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追求进步?那不过是一种社会的惯性;
应时时反省自己?那不过强化对自己的不满;
凡事要积极思考?那不过是一种不讲理的暴政;
事事爱率性而为?那不过是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热衷工具与方法?那不过是种无聊的心理安慰……
在加速文化的碾压下,现代人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处。我们就像转轮里面的仓鼠,拼命努力挣脱现实的牢笼,却永远只能在原地打转;我们总是告诉自己,当我实现目标之后,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是只要我们还身处加速文化这个转轮当中,就永远不可能摆脱越努力越焦虑的人生怪圈,清醒地活。
针对这种人生困境,本书作者用古希腊斯多葛哲学对症下药,提出7种对抗工具主义的原则,帮助我们挣脱环境束缚,活出清醒的自己。
1.老喻、徐英瑾作序推荐,严飞、托德·梅推荐。丹麦心理学家斯文·布林克曼代表作。
2.内卷时代的人生哲学。如何摆脱社会的惯性?来自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人生智慧;
3.摆脱越努力越焦虑的人生怪圈。7个方法帮助每个在焦虑中找不到自己的人活出自己,构建属于自己的清醒哲学
4.停止从自身寻找原因,停止反省自己;摒弃所谓的积极心理学,要学会关注生命中消极的方面,要懂得人力犹有尽时,人并不能胜天;要学会对不符合基本立场的事情说不;人生遇到难事,不要幻想培训能帮你解决问题……
快节奏的生活
很多人认为,如今周围所有事物的发展速度都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在加速。我们发现自己正感受着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的反复冲击,工作上一轮又一轮的变化,各种流行趋势转瞬即逝,即便是食物也花样百出。刚刚到手的智能手机必须要升级,才能运行最新的应用程序;工作场所的 IT(信息技术)系统还没有来得及让大部分员工熟悉操作方法,就又更新了版本;还没想好如何去忍受一个令人讨厌的同事,公司就发生了结构调整,自己又不得不学会与另外一个全新的团队相处。工作在学习型组织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无休止的变革,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昨天学到的东西到了明天就会过时。终身学习和技能提升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商业世界及其他各行各业的核心理念。
社会学家用流动的现代性来描述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一切都处于永无止歇的变化之中。1 时间被视为流动的,就好像一切限制都被清除了。为什么会这样?实在没人能明白,也没人知道我们要奔向何方。有些人宣称,全球化,更具体地说是全球化带来的威胁,意味着不断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企业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各式各样的指标,所以就需要员工能够变通,能够对变化做出反应。至少在最近的几十年,各式招聘广告中都重复着同样的套话:我们正在寻找一个懂得变通、适应力强、对职业方向和个人发展保持开放心态的人。如今心如止水是一条弥天大罪。如果我们站在原地,而其他人都在前进,那就相当于我们自己在倒退。
基于流动的现代性,也被称为弹性资本主义,后福特主义和消费社会的首要法则就是,我们绝不能掉队。但处于一个步伐在不断加快的文化之中,做到这一点变得越发困难。我们做每件事的节奏,从更换工作到撰写论文,再到一日三餐,都在不断地加速。比如,现代人每晚的睡眠时间比 1970 年的平均时长少半个小时,比 19 世纪的人少两个小时。在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节奏都加快了。我们现在谈论的是快餐、闪电约会、有效打盹和短程疗法。最近,我试了一款名为Spritz的手机应用。它每次只显示一个单词,但可以将我的阅读速度从每分钟 250 个单词提升到 500 ~ 600 个。我们就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读完一整本小说。但这样做能不能帮我们更好地欣赏文学名著呢?为什么阅读的速度反而变成了阅读的目的呢?
