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阐述了创新与创业的内涵、创新创业的重大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定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探讨等内容。
曹望华,男,1975年5月出生,湖南益阳人,
200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历年教学评价均为优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创新与创业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创新创业的必要性
第三节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历程
第二节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发展路径
第四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基础
第一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基础
第四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第一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类型与典型特征
第二节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第三节┄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构建
第五章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目标
第一节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第二节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六章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第一节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规格
第二节国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第三节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第七章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第一节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现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欠缺的原因
第三节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新视角
第四节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新对策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创业活动日益成为经济活力的源泉。高校作为一个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组织,为适应国家的发展,必须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本章分为创新与创业的基本知识、创新创业的必要性、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三部分内容。
节 创新与创业的基本知识
一、创新概述
(一)创新的含义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其起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换句话讲,并不是说只有重大的发明创造才是创新,实际上,对各种产品、工作方法、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等都属于创新。
具体来说,创新主括如下几种含义:
,创新的目的是解决实践问题,是一项活动。
第二,创新的本质是突破传统、打破常规。
第三,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价值与时间、空间有关。同样的事物在今天看来是创新,明天可能是追随,后天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可能就是传统了。创新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性,有的是,有的是地区。
第四,创新可以在解决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广泛范围内发挥作用,它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事业。
第五,创新以取得的成效为评价尺度,有成效才能认为是创新。根据成效,创新可以分成若干等级:有的是划时代的创新,例如,北大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淘汰了铅字,使全国印刷业告别了对铅与火依赖的时代;有的是时尚创新,例如,电子宠物曾为厂商带来丰厚利润,但不久就失宠了。
(二)创新的类型
创新虽有大小、层次之分,但无领域、范围之限。虽然创新的种类是无穷尽的,但是若按大的属性划分,其可以粗略地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
创新和方法创新四大类。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就是对现有知识构的组合或分解,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步或发展,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发明或创造。知识是人们在探索、利用或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和。人们一般将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两类。因此,知识创新也可一步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创新和社会科学知识创新。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自然科学知识创新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物质或现象的科学。自然科学主括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是人们在探索或改造自然界的各种物质或现象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和。
自然科学知识创新就是对现有自然科学知识构的组合或分解,是在现有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步或发展,是在现有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的发明或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