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文艺评论书系”包括《唐涤生戏剧艺术研究》《叩问与超越:苏曼殊文艺创作研究》《拒绝合唱:散文的精神》和《星空下的潮涌——1980年代以来的珠海小说》《古元美术研究》五部著作。这是珠海文艺评论界对党的百年华诞的温情献礼,也是珠海文艺评论实力的集中亮相。
本书为其中一册,收录了《散文的精神含量与高度》《谈散文诗意与小说化陷阱》《随笔和散文的门槛》《星元散文:及物与精神呼吸》等十五篇文章。
本书包括15篇作者的散文和评论,是作者对于散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散文应如何写、怎样的散文可以流传于世、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散文等与散文相关主题的思考。其中,不乏作者主张散文写作者们要有担当、求真、有精神、有新意、拒绝人云亦云等观点,着重于散文理论和评论研究,从散文创作的写作伦理、散文的精神高度、散文的同质化和异质化、文体和年度散文、随笔的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力争推动散文研究的深化。
这样的批评
丁帆先生有篇文章《把
学术文章当作散文随笔来写
,何尝不是对文学本身的尊
敬?》在网络传播,一下子
刷屏,引起巨大反响。由此
可见,大家苦于那种掉书袋
、装腔作势、空洞无物、高
头讲章的学术文章久矣。
多年前,我就喜欢李健
吾先生鲜活的批评,他的批
评有代人感,不像学院派的
单调枯燥,那种万古如一的
程式化,那种佶屈聱牙,那
种概念的僵尸。学术文章除
掉学界那种科班训练的方式
,是否还有别种文体?
我们都明白,大部分论
文都写得难看,人们不喜欢
阅读;那种文章,只是作者
看,学术刊物编辑看,再就
是写论文的人可能看。阅读
论文是十分寂寞的。
我觉得,对文学的评论
,不应该都采取那种方式,
即抽干感情,去掉趣味,没
有温度,在大量的引文、大
量的阐释、大量的注释中,
把理论的枷锁套在作者和读
者的头上,还有被批评的作
家和文本的头上,肢解生动
的文本,进入理论的模板。
文学批评在古代属于文
学的一种类型,这里面名著
多多,那些诗话、词话,那
些小说的眉批,以及我们熟
悉的《二十四诗品》《人间
词话》莫不是里面的精品;
而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刘
小枫的《沉重的肉身》都是
随笔写成的评论名著。
我想,评论也应该是多
元的,就如我喜欢的胡河清
的评论。读胡河清的文章是
绝对的享受,他的文章敏感
、温润,又尖利独到。有位
国学家说胡河清的评论文章
实在是一篇小说,能把评论
写得像小说那样正是胡河清
所追求的,他在评论中灌注
的是自己的人生体味——苦
乐与感喟。虽然他寄身于学
院,但他的文字并不是学院
式条理周正的无生命血色的
文字,有人把他归作原型批
评之类,也是皮相之议。
其实,我心中有一种批
评的样式,那是我十分向往
并追慕的,就是米歇尔·福
柯说的批评:我忍不住梦想
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
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
、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
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
,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
的声音,在微风中接过海面
的泡沫,再把它揉碎。它增
加存在的符号,而不是去批
判;它召唤这些存在的符号
,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也
许有时候它也把它们创造出
来——那样会更好。下判决
的那种批评令我昏昏欲睡。
我喜欢的批评能进发出想象
的火花。它不应该是穿着红
袍的君主,它应该挟着风暴
和闪电。
米歇尔·福柯所说的这种
批评,是我喜欢的,我愿意
躬身追随之。
是为序。
石耿立
辛丑年芒种于珠海白沙
河畔
石耿立,笔名耿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秦牧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散文集《向泥土敬礼》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遮蔽与记忆》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前十。
散文的精神含量与高度
谈散文诗意与小说化陷阱
随笔和散文的门槛
星元散文:及物与精神呼吸
问天下头颅有几?——宋长征散文解读
散文的道德评判与审美冲突
拒绝合唱:散文的同质化与异质化
废名散文:一意孤行
旷代的忧伤与小众名单
寻找散文写作的另一种表达
乡土背景下的散文创作
随笔的精神与价值指向
史铁生:命运即是与苦难周旋
是谁把他逼成了古怪和孤愤——张炜散文论
当下散文创作的几个关键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