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声音的重现的各个环节,以及人耳对客观声音的主观感知的各种特性,并且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详细论述了人耳对音箱/耳机系统声音的主观感知与客观测试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的是人耳的听觉特性,包括人耳听觉极限/听觉阈限、不同人群的听音能力、人耳听觉可能受到的潜在干扰因素和主观听音测试的必要条件等内容;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在声音的重现过程中,音箱本身的声学特性、房间与音箱的相互作用,以及人耳对各个环节的主观感知的差异;第三部分通过大量实验和测试,论证人耳在主观感知时的共性,以及人耳主观感知与客观测试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家用立体声音箱、家庭影院音响、电影院音响、耳机、车载音响、录音室音响等各种常见的声音回放系统。
本书罕见地以大量科学、客观的测试手段对声音的主观听感做了详尽的研究,回答了与声音的重现和理想听音系统搭建有关的大部分问题。本书适合声学、录音、音频工程等专业师生作为教程;也适合音乐、影视、现场演出等领域的音响技术专业人员巩固基础、查漏补缺;此外,音乐迷、Hi-Fi发烧友、音响DIY爱好者等也可通过本书获得专业的知识。
1.本书罕见地以科学客观手段对此前主要依赖主管评价的声音感知过程进行测量和分析;
2.用可靠的分析方法评价一个音箱的好坏;
3.作者弗洛伊德·E. 图尔(Floyd E. Toole)博士曾是哈曼国际的研发副总裁、声学顾问。有众多产品研发经验和科学研究工作成果;
3.第3版增加了新的研究结果,包括耳机、音箱的实测数据等,同时也对旧版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更易于系统地理解相关知识。
弗洛伊德·E. 图尔(Floyd E. Toole)
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RCC)研究员。曾担任哈曼国际公司的声学工程副总裁和声学顾问。他曾获得美国音频工程学会(AES)金奖和银奖,以及CEDIA 和ALMA 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他是美国音频工程学会、美国声学学会和CEDIA的会员。
第1章 声音的产生与声音的重现
1.1 声音的产生—现场古典音乐表演 002
1.2 声音的产生—现场流行音乐表演 004
1.3 重现声音—音频行业 005
1.4 保护艺术—音频怪圈 007
1.5 音乐和电影的现状 010
1.6 音箱和房间所扮演的角色 012
1.7 人类的适应性,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012
1.8 人类的可暗示性 014
第2章 关于音频的科学观点
2.1 科学研究的要求 020
第3章 主观测量—将观点变为事实
3.1 盲听有必要吗? 025
3.2 听音能力与听音者的表现 029
3.3 听音的压力 033
3.4 需要多少声道? 034
3.5 控制主观评价中的变量 035
第4章 声音的主观感知维度和物理维度
4.1 频域 050
4.2 振幅域 051
4.3 振幅与频率相结合:频率响应 053
4.4 振幅与频率相结合:等响曲线 055
4.5 我们能听到的范围 060
4.6 线性失真:频响变化和相频变化 063
4.7 振幅、频率和时间相结合:瀑布图 072
4.8 相位和极性—我们能听到波形本身吗? 074
4.9 非线性失真 076
4.10 波长,深入理解音频的关键 079
第5章 音箱的特征—我们能描述什么样的音箱是好的吗?
5.1 前人的智慧 086
5.2 确定重要变量—我们要测量什么? 088
5.3 消声测量—SPINORAMA的逐渐发展 089
5.4 总声功率作为测量参数 098
5.5 为什么要测量这些?有更好的方法吗? 100
5.6 根据消声数据预测房间曲线—曲线匹配练习 101
5.7 结束音频怪圈:从测试数据中预测听音者的偏好 106
5.8 音箱谐振的检测和补救措施 111
第6章 音箱/房间系统简介
6.1 一个房间,两种声场—过渡频率 116
6.2 音箱与房间相互作用的概述 118
6.3 可归因于房间的音色和空间印象 120
第7章 过渡频率以上:声学现象和主观感知
7.1 物理变量:早期反射声 124
7.2 物理变量:音箱的指向性 131
7.3 物理变量:表面声学处理 131
7.4 在实际情况下的主观评价 136
7.5 专业听音与娱乐听音 152
7.6 房间反射的感知效应 155
7.7 对反射声振幅的有意义的测量 166
第8章 低于过渡频率:声学现象和感知
8.1 室内共振与驻波基本原理 170
8.2 现实解决方案 177
8.3 我们听到的是频谱碰撞,时间鸣响,还是两者都有 200
8.4 立体声低频:小事生非 203
8.5 低频管理使一切成为可能 203
8.6 总结与讨论 205
第9章 相邻边界和音箱安装效果
9.1 立体角对全向声源辐射的影响 208
9.2 经典的相邻边界效应 210
9.3 音箱安装选项和效果 212
9.4 “边界友好”音箱设计 216
9.5 阵列音箱—操纵临界相互作用的其他方法 218
9.6 听众也有界限 220
第10章 声音重现空间中的声场
10.1 反射 222
10.2 传播 226
10.3 直达声和早期反射 229
10.4 房间的近场和远场—声级与距离 230
10.5 声源的近场和远场 232
10.6 高频空气吸收 235
10.7 家庭影院和电影院屏幕的声音损耗 236
10.8 常见声源的指向性 237
第11章 电影院中的声音
11.1 电影声音的闭环 240
11.2 电影院中的声场 241
11.3 X曲线的起源 245
11.4 最近研究的进一步确认 249
11.5 平坦的直达声是经久不衰的最爱 252
11.6 替代目标—是时候继续前行了吗? 255
11.7 房间大小和座位的影响 259
11.8 影院之声—何去何从? 261
第12章 家庭听音室、家庭影院和录音室中的声音
12.1 好的声音始于好的音箱 264
12.2 小房间中的音箱:房间曲线的意义 268
12.3 听音室中对声音频谱的主观偏好 273
12.4 家庭影院中的语音清晰度 275
12.5 录音混音室 277
第13章 设计、测量和校准音频回放系统的合理方法
13.1 低频—普遍存在的问题 286
13.2 高于过渡频率的声音 287
13.3 是否存在一个普适目标? 294
第14章 测量方法
14.1 频率响应的其他观点 298
14.2 响度测量和系统级校准 302
14.3 测量话筒 309
第15章 多声道音频
15.1 一些基础定义 312
15.2 多声道音频的诞生 313
15.3 立体声—重要开端 315
15.4 四声道—立体声时代2 318
15.5 多声道音频—电影来救场 320
15.6 多声道音频走进家庭 321
15.7 到底需要多少只音箱?在哪里安装? 324
15.8 环绕声系统布局 329
15.9 环境声学备选方案 333
15.10 上混频器操作:工作中的创造力 334
15.11 多声道音频数字化、离散化和压缩化 335
15.12 三维声音—沉浸式音频 336
第16章 音箱与功放
16.1 音箱阻抗变化的后果 340
16.2 阻尼系数的骗局 341
16.3 音箱灵敏度与功放 343
16.4 削波的可闻性 344
第17章 听力损失和听力保护
17.1 职业噪声暴露限值 347
17.2 非职业噪声暴露 348
17.3 双耳听音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348
17.4 痴迷可能并非坏事 349
第18章 50年间音箱设计的进展
18.1 现实世界简介 352
18.2 音箱市场的20年 355
18.3 一些早期的专业监听音箱 360
18.4 环顾四周,展望未来 363
18.5 结语 36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