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先是阐释中国道路扬弃资本主义制度、开启社会主义新文明形态的历史逻辑,然后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正义理论建构的维度,澄清中国道路赖以形成的历史文化根基、核心价值追求和正义话语支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维度来说,资本主义道路代表着现代化转型的典型范式,但是这一“历史必然性”只能限定在西欧各国的范围内,中国道路对资本主义范式的扬弃,或者说开启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正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
颜景高,1975年12月生,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1项,撰写学术专著2部,发表CSSCI期刊论文近20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
导论
一、问题背景
二、内容概要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道路的历史方位
第一节 “普遍历史”形成
一、“普遍历史”的认知逻辑
二、“普遍历史”的发展进程
三、“普遍历史”的实践建构
第二节 马克思的历史观革命
一、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现实基础
二、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具体化要求
三、马克思对社会形态发展的科学概括
四、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具体分析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逻辑
一、帝国主义的战争态势
二、新帝国主义的霸权秩序
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第四节 中国道路对资本主义逻辑的扬弃
一、“中国威胁论”的出现
二、资本扩张的全球逻辑
三、改革开放的合作模式
四、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五节 建构合作共赢的中国话语
一、“遏制中国”的战略形成
二、“中国崛起”的话语建构
三、“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
第二章 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
第一节 从文化维度看待社会转型
一、现代化的文化动因
二、文化因素的功能探析
第二节 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
一、引领民族解放的思潮
二、推动民族振兴的话语
三、支撑民族复兴的理念
第三节 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一、儒家思想复兴的现代化前提
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界限
三、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
……
第三章 中国道路的价值依托
第四章 中国道路的话语支撑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