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李素伯纪念文集(纪念李素伯先生的重大成果,研究李素伯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李素伯纪念文集》全面系统收集了关于李素伯的各种研究性文章和纪念回忆类作品,以丰富的资料完整展示了李素伯的创作成就,具有资料参考研究价值。作品的部分侧重对李素伯文学创作的研究,第二部分侧重对李素伯品格形象的介绍,第三部分收录赠诗祭诗。所列文章的排列,基本上按刊发时间(已发表)或创作时间(未发表)的先后为序。 《李素伯纪念文集》是李素伯的侄子李克东、侄女李品廉两人三十多年劳动整理的结晶,是纪念李素伯先生的重点成果,也是研究李素伯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李素伯纪念文集》是李素伯的侄子李克东、侄女李品廉两人三十多年劳动整理的结晶,是纪念李素伯先生的重大成果,是研究李素伯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序 徐乃为 物华天宝,是因某地之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而对皇天馈赠的慨叹;人杰地灵,则是因某人之天赋异禀、成就卓特而对后土赐予的感颂。我启东,江海之一隅,历史其一瞬;其土,本属江渚海洲中连接的斥卤不毛之地;其人,多为天灾兵燹中奔逐的逃难垦荒之众。物本不足为奇,人亦鲜见有异。因此,人们说启东之景物,难说其物华天宝;说启东之人物,难说其人杰地灵。 然而,当仔细读完《李素伯文集》以及《李素伯纪念文集》之后,却情不自禁地迸出人杰地灵一词。 李素伯(19081937)先生出生在启东长江边的西南部小镇,本寒素之家,且极为坎坷: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少年时期即颠沛流离,寄身于亲戚之家,勉强完成师范学业,此真人生之不幸。而李素伯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贫弱、愚昧、腐朽、没落而东西方先进文化窥伺浸淫之际,或谓旧世界之瓦解而新秩序之重建之期,却是个奔腾激荡而天翻地覆的时代。因得时代之冲刷,社会之磨砺;其历国破家亡,经尘难世险;负笈求学,质疑问难;撰文研学,结社编刊,以致迅速成才。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因使其文如萃拔,学似星耀,因此而成为江海大地的文化名人,此又其人生之大幸了。 关于李素伯的名声地位,这里有一组有趣的类比。南通有中国近代城之誉,与之相应的,则是人才辈出。从晚清到民国,按其被先后称述之序,有四代通州四才子之说:代在晚清,是为张謇、范伯子、朱铭盘、顾延卿,姑且称之老四才子;第二代在晚清则已渐露头角,民初尽显才华的徐益修、曹文麟、顾贶予、顾怡生,此四人恰都是李素伯的老师,故称之中四才子;第三代则是民国时期在南通求学而砥砺成长的,则是李素伯、吴天石、黄稚松、史友兰,曾被称为小四才子;还有一组则蜚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是顾民元、俞铭璜(如皋)、吴天石、李俊民……被称为苏北四才子。此苏北四才子其实是与小四才子并行交叉的一辈,而吴天石恰是骑跨两组的人,表明两组才子的相关与相似。 张謇早先虽被称通州的四才子,却是晚清状元,因此后来升级为晚清四才子,其他三位是缪荃孙、王壬秋、赵尔巽,都是当时学坛巨擘,闻之如雷贯耳之人。张謇通州组范伯子,也是大才清诗坛的流派即是同光诗派,范伯子与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张謇等同为这一诗派之翘楚;而朱铭盘、顾延卿,张謇一向视为同道,在《挽顾延卿锡爵》中写道:昔年乡里推同辈,周(海门籍著名学者周家禄)顾朱张范五人。旗鼓颜行差少长,风云旅食各冬春。