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中国高铁已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彰显了中国技术和中国速度。站在历史的角度、技术的角度、民生的角度,科学立体呈现高铁家族谱系,叙述高铁的社会性过程,纪实中国高铁的变迁,既是对高铁传播的记录,又是展现当代中国交通强国、培养爱国热情的有效方式。
本书将从广义高铁的概念出发,普及高铁的基本知识、概念术语、基本属性和发展历程等,通过一系列精美的图片、真实的数据、生动的视频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解读高铁发展中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疑难困惑。本书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多样,在科普过程中,探索中国高铁的发展密码,介绍我国高速列车CRH、CR家族谱系和技术标准,介绍我国高铁的典型线路,拆解不同类别的高铁,让读者对每类高铁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让高铁从钢轨上、书本中跃然进入读者的脑中、心中。最后,通过视频和场景模拟,与读者一起更深入地了解高铁、有操作感地驾驶高铁,从理论到实践,开启一段驾驶高铁的奇妙之旅,搭建高铁情结、涵养高铁情怀。
本书不少内容基于作者团队所在单位的项目成果,前瞻性、先进性、创新性突出,科普性、科学性强,很好地弘扬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必定能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促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本书受众群体广泛,可作为青少年高铁通识课辅导教材,可作为大众走近高铁的科普读物,可作为高铁爱好者的收藏读本,还可作为儿童手工课绘本道具。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能走近高铁、了解高铁,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自觉投身建设交通强国梦的伟大实践,是一本值得推广的科普书籍。
本书由西南交通大学编写团队共同完成,其中,前言和第1章由沈火明、谭丽编写,第2章由刘晗悦、谭丽编写,第3章由伏芸冬、王蔚编写,第4章由王蔚、唐慧敏编写,第5章由张哲编写,第6章由沈火明、王蔚、张哲编写,全书由沈火明、王蔚、张哲、谭丽统稿。
感谢沈志云院士对本项目前期策划给予的指导并为此书撰写了序言,感谢张卫华教授、金学松教授、邓自刚教授、支锦亦教授为项目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帮助,感谢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组提供了部分视频素材,感谢罗春晓校友为项目组提供了大量的图片素材,感谢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曾露平编辑的扎实工作和辛勤付出。感谢2022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计划的资助。
书稿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编 者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