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墓地:对死亡的熟悉感——读《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有感之一;人生的非线性——读《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有感之二;我的墓碑——读《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有感之三;葡萄牙的高山;从《瓦尔登湖》到《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生活与戏剧;我生活在何处,我为何而生;我们应该如何工作?;头顶的世界;跨过门斯特河;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等。
墓地:对死亡的熟悉感——读《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有感之一/1
人生的非线性——读《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
人》有感之二/5
我的墓碑——读《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有
感之三/9
葡萄牙的高山/11
从《瓦尔登湖》到《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13
生活与戏剧/18
我生活在何处,我为何而生/20
我们应该如何工作?/23
头顶的世界/25
跨过门斯特河/28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30
我年轻的朋友们啊/32
家里的海风/34
《奥之细道》读后/37
飞上蓝天/40
青玉案/42
灾难是面照妖镜/46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的霍乱时期/50
重读《穆斯林的葬礼》/57
景泰蓝之夜/62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67
世界尽头的世界/72
有些相遇,错过就是一生/78
这几天很热闹/80
我们错过了微光,我们辜负了夜晚/82
这才是生活的样子啊/84天空中的星星/86
来不及认真年轻,就选择认真老去/87
生活的约/89
草地上的行星/91
暌违已久的鸡汤馄饨/92
“六一”快乐/94
虎皮兰的花/96
想说点什么/98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件自己想做的事/100
香山拾步/102
抓住我,别让我走/103
楚门的世界/106
谈工作/110
魔鬼联队/111
颐和春游/113
继续读《耕种食物爱情》/114
《奔跑的查理》读后/115
情人节大餐做早了一天/117
食言了/121
雪茄工厂的朗读者/124
问/127
再问/128
澜沧江的夜/129
悼恩师/131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133
火车/135
时间即圆/138
时间如流水/140
时间是立体的/142
时间有两种/144
时间离地心越远过得越慢/146
时间为/148
时间是因果不定的/150
时间虽然流动,但什么都没有发生/152
时间是黏的/154
在这个世界,人们没有记忆/156
有一个地方,时间是静止不动的/158
夜里的歌/160
绿皮车的时光/163
艾拉医生的神奇疗法/166
反脆弱/168
一呼一吸/170
热狗/172
……
老照片/283
开卷有益/284
浮生未歇/287
存在的永恒沙漏在不停转动——《我们人生开始时》读后/289
《容忍和自由》读后/292
人性百态暴露无遗——《送雏菊的姑娘》读后/295
我爱故我在——《越过时间的边界》读后/297
谁是你的灵魂伴侣?——《少女布莱达的灵修之旅》读后/300
《海滩上的一个男人》读后/302
是梦还是春天——《普拉特的春天》读后/304
这本书的中文译名(英文名The Point Is:M Sense ofBirth,death,and Everything in Between)很有意思,可以和另外一本书奇怪的名字媲美:中文译名《本书标题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英文名Does Santa Exist)。
拿到这本书,封面右上角的英文引人注目(m sense ofbirth,death and everything in between),让生、死和生死之间的所有变得有意义,这本书讲的是一种人生思辨的可能,也是关于生命的奇思妙想。这本书跨越哲学、心理学、文学等多个领域,扉页句话是略萨说的:“我们创作小说,是为了几乎连一种人生都无法掌控的时候,依然能以这种方式去过我们想要的多种人生。”是啊,连当下都不能掌控的我们,心存梦想,渴望着用新的方式重新过新的人生。不知道你的脑子里是不是也住着一个阁楼上的人,书写着自化的故事。有时候,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生活,而仅仅是我们讲述的关于生活的故事。书没读完,也尝试着讲一讲我感受到的故事吧。
个故事关于墓地。李·艾森伯格在书里说,专注于生命,就必须剥离对于死亡的陌生感,换言之,或许应该尝试建立对死亡的熟悉感。作者中年的时候去了街头拐角处的乡村墓地,这是他次参观墓地。某种意义上,墓地保存着真实的历史,没有被胜利者改写或者歪曲的历史。读到这里,脑海里回想起过去几年我参观过的墓地,每个都不一样,都是活生生的故事。很难说,墓地里的人都死去了吗,还是如自然主义学者所说,不要去打扰墓地里的人,因为他们在很认真地死去。墓地,有时候,去思考,去聆听,去解读生命。
2019年我去了俄罗斯,参观了莫斯科的公墓。与狂热的卢日尼基体育场仅隔800米,坐落着新圣女公墓,它建于十六世纪,十九世纪后逐渐成了对俄罗斯有杰出贡献的各领域人物后的归宿。我去的时候是3月,天气很冷,到处都是积雪,墓地里没有几个人。还记得引人注目的是俄罗斯首统叶利钦的墓,它是一块由三色石块拼造而成的飘扬的俄罗斯国旗。这里还葬有赫鲁晓夫等苏人,听说统也在这里保留了位置。在公墓里,占据多位置的是俄罗括苏联时期的很多战斗英雄,因为爱国是骨子里的骄傲吧。如果你读过《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你会在这里找到女英雄卓娅和她的弟弟舒拉的墓碑。如果你读过《死魂灵》和《套中人》,你会在这里看到其作者果戈理和契诃夫的长眠之地。如果你读过“往后,别在黑暗的夜里等我,你独自怀着痛苦的希望,在清晨的缕霞光闪出前,请别点亮烛光”,你会在这里看到普希金的塑像。还有作家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戏剧理论家尼斯拉夫斯基,舞蹈家乌兰诺娃,画家列维坦,科学家图波列夫、瓦维洛夫,政治家米高扬、波德戈尔内等在俄罗斯历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都在此相聚。俄罗斯人没有把墓地当作之地,而是通过艺术和文学相结合的方式,将墓地变成了艺术公园,变成了在人类历史和文明中闪烁的明珠。在这里,死亡本身没有什么的含义,只是换了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