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由乡村社区演化为旅游地,是传统村落产品输出上的根本性创新。然而,旅游活动带来的建设性破坏与过度商业化,使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社区变迁和重构问题;在旅游地变迁和重构趋势下如何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保持,是关系到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能否活态传承的重大课题。
《网络嵌入、社区重构与传统村落旅游创新演化研究》认为,网络嵌入下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在旅游参与中,通过自学习能够推动社区旅游创新演化,社区旅游创新演化则能够激活传统村落要素,并在社区重构中发挥纠偏作用,从而实现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在新经济社会学视野下,该书围绕网络嵌入、社区重构与传统村落旅游创新演化的逻辑关系展开了研究。
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经历了由点到面、由物质文化静态留存到非物质文化活态保持的变迁过程,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旅游开发是传统村落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也是传统村落活态保持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建设性破坏与过度商业化,传统村落面临旅游影响下严峻的社区变迁和重构问题;在旅游地变迁和重构趋势下如何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传承与保持,是关系到旅游影响下中国传统农耕文化遗产能否传承的重大课题。基于传统村落突出的社区变迁与重构现实,本书认为,传统村落活态传承与保持必须建立在传统村落社区原有生活空间延续的基础上。因而本书引入新经济社会学理论,并以网络嵌入理论为基石,整合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与服务创新理论,围绕网络嵌入、社区重构与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旅游创新演化的逻辑关系展开研究;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情况,从实地调研的34个传统村落中选择湖南张谷英村、安徽宏村以及江西天宝古村和贾家古村4个村落作为案例地,采用访谈法、问卷法、文献分析和实地观察相结合法、案例比较法、扎根理论方法、网络分析法、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建模,从而对网络嵌入、社区重构与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旅游创新演化的逻辑关系有了较清晰的把握.对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活态传承与保持问题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本书首先对传统村落社区旅游组织现象进行了案例比较,发现网络嵌入下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具有自组织演化机制,社区自适应和自学习是传统村落旅游地自组织演化机制产生的资源基础,是传统村落旅游地非物质文化活态传承和保持的前提条件。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具有多重网络嵌入性,多重网络嵌入下传统村落旅游地制度信任机制的存在,推动基于契约的工具性信任向基于人际关系的真实信任转变,并使特殊信任向普遍信任发展。信任机制的变迁为网络嵌入下传统村落旅游地的自组织演化奠定了真实信任和普遍信任基础。但是,当社区现实生活空间与村落原生物理空间相互分离时,社区难以形成自学习机制,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网络的自组织演化将处于停滞状态。
当传统村落的社区现实生活空间与传统村落原生物理空间相对统一时,社区旅游参与成为传统村落的必然选择。网络嵌入下的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通过自学习,在社区旅游参与下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推动社区旅游创新及旅游创新演化。因此,本书紧接着围绕社区自学习的表现及其影响,从自我中心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网络嵌入下传统村落旅游地的社区知识获取、社区旅游创新及社区旅游创新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有如下发现:
(1)关于网络嵌入下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知识获取机制,发现结构嵌入对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参与者的知识获取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大小取决于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参与者的网络整体特性;相对来说,在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参与下,建立在互惠预期与信任基础上的关系嵌入比结构嵌入更重要;结构嵌入对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参与者的知识获取产生的影响,部分需要通过关系嵌入及其维度的中介作用实现。
(2)关于关系嵌入及其维度对资源约束下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创新意愿的影响机制,发现关系嵌入对资源约束下的传统村落社区旅游的创新意愿影响明显。在关系嵌入各维度中,社区嵌入是资源约束下传统村落社区旅游的创新意愿产生与提高的最重要推动因素,且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双重作用机制。政治嵌入对资源约束下传统村落社区旅游的创新意愿有显著间接作用,表明地方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经营规制不会阻碍社区旅游创新意愿的形成。行业嵌入对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参与者的知识获取和创新意愿的影响虽然不显著,但行业嵌入能够降低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参与家庭获取日常旅游经营信息的成本,行业嵌入的意义不可否认。
(3)关于网络嵌入下认知重构与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创新演化及其形成机制,从案例地来看,其旅游创新演化的早期以旅游服务创新为主导,后期以旅游体验创新为主导。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旅游创新演化与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参与者的认知重构密切相关。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参与者的认知可区分为家庭责任认知维、村落价值认知维、创新能力认知维和创新意愿认知维。在社区自学习和网络嵌入机制下,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参与者的四维认知将会处于不断调整和重构演进中。认知重构引导家庭责任感上升以及村落价值认知觉醒,可以使社区参与旅游创业创新主体多元化、旅游创新类型多样化。认知重构还促使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参与者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显著提升,并通过路径创造推动社区旅游创新演化。
除了自我中心社会网络分析外,本书还基于整体网络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的咨询网络结构,并基于微观权力观和社区社会网子群结构探究了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社会网运行机制。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存在大量的小圈子,社区社会网权力呈金字塔形权力分异格局。少数成员家庭因拥有丰富的助人经历、大量的能力展现机会与高品质的业余爱好,成为社区权力分异金字塔形结构的顶端家庭,并通过子群渗透对社区社会网演化产生影响。研究还显示,旅游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成员能力展现的重要平台,也是社区社会网权力分异体现的重要平台;社区旅游参与及社区旅游创新在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演化中的影响日益明显。
最后,本书将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重构放在网络嵌入与旅游创新演化视角下,进行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研究表明,在网络嵌入下,形成自学习机制的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通过社区认知重构与社区权力分异,驱动旅游创新演化,并引发社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变迁与重构。社区重构具体表现为:传统村落的个别要素或传统村落整体可能被活化,社区契约意识增强,景观空间重构,生计方式结构重构,法制意识、共同体意识与公共意识得到培育,村落本地文化认知和旅游经营秩序得以重构,社区共有价值体系逐渐生成,社会资本更加丰富,最终能够通过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势的建立重塑旅游形象。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旅游创新具有纠错功能,社区旅游创新演化轨道一旦形成,将主导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演化方向,左右传统村落旅游地社区变迁与社区重构趋势。案例分析表明,生活居住功能的激活与活化能够提升社区凝聚力,并为传统村落要素活化提供空间场所与文化环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格局。
李文兵 男,1967年生,汉族,湖南浏阳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专家,湖南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村落旅游、旅游者行为、旅游创新管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出版专著2部。在《地理研究》《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系统工程》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研究价值
1.5 案例地选择与案例地概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新经济社会学
2.2 社会交换理论
2.3 服务创新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嵌入视角下传统村落旅游自组织演化
3.1 社会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
3.2 传统村落旅游地网络嵌入机制
3.3 网络嵌入下传统村落旅游地的自组织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