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精准地识别出博杂历史沉淀下富有神韵的经典与故事,以真实而鲜活的生命体验,揭示出蕴藏其中的生命底色与精神本质。这是颇具文人雅趣的小品文,是耐人寻味、一气呵成的体悟与思辨。在这些探寻中,古今共同的生命主题开始彰显,无不提醒着我们,来自遥远先民的智慧与灵感,是我们文化的源泉。
鬼怪也有故事
我在小学临近毕业前,无意中读到干将莫邪的故事。没读明白。文章不长,疑惑不少。剑怎么会有雌雄?亡去就是死了吧,怎么入山行歌?尤其不明白,即自刎,还能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等等。
再次读干将莫邪,是在高中。
一天,我读到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铸剑》,觉得似曾相识,很快想到干将莫邪。重读,文字上已经没有障碍,疑惑也不解自明。但当我读到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赤日夜想着要找楚王报杀父之仇,但楚王梦见了他眉间广尺,不仅高度戒备,而且千金悬赏捉拿。要命的长相,不仅断送他报仇的前程,连正常的生活也没有了,不得不逃进山里。我已经知道亡不是死干脆死了也就算了。深山空无一人,赤悲从中来,长歌当哭。一哭,复仇有了转机。
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搜神记》)
小小年纪,怎么会哭得这么伤心啊?
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要报 仇!听说楚王出千金买你的人头,你把头和剑给我,我帮你杀了他。
太好啦!
话音刚落,赤拔剑自刎,头应声落地。他双手捧着头和剑,立僵。侠客知道他在等什么,说:不负子也。赤立刻像尸体一样倒下了。
文字非常简练,像溪水冲刷过的卵石。赤以命相托,客一诺千金,惊心动魄。明明知道是演绎,却强烈地感觉到,字里行间泣血的真实。
几乎在同时,老师讲了一个鬼故事。
一个少年,连夜赶路去宛市,很不巧,与鬼同行。他不慌不忙,谎称也是鬼。鬼不仅相信了,还把怕人吐唾沫的致命弱点告诉他。他把鬼背到宛市,鬼吓得变成一只羊。他吐唾沫制服了鬼,还卖到 1 500文钱。
居然有这种事!很快,我查到了《宋定伯卖鬼》: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着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搜神记》)
干将莫邪宋定伯卖鬼,出自《搜神记》。上了大学,我找到这部志怪小说集,继而读到董永卖身李寄斩蛇等一系列故事。篇幅不长,但想象奇特,情节曲折,形象生动。故事的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很好看,而且看了不害怕,不像听了、看了有些鬼故事,晚上睡觉不敢关灯。
我想当然地以为,《搜神记》的作者干宝,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大学毕业后,我开设小说讲座,梳理中国小说发展史,才知道,作为小说鼻祖的干宝,首先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
干宝(?336年),字令升,河南新蔡人。宝少勤学,博览书记,以才器召为著作郎。(《晋书·干宝传》)建武元年(317年),王导启奏晋武帝司马睿,国家应该设置史官,请诏令佐著作郎干宝等担当此任。司马睿采纳王导的建议,命干宝领修国史。宣和元年(323年),王导又推荐干宝任司徒右长史,升任散骑常侍,编著《晋纪》。
王导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三朝重臣,官至中书监(相当于宰相);他还是著名书法家,是王羲之的堂伯。如果没有大的真才实学,王导不会看中干宝,更不会屡屡推荐。
干宝不负厚望,著《晋纪》,记载从晋宣帝(司马懿)至晋愍帝(司马邺)前后数几十年历史,共 20卷。进献朝廷,一片叫好: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晋书·干宝传》)
干宝完成《搜神记》后,请刘惔提意见。刘惔夸赞说:卿可谓鬼之董狐。(《晋书·干宝传》)意思是,你真是记载鬼神的好史官。
刘惔是东晋著名清谈家,被视为名士风流之宗,也曾得到过王导的赏识。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著名史官,不畏强暴、秉笔直书,开史学直笔传统先河。孔子赞扬他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左传·宣公二年》)。成语董狐直笔的典故就出于他。能被刘惔比作董狐,足见干宝的才学《搜神记》的成就。
历史重真实,小说偏虚构。一个史学家,当然可以是小说家。但像干宝这样完美结合的,并不多见。他是怎么做到的?
据《晋书·干宝传》记载,干宝父亲的婢女曾经死而再生、哥哥曾经气绝复苏。这两件事,让他深信鬼神的存在。他酷爱阴阳五行占卜,特别注意研究西汉灾异学者京房、夏侯胜等人的传记。于是,他借着修史之便,博采异同,混虚实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然后著书立说,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诬也,说的是鬼神的存在不是虚妄的。
干宝作为良史,真实为根本,却信鬼神,而且列传,不可思议。同时期,他这样的人很多。比如伟大的医学家、化学家兼著名炼丹师葛洪,在专著《肘后方》之外,也著《神仙传》。
人事荒唐,根源在时代荒诞。战乱不断,政权倾轧,民不聊生,生死无常。于是能升天的道教、能轮回的佛教,风行于世,鬼怪因此横行。这就如同饥馑之年,到处都有吃人的传说。大家信以为真,宁信其真,也希望是真如此,精神总还有一个寄托,今生也还有一个过往。
所以,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中说:
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鲁迅先生的意思是说,当时的人就是这么以为,阴阳两道,人鬼并存,所以说鬼事,与记人事没有什么区别。
把鬼怪传奇当史实,把鬼怪当作有故事的人,成为一种风尚,晋朝尤甚,干宝是突出代表。他在《搜神记》序言中自谦,只不过成其微说而已。
微说,不就是小说?
祁 智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江苏省中华诗学理事会副会长
江苏省朗诵协会副会长
江苏省书香江苏形象大使
江苏省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首批名师
江苏省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
江苏省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初中组、高中组)评委
CCTV《跟着书本去旅行》、江苏卫视《我爱古诗词》特约嘉宾
他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长期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化研究。著有《呼吸》《芝麻开门》《小水的除夕》《沿线》《二宝驾到》《反面角色》《羊在天堂》《《除夕的马》《奶牛阿姨》等 50 余部作品。
两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获国家图书奖、冯牧文学奖、青年文学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金陵文学奖
获 2014 年中国好书
获 2016 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他还是一名优秀的出版家。担任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金波、黄蓓佳、秦文君、杨红樱、张之路、沈石溪、周国平、毕淑敏、汤素兰、殷健灵重要作品的责任编辑,参与出版的作品获国家大奖18次。并长期致力于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提升,是写作课及人文素养讲座的常邀讲师。
目 录
1遥远时代的百科全书 1
2天将以夫子为木铎11
3麦秀黍离之悲 21
4原始的生命歌唱31
5把日子过成岁月41
6华夏大地的创世记53
7历史的一种真实65
8传说在风中飞扬75
9鬼怪也有故事87
10生与死之间97
11悲歌向天109
12以时间为证119
13晦暗背景上的星火129
14得时无怠139
15咏而归149
16永远的永和九年159
17无『别』不骚客 169
18陌上的罗敷 181
19北方有佳人 193
20一个人的战争 203
21一种不老的方式 215
22另一种活法 225
23怎么也不为『过』 235
24不问苍生问鬼神 245
25怎一个愁字了得 255
26但记几行陈迹 265
27字里行间的风景 275
28时代的强音 285
29唇边的朝代 295
30江南的馈赠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