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第一编、第二编的方式将研究内容进行严格的划分。
第一编包括全书的第一章至第四章,讲述了181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时间段内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的发展历史,共分为四个阶段,即文学期刊的萌芽期、文学期刊的发展期、文学期刊的繁荣期以及文学期刊的艰难期。
第二编则选取了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发展史上比较有典型代表性的文学期刊——《新青年》、鲁迅文学期刊、《小说月报》、创造社期刊以及《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等,并与文学史实相结合,紧紧围绕丰富、多元的期刊史料,层层拨开现代文学期刊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关系迷雾,在拓宽文学研究范围的同时,重新激发现代文学发展的生机和动力。
本书采用现代文学史的视角,以梳理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不同时期发展为旨归,不空谈理论,而是介绍了民族觉醒年代文人志士为民族存亡上下求索的历程,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风骨。
张新民,男,河南汝南县人,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博士,教授,省曾先后在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及学报编辑部、新乡学院学报编辑部及文化与信息传播研究所任职,现任职于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期刊研究。主持或参与***、省级等各级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各种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
第一编 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史话
第一章 1818年—戊戌变法前:现代文学期刊的萌芽期
第一节 中国早期文学期刊荟萃
第二节 在华传教士的期刊扩张
第三节 现代白话期刊不断涌现
第四节 教育、戏剧类杂志新兴
第二章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现代文学期刊的发展期
第一节 鼓吹民族民主革命期刊群
第二节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期刊群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文学期刊群
第三章 五四运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文学期刊的繁荣期
第一节 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期刊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创立初的期刊
第三节 进步文学和时事政治期刊
第四节 胡适及其期刊的编辑活动
第五节 国民党的出版审查与期刊领域的抗争
第四章 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现代文学期刊的艰难期
第一节 左翼文坛与抗日救亡文学的兴起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各地为民族新中国成立而呼号的期刊
第三节 在夹缝中挣扎的根据地期刊
第四节 各沦陷区期刊在逆境中砥砺前行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区期刊的绽放
第六节 国统区的呐喊:国统区红色期刊
第七节 全面抗战时期与新中国成立战争时期报刊的特点
第二编 各时期典型现代文学期刊及其影响
第五章 《新青年》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一节 《新青年》与文学革命
第二节 《新青年》与白话文运动
第三节 《新青年》与思想启蒙及新文学场的构建
第六章 鲁迅文学期刊及其影响
第一节 鲁迅文学思想及主要期刊活动
第二节 鲁迅文学期刊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鲁迅文学期刊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第七章 《小说月报》期刊及其影响
第一节 《小说月报》的外部文化环境
第二节 《小说月报》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小说月报》与文学的现代转型
第八章 创造社期刊及其影响
第一节 创造社期刊产生的相关背景
第二节 创造社期刊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创造社期刊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第九章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及其影响
第一节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产生的相关背景
第二节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