不满于这种节奏变化的批评者提出,快节奏会导致人们对自己从事的活动产生一种普遍的疏离感,并总是感觉自己时间不够用。从理论上讲,技术的进步本应该帮我们节省出更多富余时间,让我们拿来与子女相处、制作陶艺品或者讨论政治。但事实上,我们将省下的时间(比如例行工作或流水线一类的工作,如今实现了自动化或外包给了第三世界国家)用到了新的项目上,还在早已排得满满的日程表上见缝插针,技术进步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我们凡人的眼中,永恒的天堂不再被看作苦旅尽头的甜蜜奖励,我们反而只想着用尽可能多的事情填满在这个星球上相对短暂的一生。当然,这种努力是徒劳的,注定会失败。人们很容易将如今高发的抑郁症和精神倦怠归因为个人难以承受持续的加速。放缓的个体那些放慢了脚步而不去加速,甚至可能完全停滞不前的人在一个以蒙眼狂奔为特征的文化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可能被认为需要去看病(被临床诊断为抑郁症)。
我们如何才能在加速文化中保持不掉队?不掉队就意味着要一门心思地去适应,也意味着在个人修养和专业层面上的持续提升。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把终身学习称为学到死为止(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心的咨询师们那没完没了的课程就是某种形式的折磨,甚至是炼狱)。在现代学习型组织之中,由于扁平化的管理架构、诸多责任的下放、自主型团队,以及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间界限不明,甚至根本不存在边界。我们的个人能力、社交能力、情感能力和学习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在没有老板下达指令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能够与其他人协商、合作,并根据直觉来做决定。时至今日,理想中优秀的员工需将自己视为各种能力的储备库,并把关注、提升和优化这些能力视为自身的责任。
昔日里被视为私人事务的各种人际关系和实践,现如今都被公司和组织机构当成工具,用来推动员工的发展。情感和个性已经被工具化了。如果我们无法忍受这样的节奏,比如跟不上进度、缺乏活力或全面崩溃,那么开出的药房就是培训课程、压力管理、专注当下和积极思考。我们全都被建议要活在当下,而当周围的一切都在加速的时候,人很容易举止失措,完全丧失时间感。
回顾过去被认为是倒退,而未来只是存在于想象中的、彼此并无关联的一系列片段,并不是清晰连贯的一条人生轨迹。但是,当周围的世界都如此专注于短期效果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可能制订出长期的计划呢?我们还应该去尝试吗?若一切都会无可避免地不断发生变化,又何必操这个心呢?如果一个人矢志于长期理想、稳定的目标和价值观,他会被其他人视为顽固和僵化培训顾问管这种人叫变革的敌人。积极思考,寻求解决方案是我们的口头禅,我们不想听到更多的抱怨,也不想看到更多张苦脸。批评是一种需要被消除的东西,它是负面情绪的来源。每个人都知道,只要我们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一切就会变得更好,不是吗?
流动性,还是稳定性?
在一个加速文化中,流动性胜过了稳定性。我们需要脚步迅捷,如流水一般,灵活应变,能跟上不同的节奏,随时转向。而稳定和扎根的意思完全相反,意味着我们被困在了某个地方。我们可能会做到像花茎一样柔顺,但被连根拔起并移到其他地方依旧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加速文化之中,落地生根这个词听上去有些陈腐。生根就是要与其他人(如家人、朋友、社区),与理想,与地方,或是与工作场所建立联系,让我们体会到某种归属感。但如今这些积极的含义往往被更消极的定义瓦解了。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之中生根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更换工作、伴侣和住所的频率大于前几代人。我们更喜欢用被困住这个词,而不是生根,而且生根也不再带有褒义色彩。你已经适应了这份工作也不再是明确的赞扬。
市场营销是当代这类现象尤为显著的竞技场之一。广告就是资本主义的诗歌,显露出了社会潜意识的、象征性的结构。几年前,我看到过一则洲际酒店的广告,上面写道:你不可能有最喜欢的地方,除非所有地方你全都见识过了。这句广告语的旁边还附着一张热带岛屿的照片和一个问题:你过上洲际生活了吗? 言下之意,我们只有在去过所有地方之后,才会感觉到自己对某个特定地方心有牵挂。这差不多是流动和生根最为极端的对比。找到自己心有所属之处的同时,也把世界上其他伟大的地方都隔绝在外了。将同样的道理应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是极为荒谬的,但类似的说法并不鲜见:没尝试过所有的工作,就不能找到最喜欢的那一个;不试婚所有候选伴侣,就不能确定最终和谁结婚。谁能知道换个工作会不会让我们的人生更上一层楼呢?谁又能确定,新的伴侣会比现任能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身处 21 世纪,在一个更倾向于流动而不乐于生根的时代,人们在与其他人,包括配偶和朋友,确立稳定的关系这一点上有着非常大的障碍。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是所谓的纯粹关系(pure relationship),即完全建立于情感之上的关系。
【丹麦】斯文·布林克曼(Svend Brinkmann)
丹麦奥尔堡大学心理学教授,非典型哲学家,罗森凯尔奖获得者。他的研究主要关注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哲学、伦理和方法论议题。
凭借《清醒》成为知名文化批评家。
推荐序 一锅北欧风味儿的反励志/ 喻颖正
导读 清醒地面对快节奏的滚滚红尘/徐英瑾
前言 快节奏的生活
第一章
停止省视内心
直觉
找到自我,还是学会接纳自己?
悖论机
我们该怎么做?
第二章
注重生命中消极的方面
积极主义的暴政
积极心理学
积极的、感激的、会欣赏的领导者
归罪受害者
吹毛求疵
接受生活的给予
我们该怎么做?
第三章
学会说不
何为是的帽子?人们为什么需要它?
在风险社会中怀疑的正义性
我们该怎么做?
第四章
抑制自己的情感
情感文化
情感文化的后果
我们该怎么做?
第五章
解雇你的培训师
生活培训法
培训的危险之处
培训和友谊
我们该怎么做?
第六章
读一本小说
不是励志书,也不是传记
当今最流行的文学体裁
将小说作为一种自我技术
不抱有幻想的文学
我们该怎么做?
第七章
回顾过去
过去对个人的重要性
我们该怎么做?
结语
最后的一些想法
附录
斯多葛主义
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
古罗马的斯多葛学派
致谢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