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学》的逻辑主线如下:
互联网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网络社会何以成立?
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是什么?也就是网络社会学何以成立?
网络社会中个体、群体的行为样态有哪些?如何描述和分析?
网络社会存在哪些风险和问题?如何进行治理?
本教材在语言上努力克服了理论性教材的晦涩难懂,追求语言文字的平实、简洁,同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可以作为本科院校和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网络社会学课程的教材,可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郝其宏,教授,管理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liu本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多个项目;出版著作四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四次,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社会概述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生成
第二节 网络社会特征
第三节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关系
第二章 网络社会化
第一节 人的社会化
第二节 互联网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第三节 个体网络社会化的实现
第三章 网络个体行为
第一节 网络社交行为
第二节 网络购物行为
第三节 网络直播行为
第四节 网络参与行为
第四章 网络集群行为
第一节 网络集群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 网络集群行为的生成原因
第三节 网络集群行为的演化过程
第四节 网络集群行为的应对
第五章 网络社群
第一节 公益服务型网络社群
第二节 知识传播型网络社群
第三节 “饭圈”粉丝型网络社群
第四节 游戏爱好型网络社群
第五节 消费购物型网络社群
第六章 网络文化
第一节 网络流行语
第二节 弹幕文化
第三节 网络小说
第四节 网络剧
第五节 网络社会思潮
第七章 网络道德失范
第一节 网络恶搞
第二节 人肉搜索
第三节 网络谣言
第四节 网络暴力
第八章 Web3.0时期新生社会风险
第一节 Web1.0到Web3.0的技术变迁
第二节 Web3.0时期新生社会风险类型
第三节 Web3.0时期新生社会风险特征研究
第九章 网络社会治理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治理目标和原则
第二节 网络社会治理主体的和路径
第三节 网络社会未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