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详细介绍了1802年至1911年百余年间广东团练活动发展历程, 及其团练组织的兴办、发展与转变,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时广东社会的发展变化。具体包括清代广东团练使的历史流变、组织类型、组织规模与建制形式、组织人员与经费、办理模式与职能, 以及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广东团练史活动。同时, 通过与其他省份团练情况的对比研究, 归纳演绎清代广东团练的特点, 以及清代团练的共性。
何圳泳,广东潮州人,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曾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中国史方向博士研究生,致力于晚清政治史领域研究,已文十余篇。
导论
上编 清代广东团练组织
章历史流变
节 民间乡兵组织…
第二节社会管理机构·第三节 团练发展走向
第二章 组织类型
节乡村团练
第二节城市团练·
第三节“水团练”
第三章组织规模与建置形式
节 组织规模…
第二节 建置形式·
第四章组织人员与经费
节 组织人员·
第二节组织经费·
第五章 办理模式与职能
节办理模式·
第二节组织职能
下编 清代广东团练活动
第六章嘉庆年间广东团练活动·
节嘉庆七年至八年(1802-1803)广东天地会与广东团练活动·
第二节嘉庆九年至十五年(1804-1810)华南海盗与广东团练活动
第七章道光年间广东团练活动
节林则徐抗英斗争中的团练活动(1839-1840)…………(92)第二节鸦片战争期间广东团练的抗英斗争(1840-1841)……(95)第三节 鸦片战争之后广东团练的抗英斗争(1841-1849)……(97)
第四节 高州凌十八及其当地的团练活动(1850)
第八章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团练活动
节 广东洪兵与广东团练活动(1854-1856)……(109)
第二节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广东团练活动(1856-1862)……(124)
第三节潮州团练反对英领事入城斗争(1860-1866)……(133)
第四节广东团练与入粤太平军的斗争(1859-1866)……(135)
第九章光绪、宣统年间广东团练活动
节中法战争期间的团练活动(1884-1885)
第二节 遂溪与香港两地团练的反抗斗争(1898-1899)……(145)
第三节 清末广东盗匪问题及其团练活动(1898-1911)……(153)第四节澳门划界交涉与香山县团练抗葡斗争(1909-1911)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论
一、研究缘起
清中期以后中国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其中广东是当时社会矛盾较为集中的一块区域。自清嘉庆以后,广东先后出现了天地会、华南海盗扰乱、两次鸦片战争、洪兵、土客大械斗、盗横行等社会动乱。这些社会动乱反映出清政府日益减弱的社会控制,亦表明了广东乃是清王朝统治链条上较为薄弱的一环。清中期以后广东社会动乱主要分为内乱与外患两种类型:内乱既有以推翻清政府、建立新政权为目的的政治运动,如洪兵,又有以劫掠钱财为目的的盗匪作祟,如华南海盗和清末盗匪,还有民间群体性冲突的事件,如土客械斗;外患则有以、掠夺中国资源为目的的西方殖民者侵略。清中期以后广东的社会动乱可谓是接踵而至,且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清嘉庆以后广东共有6次大型社会动乱(华南海盗扰乱、两次鸦片战争、洪兵、中法战争、清末广东盗匪横行),与之相对应的是由倡谕的5次大规模的团练活动。可见,清代广东的团练无一不与这些矛盾冲突的发生相伴相随,甚至可以说清代广东团练的发展历史就是清中期以后广东社会发展与变化的一个缩影和真实写照。
笔者在分析清中期以后的广东社会动乱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观察点:清代广东天地会主要有两次大规模的活动,一是嘉庆七年到八年(1802-1803),陈烂屐的惠州府博罗、归善、永安等县的天地会,二是咸丰四年到同治三年(1854-1864),波及两广地区的广东洪兵。而这两次大规模的天地会在时间发展线上与清代中晚期的白莲教(1796-1804)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形成对应关系,是咸丰至同治年间的洪兵与太平天国政权之间更是呈现“同生同灭”的命运走向。从这些运动的本质上讲,白莲教和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异端教派发动的反清斗争,广东的两次天地会则同属于清代秘密结社发动的反清斗争。因此无论是全国性范围的白莲教、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广东的天地会,皆是清中晚期国家与地方社会层面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的集中表现。清代中晚期广东地区的社会乱象在某种意义上是当时清王朝没落、中央对地方控制衰弱等时代变化在地方区域的一种具体投射,形成了国家与地方之间强烈的对应关系。因此,本书作为一项区域社会史研究,通过清代广东一域的社会动乱及其相应的团练活动,以小见大地去窥察清中期以后的社会发展变化。
另外,对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清代广东团练发展史是对受“后现代”思潮影响的“新文化史”带来的“碎片化”等种种弊端的反思,亦是对当前呼吁回归“宏大历史叙事”和“长时段”史实构建研究范式的回应。世纪80年代以后,“新文化史”“微观史”大行其道,成为各国史学研究的主流,而传统“宏大叙事”和“长时段”史学研究范式备受质疑。“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固然极大地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视角与范围,但同时泥沙俱下,不可避免地出现“碎片化”倾向和“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研究短视。当人们热衷于对细微史实和具体问题探究时,似乎忘记了史学研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所在。细部历史越来越清晰,但整体历史却越来越模糊。因此,克服当前史学研究的“碎片化”倾向,加强构建宏大叙事体系和回归“长时段”史实构建是相当必要的。关于清代广东团练的史料相当零散,通过相对零散的史料去构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过程,这既是本书写作的一大难点,亦是本书写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透过清代广东团练史的构建,探索其背后的发展特点,是本书写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同时亦裨补于当下清代广东团练研究之不足。
王旭 (2024/4/15 20:00:00):让我们学习清代团练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