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著名散文家祝勇的散文选集, 全书分为三辑: 第一辑“人物”收录了《纸上的李白》《月下的李白》等篇目, 再现了李白等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 第二辑“古物”收录了《一座书城》《雨过天青》等篇目, 这一辑以古籍、古瓷等为书写对象, 讲述了文物在流传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第三辑“风物”收录了《等待月亮》《走进深巷》等篇目, 这一辑多从日常生活着笔, 描摹自然景观, 捕捉个体在山水间的自在心灵。
纸上的李白
写诗的理由完全消失
这时我写诗
——顾城
一
很多年中,我都想写李白,写他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
我去了西安,没有遇见李白,也没有看见长安。
长安与我,隔着岁月的荒凉。
岁月篡改了大地上的事物。
我无法确认,他曾经存在。
二
在中国,没有一个诗人像李白的诗句那样,成为每个人生命记忆的一部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国人只要会说话,就会念他的诗,尽管念诗者,未必懂得他埋藏在诗句里的深意。
李白是“全民诗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艺术家”,忧国忧民的杜甫反而得不到这个待遇,善走群众路线的白居易也不是,他们是属于文学界、属于知识分子的,唯有李白,他的粉丝旷古绝今。
李白是唯一,其他都是之一。
他和他以后的时代里,没有报纸杂志,没有电视网络,他的诗,却在每个中国人的耳头心头长驱直入,全凭声音和血肉之躯传递,像传递我们民族的精神密码。中国人与其他东亚人种外观很像,精神世界却有天壤之别,一个重要的边界,是他们的心里没有住着李白。当我们念出李白的诗句时,他们没有反应;他们搞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抬头看见月亮,低头就会想到自己的家乡。所以我同意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话:“(古代的)‘中国’并不是没有边界,只是边界不在地理,而在文化。”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4页。李白的诗,是中国人的精神护照,是中国人天生自带的身份证明。
李白,是我们的遗传基因、血液细胞。
李白的诗,是明月,也是故乡。
没有李白的中国,还能叫中国吗?
三
然而李白,毕竟已经走远,他是作为诗句,而不是作为肉体存在的。他的诗句越是真切,他的肉体就越是模糊。他的存在,表面具象,实际上抽象。即使我站在他的脚印之上,对他,我仍然看不见,摸不着。
谁能证实这个人真的存在过?
不错,新旧唐书,都有李白的传记;南宋梁楷,画过《李白行吟图》——或许因为画家自己天性狂放,常饮酒自乐,人送外号“梁风子”,所以他勾画出的是一个洒脱放达的诗仙形象,把李白疏放不羁的个性、边吟边行的姿态描绘得入木三分。但《旧唐书》是五代后晋刘昫等撰,《新唐书》是北宋欧阳修等撰,梁楷更比李白晚了近五个世纪,相比于今人,他们距李白更近;但与我一样,他们都没见过李白,仅凭这一点,就把他们的时间优势化为无形。
只有那幅字是例外。那幅纸本草书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李白写上去的。关于《上阳台帖》真伪,历来聚讼不一。徐邦达先生认为,此帖时代不早于五代,比较接近北宋,前隔水上瘦金书“唐李太白上阳台”标题一行,为赵佶即位(二十岁)以前所作。参见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见《徐邦达集》第10册,故宫出版社2015年版,第126页。曾收藏此帖的张伯驹先生则断为李白真迹,而宋徽宗题字为伪。张伯驹先生说:“余曾见太白摩崖字,与是帖笔势同。以时代论墨色笔法,非宋人所能拟。《墨缘汇观》断为真迹,或亦有据。按绛帖有太白书,一望而知为伪迹,不如是卷之笔意高古。”参见张伯驹:《烟云过眼》,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73页。它的笔画回转,通过一管毛笔,与李白的身体相连,透过笔势的流转、墨迹的浓淡,我们几乎看得见他的手腕的抖动,听得见他呼吸的节奏。
四
这张纸,只因李白在上面写过字,就不再是一张普通的纸。尽管没有这张纸,就没有李白的字,但没有李白的字,它就是一片垃圾,像大地上的一片枯叶,结局只能是腐烂和消失。那些字,让它的每一寸、每一厘,都变得异常珍贵,先后被宋徽宗、贾似道、乾隆、张伯驹、毛泽东收留、抚摸、注视,最后被毛泽东转给北京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白的书法,是法术,可以点纸成金。
李白的字,到宋代还能找出几张。北宋《墨庄漫录》载,润州苏氏家,就藏有李白《天马歌》真迹,宋徽宗也收藏有李白的两幅行书作品《太华峰》和《乘兴帖》,还有三幅草书作品《岁时文》《咏酒诗》《醉中帖》,对此,《宣和书谱》里有载。到南宋,《乘兴帖》也漂流到贾似道手里。
只是到了如今,李白存世的墨稿,除了《上阳台帖》,全世界找不出第二张。问它值多少钱,那是对它的羞辱,再多的人民币,在它面前也是一堆废纸,丑陋不堪。李白墨迹之少,与他诗歌的传播之广,反差到了极致。但幸亏有这幅字,让我们穿过那些灿烂的诗句,找到了作家本人。好像有了这张纸,李白的存在就有了依据,我们不仅可以与他对视,甚至可以与他交谈。
一张纸,承担起我们对于李白的所有向往。
我不知该谴责时光吝啬,还是该感谢它的慷慨。
终有一张纸,带我们跨过时间的深渊,看见李白。
所以,站在它面前的那一瞬间,我外表镇定,内心狂舞,顷刻间与它坠入爱河。我想,九百年前,当宋徽宗赵佶成为它的拥有者,他心里的感受应该就是我此刻的感受,他附在帖后的跋文可以证明。《上阳台帖》卷后,宋徽宗用他著名的瘦金体写下这样的文字:
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根据宋徽宗的说法,李白的字,“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与他的诗歌一样,“身在世外”,随意中出天趣,气象不输任何一位书法大家,黄庭坚也说“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宋\]黄庭坚:《山谷题跋》,见《山谷题跋校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版。,只不过他诗名太盛,掩盖了他的书法知名度,所以宋徽宗见了这张帖,才发现了自己的无知,原来李白的名声,并不仅仅从诗歌中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