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你的耳朵跟我走》继承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光荣传统,关注当下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形式表现孩子们成长当中遇到的问题,赞扬勇敢、勤劳、智慧、乐观等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通过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阐述,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并助力孩子成长。
《带上你的耳朵跟我走》的作者坚持正导向、正能量的创作思想,继承传统,以古代文学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许多鲜活生动的文学形象,他们或坚韧顽强、或积极乐观,或天真善良,或聪明灵动……这正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优秀品质。
自然流淌
一个体育特长,两个艺术爱好,再加一个读书习惯,这就是我们培养孩子的“1+2+1”模式。家里面最多的是书:除了书房之外,客厅、卧室、阳台都有大小不一的书架。书不少,摆放很随意,专著、教材、童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参差错落,毫无章法。某一日忽然想起什么书,就到各个书架上去转悠,边走边看,找到了开心得顾不上坐,立在书架边就开始翻看,就像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突然遇到久违的好朋友一样。
读书会成为习惯,也能上瘾。书读多了,好奇心就强,好奇心强,孩子们的问题就多:你们小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鹦鹉为什么会像人一样说话?有没有一种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陆地上跑,还能在海里游的动物?一开始是解释,接着是假设,然后是想象,到后来就变成有头有尾的故事:
这是春天一个晴朗的午后,在一个篱笆园里,一群毛茸茸的小鸡正在母鸡的呵护下睡午觉。篱笆墙边,一只大黄狗卧在地上,大黄狗的旁边是一个八九岁的男孩。他也坐在地上,手里拿着一根细细的长长的竹竿不停地晃动着,竹竿头上还绑着一根红布条。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这是用来吓唬老鹰的。
故事里的事,是我小时候的生活,添加点情节,反映一个主题。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故事产生的第一种情形。
不读书的时候,比如散步时,孩子们还要听故事:“老爸,讲个故事
呗!”
“好吧,今天就讲一个《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打住!那是《伊索寓言》里的故事。”
“那好吧,换一个。讲《渔夫、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哎呀!那是《一千零一夜》嘛!”
尴尬了!于是只好临时乱编一个:
板凳宽,扁担长,扁担绑到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到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到板凳上……
院子里,老扁担和老板凳兄弟俩听着孩子们说绕口令,不禁感慨地流下了眼泪。
……
这是故事产生的第二种情形。
但是,故事常常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讲着讲着,孩子们就开始提意见或者抗议。《扁担哥和板凳弟》的故事最初的结尾是这样的:
扁担哥说:“看来,今天就是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天,再见了板凳弟!谢谢你这么多年和我一起聊天,要不然该多么寂寞啊!”
“再见了,扁担哥!咱们炉膛里再见!”板凳弟说。
“哧啦哧啦”的锯子声响起来,“咔嚓咔嚓”的斧头声响起来,只一会儿的工夫,板凳和扁担就变成了一堆劈柴。灶膛里是熊熊的红色的火焰,板凳弟和扁担哥手挽着手,跳了进去,很快也变成了红色的火焰。
“不行!太悲惨了!我想要个美好的结局!”儿子绮韵的眼泪都要落下来了。
“那应该怎么办?”我问他。
他想了想说:“还是让时间倒流吧,我不想让它们死……”
于是,最后的结尾就变成了这样:
墙上的钟表听到了这个悲惨的故事,它很伤心,所以当板凳弟和扁担哥将要跳入炉膛的时候,它的时针往回多转了几圈,于是故事最后的结尾是这样的:
老主人拿着锯子和斧头来到板凳弟面前,“哧啦哧啦”的声音响了起来,不一会儿,板凳弟瘸腿的地方被锯掉了。然后主人又拿来凿子,重新凿了两个洞,为板凳弟安装了两个新腿,长板凳变成了短板凳。小主人很好奇,迫不及待地骑上去,像骑马一样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紧接着,老主人又来到扁担哥身边,他打量了一下,然后锯子“哧啦哧啦”“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斧头“咔嚓咔嚓”的声音也响了
起来。过了一会儿,扁担快要断裂的一端被锯掉了,它变成了一个龙头拐杖。老主人拿在手里试了试——嗯,非常满意!
太阳快要下山了,鸟儿们回到搭在白杨树上的窝里,开心地注视着拄着拐杖的老人。而老人呢,看着孙子骑着板凳跑来跑去,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故事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讲了下来。
2020年开局不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爆发,南阳市区实行人不出门,车不上路’’的防控政策。每户发一张通行卡,每三天可以派一个人到超市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所以,自大年初一上午弟弟家、表弟家和我家三家举行完第三届家庭诗词大会至今,孩子们没有下过楼。我们也只是因为买菜,不得已才出过两次门。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没有了节日例行的走亲访友,没有了兄弟姐妹的推杯换盏,生活固然少了一些乐趣,但是关门闭户,拥被而坐,喝喝茶,读读书,也一样惬意无比。
再就是把之前讲过的故事一个个地整理出来,淘洗掉那些不甚满意的,再添加一些新的上来,慢慢就成了这本书。
我把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当作酵母,把亲身感悟、体会和思考结合起来,再通过想象找到一些能够替我说话的鸟兽虫鱼、神仙鬼怪甚至桌椅板凳,这样就成了可以入口的精神食粮。至于口味如何,得由读者朋友们说了算。
《一切都是好的》中阿苗父子的原型就是我的父亲和我们兄弟姐妹。父母生逢乱世,养育我们兄弟姐妹七人,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但是他们始终乐观积极,让我们在贫寒的生活里始终充满自信的阳光。四十多年来,虽然经历过人生的种种挫折,但是我和父亲一样从不气馁,从不抱怨,从不懈怠。一棵树、一丛草、一朵花想要挺拔、碧绿、鲜艳,都要经历风雨的洗礼,人生也是一样,我也想把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够面对挫折沉得住气,吃得了苦,受得了罪,努力奋斗,然后静待花开。起于偶然,成于自然,这样最好。
李民,四川大学文学硕士,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教师,西南石油大学本科评估与督导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写作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文学艺术专家库专家,四川省青少年法制教育专家。出版个人诗集《冷空气》,编著《现代应用文写作》《当代应用文写作》《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英语》《大学语文》等作品。
1.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2.一切都是好的
3.勇敢的小猎豹
4.一头自命不凡的猪
5.气肚儿
6.众生之王
7.瞪羚秃尾巴
8.小猴子学艺
9.麻雀和燕子
10.狗眼
11.小乌鸦
12.小鱼鹰学捕鱼
13.画匠与山神
14.甲虫与白杨树
15.怪病
16.隐形帽
17.张大胆和李胆大
18.扁担哥和板凳弟
19.打虎棒
20.变形历险记
21.牛牛的园子
22.小猴子的苹果树
23.小鲤鱼拜师
24.大公鸡和大白鹅
25.瞌睡虫
26.热心肠的老山羊
27.寻找胆量
28.倒霉的鸭子
29.半斤九两
30.土孩子
31.孤独的钓鱼人
32.一棵小桃树
33.苹果和尚
34.精明的骡子
35.三个芝麻饼
36.猴子称王
37.“四害”的聚会
38.河边的小构树
39.金子与斧子
40.行走的鲨鱼
41.聪明的放牛娃
42.宽恕
43.老天爷说了算
44.田鼠小灰灰
45.好斗的翼龙
46.一块泥土
47.追鹰男孩
48.狮王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