至于中四才子,稍举例一说,徐益修(18771953)就是闻名遐迩的大学者,长期担任之江大学、无锡国专的教授,著述达三十七种一百二十万字,与学坛巨匠丁福保齐名;而著名学者魏建功、陆侃如、陈从周、蒋礼鸿等为其入室弟子,在学术界享有盛誉。顾怡生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其七十岁时,郭沫若曾专门赋诗:成人兰桂腾重馥,淑世琴书仰正宗。 后一组四才子,俞铭璜曾是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后还曾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全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吴天石是文革前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李俊民(19051993)是著名作家,是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顾民元是革命烈士。 回头说李素伯一组,李能居其首,吴天石既骑跨两组,则李素伯的地位可知。 其各组之成才,自有特殊条件:张謇之成为状元,与他的转益多师,拜遍天下名师是有相当关系的。仅江宁一地,拜中山书院李小湖、惜阴书院薛雨浓、凤池书院张裕钊等一代学者;还曾拜在沈葆桢、夏同善、林天龄、翁同龢、盛昱等高官门下。而徐益修等四人,又多在当时江苏学政衙门直属的南菁书院学习;俞铭璜、吴天石四人曾于无锡国专深造。而李素伯没有这样的条件,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只在南通师范读书。而且,他的主业是师范学校的教师。他的创作生涯与学术研究是在业余时候完成的,这与徐益修等专业学者又有很大区别,这就全凭天赋与勤勉了。 而更重要的是,李素伯不到三十岁而英年早逝,却有小四才子之首的声誉,若天假以年,能寿终正寝,其可限量乎? 李素伯是作家,是学者,是教师,其一身而三任,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李素伯的成就是关于小品文的学术研究与创作,正是这一点,奠定他在中国现代的学术史与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艺散文(即小品文),虽然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为文学的四大体裁,但是关于小品文的学术认知与理论研究,是落后于其他三种体裁的。新文化运动中的旗手作家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等虽然是散文创作的高手,对散文研究却只做了些零星的感悟性述说,他们的散文理论研究并未有意识地去形成体系。直至20世纪30年代初,李素伯撰写《小品文研究》,才使我国新文学研究中,有了本系统的较为深入的文艺散文研究的理论著作,具有开山的意义。 他在概括小品文特质时,强调了自我表现为作品的生命;作者个性,人格的表现,尤为小品文必要的条件,这些话,是极切中肯綮的,至今读来,犹觉振聋发聩。 他对在五四以来的小品文作家与作品作了分类分序介绍,上编部分分为章节叙述的次序是:周作人、鲁迅;朱自清、俞平伯;徐志摩、落华生;冰心、绿漪、陈学昭。下编的不分章节,分别依次排列介绍,他们是:叶绍钧,郭沫若,钟敬文,王世颖,徐蔚南,孙福熙,郑振铎,丰子恺,缪崇群。 显然,李素伯的阅读非常广泛细致,研究非常深入,因此,评鉴亦非常到位,即令从今天的眼光看来,其排序是符合创作实际的。 李素伯还分出一编,专谈怎样做小品文,分作者的修养与准备与做法上的要点两章,章四节,第二章六节。既是对当时散文名家创作方法研究的概括提升,也是对自己创作的体味梳理,不仅切合实际,也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李素伯在散文研究中的地位,范培松先生是这样说的: 在五四之后,中国散文理论研究逐渐形成三大派别,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说散文理论批评,二是以鲁迅为代表的社会学散文理论批评,三是以朱自清、李素伯为代表的文本说散文理论批评。