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分子已在多种场合使用高毒性化合物和高威力的爆炸物进行过恐怖活动。例如1993年的世贸中心爆炸案、1995年东京地铁的沙林事件和同年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纽约和首都华盛顿的“9.11”事件改变了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生活。
恐怖分子已在多种场合使用高毒性化合物和高威力的爆炸物进行过恐怖活动。例如1993年的世贸中心爆炸案、1995年东京地铁的沙林事件和同年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纽约和首都华盛顿的“9.11”事件改变了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生活。
沙林是被确定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WMDs)的高毒性化合物之一。WMDs是指能够进行大规模破坏和/或以杀伤大量人员的方式使用的武器,可以是高威力的爆炸物或核、生、化和放射性武器,但不包括作为分离部件的运输和发送这些武器的运载工具。“除了高威力的爆炸物,WMD8还包括化学、生物和核武器”(Dictionary 0f Military and.Associated.rerms,U.S.Department of Defense,Joint Publication,2002)。恐怖分子使用核、生、化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民用目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最近发生在美国的炭疽事件(anthrax incidents)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它说明生物毒剂是如何造成伤亡和恐慌的。炭疽和东京地铁事件共造成10多人死亡和数千人受伤,这震惊了世界,使人们认识到,即使恐怖分子是小规模地使用WMDs也会造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利用WMDs对民用目标进行攻击已不再是不可能时事,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对这样的恐怖袭击置身事外。
塞姆(Yin Sun),博士,中国江苏省徐州人,在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成都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应用化学和分析仪器领域从事研究工作近20年。在早期工作中,他就对像金和银这样的贵金属的地球化学行为很感兴趣。他的主要研究是通过对微量元素分布和化合物组成的分析来探测珍贵的矿藏。后转为环境问题,特别是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成为他的研究重点,即用放射性同位素作示踪原子研究江河人海口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在这期间,他用各种现代仪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出了对他所用的示踪原子进行分析的新技术。
欧恩(Kwok Y.Ong),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就在大学毕业时他应征加入美军并被派到埃奇伍德兵工厂(美军的化学兵司令部),参加科学与工程计划的项目工作。他退伍后又作为文职人员继续留在那里,直到2001年9月从文职机构退职。现在他与美国电子联合公司(EAI Cotp)合作,继续为美国政府工作,重点开展CWA的检测和检测器的评价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化学战剂发展史
1.2 化学战剂
1.2.1 神经性毒剂
1.2.2 糜烂性毒剂
1.2.3 窒息性毒剂
1.2.4 血液性毒剂
1.2.5 其它类型的毒剂
1.3 工业有毒化合物
1.4 化学战剂和工业有毒化合物的检测
1.4.1 CWAs和TICs检测的发展史
1.4.2 检测要求和检测器的研发
第二章 化学战剂和工业有毒化合物
2.1 CWAs和TICs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毒理学性质
2.1.1 分子式
2.1.2 分子结构式
2.1.3 分子量
