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衣这个行当里,筱燕秋觉得她不是在演嫦娥,而她自己就是嫦娥。二十年前,为了抢到嫦娥这个角色,她抄起一杯热水泼在了授业先辈李雪芬脸上。这一杯妒火滚烫的热水浇灭了筱燕秋的青衣远梦,她不得不离开剧团,执教戏曲学校。离开了舞台,她的生活恰如嫦娥一般,只剩下了无趣味的重复和死寂冰冷的敷衍。
二十年后,剧团凋敝,青衣没落,饭桌上,烟厂老板的资金进驻,让剧团重新看到了希望,也让筱燕秋看到了找回嫦娥的机会。二十年等待和磨折的累积,让筱燕秋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找回当年的青衣风韵,而她一手调教出来的徒弟春来,大有她所不及的嫦娥神采。几经挣扎,俨然绝望的筱燕秋决定让春来替自己重寻嫦娥之梦。可大幕开启,她明白,这世上的嫦娥只有一个,那就是筱燕秋,也只能是筱燕秋,她不惜生命也要重上舞台……
在近三十年的创作中,毕飞宇不以高产著称,但他的每一部作品从创作伊始,就被赋予了坚实的质地,都折射出毕飞宇文字的一个独特品质,那就是他始终如一的对于知识分子立场的坚持和维护。他的文字始终关注人,关注人和他所处的社会的关系,关注人的疼痛,关注这个社会的病痛,这个几乎可以说从五四以来的一个经典命题,毕飞宇在他的创作中,给予了新时期的承担和回应。这正是毕飞宇创作可以一直保持较高水准的原点所在,也是他赢得广泛而经久的尊重和热爱的内因。他的作品值得大家经久阅读。
毕飞宇,出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南京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2003),《毕飞宇作品集》七卷(2009),《毕飞宇作品集》九卷(2015),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散文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写满字的空间》;文学讲稿《小说课》;文学对话录《小说生活毕飞宇、张莉对话录》。《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Three Sisters》(《玉米》《玉秀》《玉秧》)获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7年获法国文化部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在海外发行。
目录
生活边缘
家里乱了
好的故事
哥俩好
林红的假日
睁大眼睛睡觉
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