文本说散文理论批评特点是以散文史论、创作论和作家论的三合一的全方位研究,标志性成果就是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 范培松《李素伯文集·序言》 范先生是研究中国散文的学者,这是他纵横比较而得出的结论。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认知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散文史,研究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创作,李素伯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代学者。 有这样的理论指导,有这样的细心体悟,因此,他的创作自然就不同寻常。他的小品文,贴近生活,清新畅达,娓娓动人。他的《苦荼草》系列,使我们看见了当时那类知识分子的生活,甚至会浮现出他们形貌与内心。而其《夏之乐曲三章》《春的旅人》《秋树》,在当时就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实际上,李素伯对诗歌也曾做过专门研究,一篇叫作《中国诗人与自然》,大致是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另一篇《漫谈新诗》,则是对新诗的研究。 《中国诗人与自然》这篇文章,是专题论文。其实,中国的古人,对诗歌的情与境意与境志与境理与境等都有深入的体悟与述说,唯独对发生情、意、志、理的主体的人,关切不多。因此,作者就人这一主体与自然的关系,作了观察与思考。文中涉及自然与自然美;涉及人与自然关系,涉及人类社会中自然的种种属性,或者说人在自然中的观照,等等。论文从《诗经》到唐宋诗歌中的客观自然都作了分析。说到《诗经》中的比兴之象,说到《楚辞》中对自然的神化,说到汉魏时期人的真性情在自然中的流露,说到晋宋对大自然的歌颂等等,说到真隐逸,也说到诗人身在山林,心萦魏阙的寄慨,也说到终南捷径。还对早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谢灵运都做了分析。 在《漫谈新诗》这篇文章中,对诞生不久的新诗体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涉及了作者、涉及了形式、涉及了韵律。 作为理论文章,这两篇似乎有急就章之嫌,然而,在他留下的古典诗歌与新诗中,还是看出了诗人的高卓与无尽的才华。他似乎信手拈来,倚马可待;诗思如风生水起,涌流不绝。有一题谓之《柳絮》的七律,旁人看来,题目是那么的具体狭窄,然而他竟然一气写下八首之多!从不同视角,有各自旨趣,不见重复,不觉空泛,令人称奇。今随手另引几首 过旧送别处 柳碧伤心树,桃红无赖春。 空余旧年色,不见旧年人。 第三句平平仄平仄,是合理变格。 这首短诗,似乎让人们领略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境,柳桃宛在,旧景依然,人却杳如黄鹤。 登三元桥远眺感而赋此 秋来城郭气萧条,郭外长江接海遥。 山外夕阳鸦点点,水边寒荻雁萧萧。 西来淮水浮屠影,东去风帆落叶飘。 谁识天涯游子意,乡思今夜梦魂劳。 看来,诗人对人与自然有深切之感,把自己融进自然景物之中:秋天、城郭、长江、淮水、远海、文峰塔(浮屠)、风帆。这些景物,空疏中旷远,温婉中凄清。颔联中化用隋炀帝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刘禹锡故垒萧萧芦荻秋等典故,不着影迹。后极为自然地融进作为游子的诗人的乡关之思中。 当然,较多诗句表达出诗人的家国情怀而有时代气息:落尽书生忧国泪,中原大事费商量(《触目》);幽思壮志谁堪诉,独立斜阳意渺然(《秋日杂感》);尚能容我天还大,不可言人事莫为(《言怀》);斡旋天地无来者,排击风霜有此身(《乙丑重九后四日十八初度感赋》),从中看出愤世嫉俗而欲一试身手的青年志士的形象。 