2.1.4 蒸气的相对密度
2.1.5 蒸气压
2.1.6 挥发度
2.1.7 浓度
2.2 CWAs和TICs的毒性
2.2.1 IDLH值
2.2.2 LCt50
2.2.3 TWA
2.2.4 其它术语
2.3 常用化学战剂
2.3.1 神经性毒剂
2.3.2 糜烂性毒剂
2.3.3 血液性毒剂
2.3.4 窒息性毒剂
2.3.5 其它CWAs
2.4 工业有毒化合物
2.4.1 高危险等级的TICs
2.4.2 中等危险等级的TICs
2.4.3 低危险等级的TICs
第三章 政府的政策和计划
3.1 化学战剂的检测标准和使用依据
3.1.1 低浓度暴露和作战的风险决策
3.1.2 在风险评估和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3.1.3 现有的和新提议的空气标准概要
3.1.4 推荐的评价检测器的化学毒剂浓度标准
3.2 化学战剂检测器的联合保障作战要求
3.3 达格韦试验场的试验目的和方法
3.3.1 同时发生两种毒剂蒸气的稳定浓度
3.3.2 同时发生两种毒剂蒸气的动态浓度
3.3.3 化学干扰物的表征
3.3.4 毒剂剂量的定量
3.3.5 危险级别的量化
3.3.6 数据的监测和记录
3.3.7 TICs的定量
3.4 JCAD的检测和鉴定功能要求
3.4.1 检测和鉴定
3.4.2 采样要求和其它问题
3.5 检测器的必备能力和改进
3.6 商业化检测器用作CWA检测器的试验评价和证明
3.6.1 相关背景
3.6.2 建议的试验方案
3.6.3 目的
3.6.4 一般试验协议的内容
3.6.5 稳定性和可靠性
3.6.6 相关说明
3.6.7 毒剂灵敏度的测试
3.6.8 检测器的测试
3.6.9 毒剂试验后仪器的回收
3.7 试验用过的器材归还合同商的风险评估
第四章 毒剂蒸气的发生技术
4.1 气体定律和气体浓度
4.1.1 摩尔、摩尔重量、摩尔体积和摩尔数
4.1.2 理想气体定律
4.1.3 蒸气浓度
4.2 毒剂蒸气的发生
4.2.1 蒸气发生方法
4.2.2 蒸气的稀释和混合系统
4.2.3 发生方法的比较
4.2.4 发生蒸气的增湿
4.3 CWA或TIC与干扰气体的一起发生
4.4 CWA模拟剂
第五章 检测器的性能要求
5.1 选择性
5.2 灵敏度
5.3 检测限
5.4 动态响应范围
5.5 定量分析性能
5.6 误报率和漏报率
5.7 响应时间
5.8 环境适应性
5.9 安装和预热时间
5.10 野外使用时的校准
5.11 其它性能
第六章 离子迁移谱
6.1 IMS的工作原理
6.1.1 漂移
6.1.2 碰撞
6.1.3 扩散
6.1.4 检测
6.2 典型的IMS检测仪器
6.2.1 进样口
6.2.2 电离区
6.2.3 离子栅门
6.2.4 漂移管
6.2.5 离子收集极和信号处理器
6.3 技术特性
6.3.1 可检测的物质
6.3.2 选择性
6.3.3 灵敏度和检测限
6.3.4 动态响应范围和定量性能
6.3.5 环境适应性
6.3.6 其它性能
6.4 应用
6.5 部分IMS检测器的有关资料
第七章 火焰光度法
7.1 工作原理
7.2 FPD检测仪器
7.2.1 直接进样和通过GC柱进样
7.2.2 氢火焰和氢气源
7.2.3 信号检测
7.3 技术性能
7.3.1 选择性
7.3.2 灵敏度和检测限
7.3.3 动态响应范围
7.3.4 定量分析性能
……
第八章 红外光谱技术
第九章 表面声波和电化学技术
第十章 比色技术
第十一章 光致电离和火焰电离检测技术
第十二章 CWA和TIC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附录
参考文献
人们常常将高蒸气压的物质溶解在低蒸气压的溶剂中制成溶液作为蒸气源,以控制和降低发生的蒸气浓度。这样高蒸气压物质(溶质)的挥发度就会大大降低,从而不必使用大量的稀释空气也能发生低浓度的蒸气。然而,使用这一方法时有一些重要的事项是需要注意的。从溶液产生的蒸气中不仅含有要测试的物质,也含有溶剂,因此选择的溶剂一定不能对测试造成干扰。另外,由于溶质和溶剂的挥发速度是不同的,即溶质的消耗速度远高于溶剂,所以物质的蒸气压会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样在测试过程中溶液的浓度也会改变。这时,如果再用重量分析法就不合适了。
4.2.1.2 饱和蒸气法
在蒸气的发生过程中,核心的问题是从始至终蒸气传输的一致性问题。最理想的情况是物质以其饱和蒸气的形式由载气传输。蒸气的饱和程度取决于有关气流的速度和物质的挥发度。这里将介绍两种饱和发生器:①6形管饱和器,它适用于总气流速度较低、需要发生高纯蒸气的情况。②更常用的带有大表面枝条的多通道饱和器,这种饱和器有利于物质的蒸发,适合更大的气流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