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会择取将近20个获奖作品, 其内容将会涉及到社区建设、弱势群体、日常生活、交通出行等社会空间调查的各个领域和社会问题, 每类社会调查主题的阐述和技术路线都有异同, 全面覆盖了当前社会调查最新方法和热点, 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一方面可以为全国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城乡村会调查提供教学案例参考,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员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另一方面也能作为与全国兄弟院校开展专业交流学习的参考资料, 并接受相应的批评与指正, 也可作为未来交流的成果与教学成果展示。
整体上来说,社会调查研究教材多集中于社会学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的施教,相关优秀案例的介绍和解析一直较少,特别是对于城乡规划专业而言,有关社会空间调查案例的引介书目愈发稀缺。本书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弥补了这一空缺。
前言
改革开放后的40余年是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双重转型的时期。城市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居民社会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利益诉求多元化带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剧烈变化。城市规划具有公共政策属性,以公平分配城市的空间资源为己任,离不开对社会发展、社会现象、社会矛盾、社会需求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这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2005年设立“城市社会调查”课程的初衷。经过近20年建设,该课程一直秉持武汉在地化实践与社会规划需求相结合的教学态度,形成了紧扣社会现实、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特色,并逐步成为*社会调查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学生课外实践的主干培育课程。
从课程设置上来讲,“城市社会调查”在城乡规划系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完成了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开始进入专项规划设计阶段以及与相关理论课程并行的规划业务提升阶段,处于规划认知的提升时期。城市社会调查课程扮演着起承转合的角色,不仅要完成对城市规划社会属性的认知,而且要培养专业基础研究能力。其教学任务要围绕着规划的实际需求展开:①通过发现及剖析社会问题,回答学科价值取向的问题,聚焦城市社会与空间的关系,建立起规划实践与学科价值之间的认知桥梁,明晰规划专业所肩负的为社会服务的价值目标;②通过社会研究方法的实践,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社会研究中的方法和技术运用到社会空间分析中,并通过访谈交流和沟通协商等工作方法解决城市规划的实际问题;③通过撰写社会调研报告,回答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的问题。贯彻选题设计、田野调查、数据分析、成果制作与汇报表达等教学流程,强化文献综述、分析研究和报告撰写等环节训练,为高年级或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本书所依托的“社会调查实践”课程被湖北省教育厅认定为2022年度湖北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本书收集了2011—2020年“城市社会调查”课程的部分优秀作业,它们分别在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评优、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评优以及WUPENiCity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等活动中获得奖项,共计50项,凝聚着大量老师的辛勤汗水。其中参与课程指导的老师有罗吉、陈征帆、黄亚平、万艳华、朱霞、郭亮、贺慧、刘晓晖、戴菲、李欣延、彭翀、赵丽元、刘合林、王智勇、王宝强、赵守谅、朱继任等。指导老师分别在社会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区域发展研究、战略规划研究以及量化分析上有专长,多元化、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保证了教学中不同领域知识的交融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助力学生探索学科的未知领域。同时,本书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莘莘学子的辛勤劳动成果,感谢他们的超强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城市社会画像。
城乡规划专业博士,国家注册规划师。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湖北省、武汉市城乡规划评审专家;讲授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规设计、城市社会调查、城市社会学等核心主干课程;先后主持参与10余项*省部自科社科项目、市级科技研究项目、校级教改创新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社区规划理论与设计、城市社会规划理论与方法。
此“疫”时 彼亦“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武汉市“公转+民转”社区食物保障体系调研
迎“韧”而解——疫情视角下韧性空间的识别与测度:以武汉市洪山区金地太阳城社区为例
战疫到“递”——疫情前后武汉社区末端物流运输机制对比调研
“疫”路同行——疫情期间武汉社区居民交通出行方式及供给需求调查
爱心房客还是匆匆过客——武汉市江汉区“爱心房客”项目演进过程调研
“B+M”车轨同行——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铁换乘模式调研
自食“骑”力——武汉市光谷中心区外卖骑手现状与矛盾调研
风驰电掣,一路无阻——武汉市BRT及其沿线交通组织调研与优化
“校”口为你开——对武汉洪山区校际公交专线的调研与优化
何处田园在云端——武汉市满春街定制屋顶绿化模式调查与研究
私人定制,不再囧途——武汉定制公交运营现状调查与优化
博博万象,路在何方?——武汉市民间博物馆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江城留舫——武汉轮渡使用现状调研(以“武汉关—中华路”航线为例)
谁主沉浮?——武汉市水域救生条件与防护设施调查
落“叶”根归何处?——对武汉市树葬现状的调查报告
“盲目穿行”不如“走走停停”——武汉市东西湖区“区域的士”调研与优化
零距离:图书馆与市民——武汉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POE调查
未完“城”——武汉市南湖片区“上楼农民”社会适应性调查
当“乔迁之喜”遭遇“出行之难”——武汉市主城区新建小区公交盲点问题调研报告
漂泊的童年——武汉市流动儿童社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