读李素伯的新诗,犹能触摸到郭沫若、闻一多等人创导的狂飙突进时代的余绪。有韵有律是李素伯新诗的显著特征,说明着他是带着旧时代的影迹而来。其中《春之夜》四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每节一韵,显然受了闻一多新格律诗的影响而作的实践。 作为文人的李素伯,他的涉及是宽泛的,才华是全面的。 他的文言小品,题材多样,形式活泼;骈散自如,典实熨帖。抒发情愫的真挚,驾驭文字的娴熟,在他那个时代,他那种类型中,是出类拔萃的,是难以企及的。即使是几句的铭文,亦充盈理趣: 镇纸铭 纸之卷,犹可直也; 心之过,不可涤也。 非识之博而思之锐者,何以写得出如此警醒之语! 李素伯有非同一般的艺术天赋,他的绘画亦负盛名。他的国画,我们从《李素伯文集》的插页可窥见一二。在20世纪30年代,他与尤无曲、丁守谦被称为南通画坛三杰,这实在令人讶异不已!他只是师范毕业生,而当代著名国画家尤无曲(19102006),幼时曾为陈师曾等大师指点,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为黄宾虹、郑午昌等名家亲授。而李素伯竟然与尤无曲齐名,并常为尤无曲的画题签,其天分、其画艺、其名望便可见一斑了。 至于说他作为教师的成功,或者说他教育方面的业绩,我们只需正视这样的事实:作为早已过世的历史人物的李素伯之所以被重新提起与研究,得益于他的早已退休的学生的回忆以及对他生平事迹与作品的搜集,这足以说明问题,享有这样殊荣的老师,在教育史上是不多见的。关于这一点,本书有许多这样的文章,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英年早逝的李素伯先生是全才,是奇才,是大才;而其所以成才,令人关切,令人好奇,值得推究一番。 一、李素伯有过人的天赋,这是其成才的基础条件。李素伯在农村小学启蒙,在海复镇上小学,这与历史文化厚重的南通、如皋、海门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在文集中,早的诗歌是十五虚岁时所作,为乐府诗旧题子夜歌二首;特别是同一年作的七律《九日感怀》,令人印象深刻: 五年做客当今日,九日黄花复此朝。 满眼江山羊祜泪,终身孤愤子胥潮。 无多忧乐华颠换,几许风霜髀肉消。 我欲登高愁怅望,燕云青紫黯魂销。 此诗完整圆熟,情境和谐,从题旨内容,词语用典无可挑剔。典故羊祜子胥忧乐燕云青紫,非十五岁儿童能熟知并使用。只是作为相挨韵脚的消销,音全同,义亦近,确在避忌之列。首联两个日字,亦当注意,后可改月,题中已有九日,读者会知其用心所在。他可是十五虚岁的孩子呀。他在十六七岁时已作了大量的诗作,有的非常老到,在十七岁时,已有结集的意向,真是早慧又早熟了! 二、李素伯有远大的志向,这是其成才的重要条件。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教条示龙场诸生》)李素伯的性格是温婉静穆的,是想而后切实做、行而不必见于言的那种。当然,他在暗中是立下远大理想的,否则,很难想象他年纪轻轻而取得如此成绩。十九岁那年写的《伤春三叠·序》中有这么一句:诗成甲子当编集,生后庚寅合有辞。上句有自注予学作诗自甲子始。甲子是他十七岁的时候,那是说,他那时就立下写诗即当编集传世的志向。下句则须解释一下,李素伯短暂的一生未逢庚寅年,他出生前的庚寅年是1890年,死后的庚寅是1950年。而寅即虎。庚寅,即庚虎,庚虎是白虎。指二十八宿中位于西方的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因庚在五方中属西方,故白虎又称庚虎。唐吕岩《七言》诗:庚虎循环餐绛雪,甲龙夭乔迸灵泉。《协纪辨方书》引《人元秘枢经》:白虎者,岁中凶神也。因此,此句之意是指自己死后。而合有辞,指后世对他的评价,他是在乎的,自然是正面的、荣隆的。可见,李素伯早早就立志著述成编,流芳百世。当然,他说得很委婉,说得很隐约。