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写生创作是美术这一艺术形式向自然和人文领域的延伸,是风景园林专业中建立在基础造型之上,融合了美学、艺术学、设计学的一门综合艺术科学。风景园林写生创作的艺术特色表现为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继承发扬的创作性;客观科学合理和精确细致严谨的科学性;充满浪漫的想象力和艺术的表现力的艺术性以及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的实用性。中国传统园林风景画创作,要求创作者具备基本的园林风景写生经验积累,同时要具有丰富的园林设计与表现实践。
王丹丹,女,工学博士,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中国风景园林思想研究中心委员,日本兵库县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园林风景画创作、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出版专著《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一部,主编教材《园林素描风景画》一部。
序
前言
章风景画写生与范例
第二章 风景画创作与范例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章风景画写生与范例
中国古代园林历史,诞生了丰富且多样的园林艺术形式。其中,江南园林更是别具一格,深得清们青睐。从园中亭台楼阁到山水树石,无不传递着诗情画意的巧思经营。对景写生是认知园林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更是学园林学科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之一。
在苏州、杭州、扬州、南京、等地园林实中,边走边画,记录下点滴感受。园林中占有很大比例的是自然环境,其中植物是营造环境的重要元素。四季变换,晨昏晴雨,如何艺术地再现植物的形态与特征,艺术地表现风景中存在的美感是园林设计者必须重视的内容。植物的刻画程度对画面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在素描写生和创作时,要地抓住植物基本生长形态和主要特征,先概括出植物的轮廓,再采用适宜的线条来表现具体植物的形与姿。另外,作为知识补充,要对各种植物的种类、形态特点等相关知识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借助树木学分类,区分乔木中的常绿树、阔叶树,再依形态细分,如伞形、尖塔形、圆塔形、圆锥形等。在基本确定树形的基础上,再作细化。自然界中水的形态十分丰富,中国古典园林更是将水景营造视为全园的灵魂。动静结合,无论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有着丰富而精妙的水景设计;师法自然,模拟自然界中水的多种形态特征,如河、泉、溪、瀑、潭等。山为实,水为虚,园林水景的营造给园林带来更幽深的意境之美,借助光的变化,营造出别样的情趣。山水相依,园林中的理水常常与石景假山相伴随行,有时依托水面的一系列构筑又给人们提供了多样的体验和乐趣。纵览名园,石品假山类的造型和营建都十分讲究,令人百看不厌、引人驻足观望、画意便油然而生,不禁提笔快速勾勒。中国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古建筑便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建筑结构和样式依据严格的等级划分,其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正是基于古人在居住与生活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智慧营造出来的,如适应建筑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而产生的各种建筑类型。其中,园林建筑是彰显人居环境的处所,从平面到立面到屋顶形状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
十二角形的、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的,等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根据实际情况,还有将不同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样的新样式的案例。以亭为例,在园林中应用十分广泛,颐和园有亭四十余座;故宫御花园中的亭多达十二座,占全园建筑的四分之三;在拙政园和怡园中,亭也占了全园建筑的一半以上。正所谓“无亭不成园”“无亭不成景”。亭的平面形态是中国古典建筑平面形式的集锦,立面造型各异,在园林中与地形、植物等其他要素组合成景,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美景。
扬州寄啸山庄太湖石一图取景自扬州寄啸山庄(又称何园),牡丹厅旁矗立着一块湖石屏风,该湖石品相极好。以此石为主景刻画,建筑为背景作以衬托,画面基本呈水平透视,构图稳定,前景的湖石花台中种植牡丹芍药等,簇拥着婀娜多姿的孤置石屏风,尤显其端庄秀丽。
环秀山庄假山一图以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为全园的构图中心,假山摹于自然且高于自然,空间变化极为丰富,正面观赏其主次分明、气势磅礴,石缝中盘出藤萝颇具野趣,与高大乔木相映成趣,深邃而悠远。
木末亭一景为南京雨花台木末亭,此景位于南京雨花台风景区内,该亭始建于明代。“木末”早见于屈原《九歌·湘君》,以此名亭,谓亭秀,出林木也。后在考古基础上,呈请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设计,复原此木末亭。亭曲径通往梅廊,呼梅作朋,以石为友,该角度取景作画,尤显建筑立面层次之丰富,加之掩映在林木之间,直扣主题。
苏州网师园竹景一隅,在白墙灰瓦映衬下,婆娑的竹景虚掩着石笋,将这个角落点缀得恰到好处,尽显画意,尤其是建筑的屋檐翘脚灵动飘逸,映衬了江南文人园林的婉约。正如陈从周在《品园》一书中所言:“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园中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此处便是,一见此景,便有种非画不可的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