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峰的散文写亲人、故人,写同学、同事,写生命中给予他温暖与感动的人。读高云峰的散文,你会深刻地感到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一个时代的历史,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作者用写实的笔法,不虚构,不虚情,客观冷静地摹写了生命中曾经有过的重要的人,有历史感、沧桑感、厚重感。
作者通过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关系,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给全体中国人民带来的幸福美好。
让生命中重要的人在文字中永生
自序
我的老家在陕西省神木县花石崖乡高念文村,一个坐落在黄土沟壑里的小山村,南距黄河九十华里,北距高家堡石峁五十华里。
高念文是一个人名,大约在明朝成化年间,这个人不知从哪里携家带口来到这里,择泉而居,开荒耕种,休养生息,迄今六百多年三十代人。不知从哪一代开始,高念文的后人为纪念先祖,把村名叫成高念文。
直到我的爷爷这一代,除了佛堂岔永兴寺里的一块重修记事的石碑,算是有文字记载留世,再无片纸只字。在高念文这块土地上,至少有两千多先人们生存过,但是,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生存努力、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都被岁月的尘土深深地掩埋,了无痕迹。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是老家人的口头禅。
我的母亲目不识丁,瘦弱多病,苦苦支撑一个破碎的家,养育大六个子女,创造了倾巢之下有完卵的奇迹。母亲的苦难、坚强、智慧、大爱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我常常会想,有一天我不在人世,我记忆里的母亲也会和高念文所有的先人一样了无痕迹,这是我不甘心的事,这也是我写下《为苦难而生的母亲》早的动机。
《为苦难而生的母亲》在朋友圈发出后,一个礼拜的阅读量超过五万,我的侄女琴尧在下面评论说:感谢三爸把这一切写出来。看到这句话,我止不住流下热泪,我就是要让我们的下一代知道,你们的先辈曾经怎样活过,就是想让我们的亲人在文字里永生。
2018年,《为苦难而生的母亲》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索龙嘎文学创作奖,在领奖台上,手捧金光闪闪的奖杯,我默默对母亲的在天之灵说:妈妈,您的儿子写您的文章得奖了!
和写母亲的动机一样,我想把我生命中经历过的重要的人写下来,这样的人有的已经不在,有的还在,无论在与不在,只要写入我的文章,他就永远在。
正是这样的写作动机,决定了我的散文写的是真人真事,只有个别人因为特殊原因有隐讳,但我心里知道我写谁,亲人们也一定知道我写谁。为了讲述的真诚真实,我写作时常常假设对面坐着我的女儿或者是知心朋友,把我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故事讲给他听,这样的氛围不允许我虚构。再说,我的文学水平制约了我虚构的水平,虚构的远远不如真人真事更精彩、更感人。
读者朋友,假使您有缘读到了这本小书,千万不要用文学作品的标准来要求我的作品,我没有写作的天赋,更缺乏写作的技巧,我就是想把我记忆中的人和事讲给您听。每当我要写一个人,我极力地回忆我和他有过的点点滴滴,我固执地认为,凡是我忘不掉的就是重要的、有意义的。神奇的是,原本我记得不太清晰的往事,这样的事有的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当我要写出来的时候,沉睡的记忆一一苏醒,场景、细节、音容笑貌纷至沓来,我甚至怀疑我写的人一起和我参与了回忆。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这段话是我对亲人、故人情感真实的写照。
我将此书献给我的母亲和我生命中所有给予我温暖和感动的人,因为有了你们,我没有白活。
高云峰
2021年9月10日于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