再说他十五虚岁做的《重阳感怀》,即可看得出,还是孩提的李素伯就崇尚羊祜一生的重大建树,感佩羊祜死后被人怀念的光荣;他悲悼伍子胥的悲剧,感叹他以定时的潮汐表现心志的永恒。而范仲淹的忧乐观也已经深入了他的心志。在《秋日杂感二首》中作赋须追王勃后,执鞭要在祖生先,显然,这里将王勃之才视为自己目标,以祖逖之志作为实现目标的榜样。《乙丑重九后四日十八初度感赋》中闭门羞为陈正字,虚名敢羡杜樊川。酒酣那觅封侯处,独自长吟宝剑篇句,这里以陈师道、杜牧之自诩,以封侯之荣作为自己的目标。独吟宝剑篇,则表明他的矜持。这些都说明了,他要做历史上的王勃、杜牧之流的一流文学家。 李素伯在过二十五岁的生日时,竟然有九首《绝句》是集龚诗,这是发人深省的。龚自珍为什么那么引起他的共鸣呢?从其所集的诗句中可以找到答案,首是题自己的照片的:子云壮岁雕虫感,狼藉丹黄窃自哀。今日不挥闲时泪,九州生气恃风雷。他把自己比作扬雄,空有学问,无人援引,从而表示出无比怅惘。其他八首,有与其相类者。这样暗中表示其志向的还有不少。一个人,有志向,才有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实现。 三、李素伯的勤勉与用心,是他成才的根本条件。我们举几个具体实例。 他在十八岁那年,自己编订《独赏集》,收录古今人诗四千多首,凡十六卷,共八册。其披览之广,阅读之勤,品鉴之深,收获之实,可以想见了。 十九岁那年编《海门耆旧传》,其序中说,他既悼末俗之陵替,惧文献之放失,因不自揆,乃旁罗载籍,荟萃旧闻,为耆旧传二卷,附列女传一卷,所以赓扬前烈,诱迪方来,……余之志也。请注意,他不是从志乘中获得,而是旁罗载籍所致,他是这样的有心,这样的用心!对祖国文化、对家乡人文,那种挚爱之情,那种负责精神,是那样的深切与高远,令人肃然起敬。 《李素伯文集》附录的末,是《读书笔记辑存》,凡二十四则。涉及诗文语句,典则故事,文物杂项,古今人物,遗诗巧对,……今只举第二十四则《惆怅录》,凡一百五十六字,所引书有《王氏谱》《卫玠别传》《汉书》《世说新语》《晋书》及桓谭的《新论》,其如此用心,能不成为大家吗? 我们从他的文集中可以看出,他把古时经典似乎已经尽皆读遍,于是他把眼光转向近代的圣哲。刚才举其集龚诗九首,集中还有集龚的《绮怀十绝句》,可见对这位近代进取的大诗人龚自珍诗研读的深入。他还有《读散原精舍诗有作》,那是读了陈三立的《散原精舍诗文集》后所做;又有《读海藏楼诗有作》,那是读了郑孝胥诗集后所做;我还发现他的诗文中的许许多多的张謇元素……他就是这样用心地搜罗吮吸古今学养的。 李素伯的文思是十分精深思辨的,在其十八岁那年,有《字质庵说》一文,那是对自己的自取字质庵的解释,诠释自己为什么取质,论说文与质的关系。文质之争,是古代学人的传统论题,著名的哲学命题。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同时也具有文华和质朴的含义。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提出了文附质质持文,文质并茂、互为依存的观点。李素伯取质为字,体现出他对文质关系的看法,认为质在文质中的主导地位,潜意识地表露出他固本求质、不尚浮华的品格,当然,他不排除本真中之善美,此以其所留文集为证。由此可知,李素伯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以及独立思考。那时,他才十八虚岁。 还须一说的是,李素伯的文章中,屡屡引用日本及西方学者的论著,还翻译了欧洲小说《新车》,这足以证明李素伯善于广泛吸取先进文化,可以看出他所以有广阔高远的学术视野。 李素伯有这样的天赋,立有这样的志向,又那样的勤奋,思辨是这样的缜密,他取得这样的成就,就不难理解了。 行文至此,使我想起了他同时代的两位蜚声学坛的同乡,住在他老家二三十里远的海门三阳镇的陆侃如(19031978)与海门汤家镇的卞之琳(19102000)。陆、卞两人是创作与研学兼顾的,卞则初以创作闻名,而陆后以研学誉世。李素伯创作之业绩,约略如卞之琳;而治学之成就,约略如陆侃如。倘天假其年,必能兼陆、卞之长,而誉满当代,光耀史乘。 可惜,天妒英才。李素伯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了!