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要的东西,那个东西就会摆在他的眼前。什么金鱼、画报、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他和同学下象棋,想吃掉对方的某一只棋子,那只棋子会倏地飞进他的嘴里。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为班里做一个起重机模型,这个模型即刻在教室里出现。可当模型倒坍后,大家要求他重新安装起来时,他却手足无措,当众出丑。考算术时,他望着考卷发愣,可别人完成的考卷与他的空白考卷却在不知不觉中互相对换,此事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使他羞得无地自容。王葆有了宝葫芦,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和欢乐,反而增添了不少麻烦和苦恼。他逐渐认识到宝葫芦不是好东西,便主动向同学们揭露了宝葫芦的秘密,并毅然表示与这个“宝贝”决绝。他使劲地把宝葫芦一扔,轰然一响,宝葫芦炸成碎片。王葆惊醒,原是南柯一梦……
作者张天翼出生于1906年,在1985年去世,而这如今看来依旧具有教育意义的《宝葫芦的秘密》已经诞生半个世纪了。关于王葆,关于宝葫芦,是好几代中国人的记忆。
《宝葫芦的秘密》不仅正像其他的童话作品一样,具备着作为童话体裁所应有的特点;另外一个特色是它更加能够体现儿童心灵的深处,也就更加能够发挥教育的作用”。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
的心灵史、精神成长史。
在资讯高度发达、网络和
移动终端普及的今天,中
小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阅
读,如何让自己的精神世
界更丰盈饱满,而不被繁
重的课业搞得很焦虑,不
被游戏、娱乐资讯等占用
宝贵的时间,搞得身心疲
惫,甚至偏离正常的生活
轨道。这是摆在教育者、
家长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
题,解决之道便是读好书
。
经典阅读在人的成长过
程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
不过分,前人有关这方面
的论述很多,最知名的是
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
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
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
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中
国论读书的名言也很多,
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论语》),“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张元济),等等,不胜枚
举。
*****语文教材在
每个单元后都向中小学生
推荐了阅读书目。2020年
4月22日,教育部在世界读
书日这一天又发布了“中小
学生阅读指导书目”。这些
人类文化史上的经典是很
多专家根据中小学生的身
心特点而建构的知识体系
,孩子们阅读这些经典作
品后会受益终身。
中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
基础教育阅读工程”丛书立
意高远,收入了教育部发
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
目录(2020年版)》中的
很多经典著作,它是中译
出版社多年积淀的宝贵精
神财富。据我所知,中译
出版社是一家以中外语言
学习和中外文化交流为出
版特色的出版社,数十年
如一El,出版了大量国内
外文学名著、社会科学经
典著作、科普名作、名人
传记等,是一家讲究出版
品位的出版社。基于对出
版社和这些作品的信任,
我向广大中小学生推荐这
套书。
是为序。
曹文轩
2020年12月
张天翼,原名张元定,号一之。1906年9月26日生于南京,祖籍湖南湘乡。1951年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1953年至1960年先后被选为一至四届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1954年后,为一至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3年任《人民文学》编委;1957年年底,任《人民文学》主编;1963年任《儿童文学》主编;1979年初,任《人民文学》编委。同年,当选为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0年8月,增补为第五届政协委员。
1950年5月后,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从1951年至1956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小说《去看电影》《罗文应的故事》《他们和我们》,童话《不动脑筋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部编版*经典书系》,剧本《蓉生在家里》《大灰狼》等。其中《罗文应的故事》于1954年荣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于1980年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王葆初遇宝葫芦
宝葫芦带来的快乐和烦恼
王葆的自我觉醒过程
梦醒了,王葆终于找回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