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但如何取得更好的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情绪管理,是接受教育者把控自身情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自己良性情绪,审视受教育者情绪街区,对良性情绪充分挖掘运用,对不良情绪进行调节和转换,建立沟通桥梁,运用最佳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情绪伴随人的一生,同样伴随大学生的成长。本书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情绪特点,把握情绪规律,掌控情绪对接点,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本书可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师以及在校大学生等阅读参考。
目录1情绪概述1.1情绪认知1.1.1情绪及其表现1.1.2大学生活适应期的情绪调节1.2情绪体验与表达1.2.1体验情绪1.2.2情绪的表达及情绪管理2大学生的情绪2.1培育积极情绪2.2调节消极情绪2.3规避非理性情绪2.4大学生情绪与自我认知3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情绪的引导作用3.1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绪3.1.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情绪的把握3.1.2避开情绪误区3.2把握情绪管理与引导的最佳时机3.2.1情绪周期的界点分析3.2.2情绪周期的界点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4大学生的情绪管理4.1情绪管理及其原则4.1.1本能的情绪管理4.1.2情绪管理的原则4.2管理情绪的方法与手段4.2.1以目标为导向——做情绪管理舵手4.2.2乐观——充满自信的情绪管理良药4.2.3换位思考——乐观向上的情绪助推器4.3情绪转换4.3.1发散思维的情绪转换方式4.3.2以创造快乐为手段营造高昂情绪期5情绪调控与转换5.1情绪调控5.1.1情绪的自我管理5.1.2情绪表达与发散5.1.3情绪控制与调节5.2情绪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5.2.1不良情绪的适时适度宣泄5.2.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情绪的把控与疏导6基于情绪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6.1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情绪6.1.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情绪与管理6.1.2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情绪期选择6.2情绪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示范6.2.1以失败积累的成功——“逆境大学”的收获6.2.2逆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6.2.3逆境中崛起的典范6.3充分发挥情绪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效能6.3.1基于疫情的大学生情绪与思想政治教育6.3.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情绪主导的引路人7大学生活中的情商培育后记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