这是何等的痛惜与遗憾!李素伯是启东地灵生长出的人杰,李素伯是启东的骄傲。我们纪念李素伯先生,更要研究李素伯先生,传承李素伯先生。我们应当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留给人们,留给历史。 徐乃为 2021年3月1日于南通霄泉斋 李克东、李品廉是李素伯先生的侄子侄女,本书的编著由两人共同完成。 李素伯(1908-1937),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今海门市)中和镇,后随家人迁居南通县垦牧乡(今启东市海复镇)。原名李文达,又名李绚,字素伯,又字质庵,号梦秋、梦秋子,笔名所北。现代散文家、诗人、散文理论家。 李素伯于1923年入通州师范学校读书,成绩优异。在通师读书期间,李素伯开始文学创作,同时钻研绘画、书法。毕业后,李素伯先后执教于南通实验小学、南通县乡村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1936年,李素伯患病期间为庸医所误,从此一病不起。1937年,李素伯不幸英年早逝,年仅30岁。李素伯生前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文言小品、新诗、散文、文学论文,并发表于《爝火》《艺风》《文学》《中学生》《文艺茶话》《人言周刊》等刊物,影响甚大。他发表于《中学生》杂志的《春的旅人》,当时曾被选入北新书局的活页文选和不少学校的语文补充教材。除此之外,他还撰有散文理论研究专著《小品文研究》,于1932年由新中国书局出版。《小品文研究》既是对五四以来散文创作和研究的全面总结,又为此后的散文发展开拓了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目录 序 徐乃为―001 一颗耀眼的星星关于李素伯其文―001
《书报春秋》 棠 臣―003 《书报提要》 明―011 《申报》载《小品文研究》一书的广告―013 李素伯论朱自清、冰心的小品文 阿 英―014 李素伯和他的遗作 巴 彦―016 《李素伯诗文选》编后记 陈象新―023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评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 李克东―026 李素伯对鲁迅《野草》《朝花夕拾》的评述 袁良骏―042 《小品文研究》及其作者李素伯 钦 鸿―046 中国现代小品文概观 李 宁―048 对素师《答谢勋阁师赠言》一诗的我见 王建白―049 读李素伯先生遗作(代序) 郑康伯―051 素伯老师的诗(编后漫笔) 王建白―052 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 倪墨炎―054 李素伯和他的小品文研究 陈 辽―057 李素伯小品文漫评 可 道―061 李素伯与《小品文研究》 任 晖―072 文本说散文批评以朱自清、李素伯为领衔人 范培松―075 鲁迅《野草》《朝花夕拾》研究史 王吉鹏等―087 满园春色关不住 彭 伟―090 一代风骚多寄托 十分沉实见精神 李素伯诗词赏析 张 晖―092 在文本与人生之间 评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 张 颖―111 《李素伯文集》序言 范培松―119 进退盈缩 与时变化论李素伯的周作人观 兼谈李素伯学术观念的几度嬗变 李正东―122 游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读《李素伯文集》 郭晓斌―158 《野草》研究的一场革命 试谈李素伯的鲁迅观 逸 农―163 沧海遗珠:李素伯其人其文 郭晓斌―172 刻不容缓地推进新文化启蒙运动 南通版民国杂志《爝火》管窥 张路路―176 中国现、当代散文批评界对李素伯文学理论的评述 (45 篇例文存目)―191 中国现、当代散文批评界对李素伯之作家论的评述 (52 篇例文存目)―194 中国现、当代文学界对李素伯诗论的评述―198 打开尘封的记忆关于李素伯其人―199
