之歌》的同时,继续精心培育自己的散文园林,先后在《□□文学》《百花洲》《江西日报》等报刊,发表《一座围屋的回响》《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波涌浪卷西沙情》等一系列散文新作,受到多方好评。近日,作家对自己已发表的散文作品进行了一番盘点,本着选优拔萃的原则,结为《山河气象入梦来》一集,这自然为文坛比较全面地观赏和把握上洋的散文创作提供了方便。
翻开上洋的散文,迎面进入读者视界的,是一个时空阔大、异象纷呈的艺术世界。其笔墨纵横处,既有故国风物的聚光探胜,又有域外文明的撷英采华;既有置身红色□□的深情打捞,又有沉潜传统文化的精心梳理;既有人与自然的真切对话,又有“我”同世相的坦诚交流;既有鞭辟入里的“大品”随笔,又有神思飞扬的赋体文章……而统摄和提领这一切的,则是作家以高昂充沛的主体情致拥抱、激活和驾驭审美对象,进而形成的整体的风格特征,即一种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的阳刚之气与雄放之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针对“豪放”一格,曾有“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的摹状,上洋散文庶几近之?
郁郁九江城,巍巍滕王阁,沉沉金字塔,猎猎好望角,还有成都武侯祠和蜀汉相争的褒贬曲直,关西围屋与客家人创业的前生今世……统观上洋的散文,审美对象每每以宏观、立体、综合的形态出现,是一种全景式的存在。这样的艺术选择很自然地对应并折射出作家以整体见长的思维图式。而在散文创作中,整体性思维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多维多向、圆通周遍地把握既定对象,同时可以进出随意、俯仰自如地表达作家的所见所思,进而促成作品的雄健开阔之美。在这一维度上,《江西老表》堪称难得的佳作。这篇长达1.5万字的作品,先是为“老表”正名,厘清它与江西人的关系。继而联系特定的□□、地理和社会条件,从整体上考察分析江西老表的精神图谱与文化性格,发现其闪光点,肯定其优点长处,同时揭示其劣势,、指出其缺憾,进而追根溯源,扬长弃短。这种实事求是、客观辩证地为家乡人文传神写照的努力,表现出作家秉持公心、真爱桑梓的大视野和大胸襟,而留给世人的则是一种勇于自省、勤于自强的大格□、大气象。与《江西老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一文。这篇作品聚焦□□长河里的万寿宫和江右商帮,融入了“审智”元素的夹叙夹议,依次叩问如是问题:江右商帮为什么要以万寿宫作为自己的精神殿堂?打出万寿宫旗号的江右商帮有着怎样的精神特征?江右商帮既然拥有自己的优势,为何最终没有成为赫赫有名的巨商大贾?较之名声远播的晋商、徽商,江右商帮的特点和个性是什么?□限与劣势又在哪里?伴随着作家在这一系列问题上的深入探索和细致阐发,作品无形中成为对江右商帮以至整个江右文化的大盘点、大写意,进而具备了大气磅礴的诗与史的意味。
刘上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编了《经典江西》《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等大型丛书,创作了《井冈山》《神奇赣鄱》等大型歌舞剧本,著有《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废墟的辉煌》《高路入云端》等散文集。《井冈山》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双头鹰的国度》获冰心散文奖,《九江赋》被评为“文化旅游发展贡献奖”十强,《一张小桌和一首名词》《停滞的繁华》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金奖,《万里长江第一湾》获井冈山文学奖。《江西老表》被收入《中国文学年鉴2012》。
第一辑 山河足音
万里长江第一湾
油菜花咏叹调
波涌浪卷西沙情
遥望珠穆朗玛峰
难以攀登的美
飘过国界的哈达
星星赋
悠悠青菜情
好汉坡情思
第二辑 □□回响
一张小桌与一首名词
扁担颂
成都武侯祠
□□“抚州蛤蟆头”
滕王阁
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殿堂
一座围屋的回响
九江赋
江西老表
第三辑 □□涛声
废墟的辉煌
好望角
停滞的繁华
金字塔
寻找柏林墙
坎昆之殇
初览美利坚
风雨岚山路
失败的英雄
访澳散记
呼唤□□□
后记
《山河气象入梦来》:
1000多年来,在滕王阁上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但最脍炙人口的是“时来风送滕王阁”。那是公元675年,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年轻诗人王勃,从家乡山西动身去探望被迁谪到南海任交趾县令的父亲。当他乘船沿长江上行至江西彭泽的马当时,突然狂风骤起,波浪滚滚,船一会儿被抛上浪尖,一会儿被摔下波谷,随时都有翻沉的危险。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候,老艄公当机立断,迅速将船摇到了马当山下停靠,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就这样避免了。
然而,奇怪的是,没过多久,江面又风平浪静了。于是喜好山水的王勃借机下船游览。刚至山顶,他就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两岸的青山像一把钳子般的夹峙,长江像一条游龙逶迤西来,突然在此裹紧腰身穿峡而过,然后又甩开身子呼啸东去,真是好一道水上天险啊!
王勃一边漫步,一边观赏。突然,他看见前面不远的一块巨石上,端坐着一位白髯皓眉、貌若仙人的老者,连忙整衣向前,作揖施礼。哪知老者一动不动,甚至连眼皮也没抬,就告诉他,明天是九九重阳,滕王阁有高人聚会,你快前往参加并作文章,定可名垂千古。王勃听后感到迷惑不解,此地离洪都有六七百里之遥,一个晚上哪能到得了呢?老者微微一笑道,你只管上船,自有清风助你如期到达。话音刚落,老者就遁而不见了。
遵照老者的吩咐,王勃立即返回船上。果然,随着一阵清风渐起,小船张着白帆,如箭一般向前驰去。天渐渐黑了,大地一片迷茫,月亮的银辉洒在水面上,不时地在船的四周闪动着一圈圈白色的涟漪。王勃只听见耳边风声呼呼,好似腾云驾雾,于是慢慢进入了如幻如梦的境界。等他醒来,天已大亮,船也稳稳□□地停靠在洪都的赣江之畔了。
此时,一场盛宴正在滕王阁上进行,真可谓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王勃悄然到来,坐在其中。面对各界名儒学士,宴会的主人阎都督再三起身举杯,请求诸公为重修竣工的滕王阁作序,并刻石为碑,以传后世。因为此前大家都知道阎都督已要其女婿先写好了序文,所以都一一推辞,假装不敢接受。也许是因为年轻才高,在轮到王勃时,他毫不谦让,立即铺纸挥毫,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不多时,一篇《滕王阁序》就一气呵成了,引得满座一片惊奇和羡慕。
曾经听到过一种议论,有关王勃“时来风送滕王阁”的故事,不过是后人的杜撰,以那时的交通条件,王勃根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从彭泽马当到达洪都。据查,这个故事最早出自唐末五代时期进士王定保所著的《唐摭言》一书,这时离王勃登临滕王阁作序已有200多年了,可见作者也是根据民间传说记载的。我们没有必要去考证这个故事的真伪,因为文学需要的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神话,而不是经过严密考证的科技。考证只会扼杀文学的生命。一座著名的楼阁,一个著名的才子,一篇著名的文章,一定会伴有一个无比动人的神话故事。如果没有王勃的神话故事,滕王阁就会失去神秘、失去浪漫、失去魅力、失去色彩,中国文学史上就会失去一个美丽的传奇,《滕王阁序》也就不会得到如此广泛的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