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年》是一部自传,但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自传,书中记述了作者对过去的记忆,梦境与图像,以及性的困惑,在这里我们找不到他的生平事迹,有的只是数不清的生命片断。看似繁杂的文本既不以时间为序,也没有什么内在逻辑,但这些片段的指向只有一个,就是弄清楚自己,并通过认清自己而给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种忏悔录式的文本将作者隐私的内心世界暴露在读者面前。
《成人之年》用一种残酷的直白剖析自己的身体与灵魂。
莱里斯将自传视作应用记忆来讲述记忆的活动,将自己写作的行为作为镜像投射到自己的作品中来,他通过书写自己、描绘自己,让生命存在于这种写作的过程当中。换句话说,莱里斯是在用生命写作生命。
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前身为北京大学中法文化关系研究中心)与三联书店合作,翻译出版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丛书自1996年问世,十余年间共出版27种。该书系选题精准,译介严谨,荟萃法国人文社会诸学科大家名著,促进了法兰西文化学术译介的规模化、系统化,在相关研究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想必当年的读书人大多记得书脊上方有埃菲尔铁塔标志的这套小开本丛书,而他们的书架上也应有三五本这样的收藏。
时隔二十年,阅读环境已发生极大改变。法国人文学术之翻译出版蔚为大观,各种丛书系列不断涌现,令人欣喜。但另一方面,质与量、价值与时效往往难以两全。经典原著的译介仍有不少空白,而填补这些空白正是思想文化交流和学术建设之根本任务之一。北京大学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决定继续与三联书店合作,充分调动中心的法语专家优势,以敏锐的文化学术眼光,有组织、有计划地继续编辑出版这套丛书。新书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推出国内从未出版过的经典名著中文首译;二是精选当年丛书中已经绝版的佳作,由译者修订后再版。
如果说法兰西之独特魅力源于她灿烂的文化,那么今天在全球化消费社会和文化趋同的危机中,法兰西更是以她对精神家园的守护和对人类存在的不断反思,成为一种价值的象征。中法两国的思想者进行持久、深入、自由的对话,对于思考当今世界的问题并共同面对人类的未来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
谨为序。
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总序
文学斗牛术
我刚过三十四岁
衰老和死亡
超自然
无限
灵魂
主观与客观
Ⅰ悲剧
Ⅱ古代
古代女性
女武士
牺牲
妓院与博物馆
家中精灵
唐璜和骑士
Ⅲ鲁克丽丝
舅舅,杂技演员
戳瞎眼
被罚的女孩
殉道者
Ⅳ朱迪特
卡门
格鲁
莎乐美
埃莱克特拉,大利拉和弗罗里亚·托斯卡
幽灵船
纳尔基斯
Ⅴ霍洛芬斯的头颅
割喉
发炎的性器
伤脚,被咬的屁股和开花的脑袋
噩梦
哥哥敌人
哥哥朋友
伤口缝合
Ⅵ鲁克丽丝和朱迪特
Ⅶ霍洛芬斯之恋
凯伊
霍洛芬斯的盛宴
Ⅷ美杜萨之筏
女人图案的头巾
流血的肚脐
注释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