笔讯·南通 郑康伯―203 我们底国文教师(人物素描) 张俊城―204 又一篇(人物素描) 茅启疑―207 素伯先生(教师印象记) 徐鸿庥―209 又一篇(教师印象记) 葛德生―211 《写作与阅读》编者按语 顾民元―213 追怀素伯先生 丁 令―214 悼李素伯 巴 彦―217 回忆李素伯先生 季仲实―222 回忆我的弟弟李素伯 李文奎―224 回忆李素伯先生语文教学工作片断 顾巴彦―228 《李素伯先生纪念碑》碑文―233 点燃爝火的人 任哲维―234 《李素伯专辑》名人题词―238 李素伯先生传 陈象新―240 李素伯对周作人小品文的评价 王愈疏―247 我所知道的素伯师 王愈疏―249 活在我心中的塑像 林炜彤―252 度尽神针不计功 怀念李素伯师 任哲维―255 对李素伯老师的几点回忆 高若愚―260 我所知道的李素伯先生 陆文蔚―263 回忆我的启蒙老师 程 和―265 五十年前忆甘霖 胡纪箴―267 追思李素伯老师 葛德生―270 对素伯老师的一些印象的追忆 孙汝中―272 李素伯先生将永远活在后人的心中 张俊城―274 复王建白 黄稚松―281 复建白 李蜀芝―282 复陈象新 曹从坡―283 致启东县政协文史办公室 王力炎―284 纪念素师 宋问渔 陈象新―286 忆素伯老师 邱晓星―291 为王建白刊印《李素伯诗词集》题辞 黄稚松―294 度尽神针不计功 慰 秋―295 教改先驱 王建白―298 春风常在我心间 韩觉民―305 校庆怀素师 顾巴彦等―306 文坛遗珠 追忆李素伯先生 沈惠忠―312 在母校通师举办的李素伯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上的发言 陈象新―320 树人树木百年事 春风春雨千载心 在通师举办的李素伯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稿 慰 秋―327 南通师范校史(19021938)―333 怀念我师素伯先生 吴迪儆―336 素伯师师泽永存 沈达尊―338 20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先驱李素伯 徐鸿庥―340 李素伯:人生不在长短 钦 鸿―343 李素伯的文人画 李克东―348 中国现代小品文研究开拓者李素伯 王建华―353 在启东市李素伯研究会成立仪式上的发言 逸 农―357 我市成立李素伯研究会―361 李素伯:不止启东文化的骄傲 陆 欣―362 推崇范伯子诗文的李素伯 彭 伟―368 追忆我的小伯李素伯 李品廉―370 李素伯对徐志摩散文的评述 慰 秋―378 文本论散文理论批评先驱李素伯 张建昌―381 作家出版社推出《李素伯文集》―385 李素伯与顾民元 可 道―387 李素伯与海复镇 田耀东―393 李素伯《小品文研究》发现台湾版 杨谷森―401 文人的柔肠,战士的风骨 记李素伯二三事 田耀东―403 徐乃为致李品廉函―407 有关文章(37篇例文存目)―408 四级地方志中的李素伯记忆(13篇例文存目)―411 部分文学工具书中的李素伯(12篇例文存目)―413 赠诗悼诗集萃―415
谢李素伯赠言 曹勋阁―417 李生素伯以所画山水卷子属题 顾怡生―419 赠李素伯 曹勋阁―420 赠素伯 顾怡生―422 挽 诗 曹勋阁―425 野望怀素伯 顾怡生―426 追怀李素伯君 管劲丞―427 原韵酬海安更生同窗 陈象新―428 无 题 王建白―430 金缕曲·书《李素伯诗文选》后 琅 村―431 忆王孙·怀素师 王炽武―433 七绝一首 杨更生―434 七绝二首 杨更生―435 鹧鸪天 题王建白同志编《李素伯诗词集》 任哲维―436 四祭李素伯先生 陈象新―437 原韵谢薛汉贤同志 陈象新―439 吊素师八绝句 陈象新―440 咏李素伯 徐乃为―442 附 录―443 李素伯年谱长编―445 南通版《爝火》杂志全目录―524 跋―535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