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几位顶尖的历史学家为新一代读者重新审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他们不仅从作为反应一方的同盟国角度探索了战争的全过程,也考虑了轴心国侵略者的视角。在理查德·奥弗里精到的编辑方针指导下,全书各章引领我们从战争肇始出发,相继回顾了主要战区当中的陆海空军事行动,审视了各国的战斗力水平与军事及科技变革、总体战争的经济学特征、战争的文化和宣传、战斗人员与平民的战争体验(以及种族屠杀),以20世纪40年代末从世界大战向冷战的转换作为收结。
优秀学者群贤毕集,在此与□0世纪中叶史领域杰出的研究者之一理查德·奥弗里一道,从军事、政治和经济角度,呈献出一部关于二战的历史。该书叙述令人信服,细节引人入胜,分析鞭辟入里,广度包罗万象,对于一般读者和学生来说,堪为明晰易懂的必读之作。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斯大林:红色沙皇的□□》(Stalin: the Court of the Red Tsar)一书作者
该书为历史学文献增加了有用的内容,值得欢迎……谨向所有对这场战争感兴趣的读者推荐此书。
——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耶鲁大学教授,著有《胜利的工程师》和(Engineers of Victory)《大国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二战是□0世纪的塑造者,我们今天仍生活在其漫长的余波之中。本书汇聚了□□的学者,是一本堪称完美的二战主题读物。
——大卫·雷诺兹(David Reynolds),剑桥大学教授,著有《指挥历史: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战及其相关著述》(In Command of History: Churchill Fighting and Writ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该书将不少军事史著作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结合起来,因此尤为必要。各章节分析精妙、叙事完整,涉及主题包括□□、□□□和□□的陆海空作战方式,同盟国内部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科技□革以及这场战争的文化史。
——《选择》(CHOICE)杂志
[英]理查德·奥弗里(Richard Overy),艾克赛特大学历史学教授。在□0世纪战争史与独裁政权研究领域已撰写超过□5本著作,其中包括饱受赞誉的《同盟国为何胜利》( 1995),以及获奖著作《独裁者们:希特勒的□□与斯大林的俄罗斯》(The Dictators: Hitler's Germany and Stalin's Russia,□004)。不列颠学会(British Academy)会员,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院士。他新的一本著作题为《轰炸战争:欧洲1939-1945》(The Bombing War: Europe 1939-1945,□013),该书于□014年获坎迪尔历史著作奖(Cundill Prize award for Historical Literature)。
引 言:全面战争——全球战争
第一章 世界大战的起源 001
第二章 战争中的□□帝国:1931—1945 年 0□7
第三章 □□□的战争 071
第四章 □□的战争 117
第五章 西方与海上战争 145
第六章 同盟国:从失败到胜利 185
第七章 战斗力:战争统筹与军事□革 □□3
第八章 总体战中的经济 □59
第九章 前线(一):战争中的军队 □85
第十章 前线(二):战争中的平民 3□7
第十一章 非自然死亡 359
第十二章 战争中的智慧:发明与专家 383
第十三章 战争中的文化:思想、艺术和宣传 415
第十四章 从世界大战到冷战 449
第一章
世界大战的起源
一战的余烬埋下了二战的种子。但两次大战之间的轨迹,却是1939 年拿起武器的人们□初难以预料的。作为二战的主战场,几乎每一个欧洲家庭都有亲人伤亡。历史学家们开始质疑一战是否符合史上□□次“总体战”的定义,因为“总体”意味着这场战争不仅是有组织的冲突,而且还包含社会、经济与政治体系的支持,其影响将波及所有人。
在□□次世界大战中,尽管领导人宣告休战,但和平迟迟没有到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停战发生于1918 年11 月11 日11 时。也正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得以开始评估战争损失和伤亡,结果超乎想象。据历史学家估计,一战造成了940 万到1100 万人死亡,占了1913 年欧洲人口的1%。在战争期间,平均每天都有5600人死亡,士兵遭受着惨重的伤痛。例如,大约有75. 5 万英国士兵和153. 7 万□□士兵因为战争而终身残疾。因此,如何安置和照顾伤残老兵成为战后重建的一个重要议题。战火对房屋、工厂和农场土地的毁灭性损失高达300 亿美元。一战也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动荡。大战摧毁了奥匈帝国、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君主政体开始走向衰落。与此同时,全球影响力和经济实力的重心开始从西欧移向美国,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长期来看,□□次世界大战让西方大国应对威胁的态度和能力都大为削弱,而此时□□、□□和□□□正在积极地筹备一场更具毁灭性的冲突。更直接的是,一战为俄国布尔什维克提供了在1917年11 月夺取政权的机会,导致了一场艰苦的内战,并□终以苏维埃政权成立告终。这场内战对共产□□权的内在特点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塑造了其对外政策—— 对曾经支持“白卫兵”的政权充满疑虑和恶意。这些反对“红军”支持“白卫兵”的政权有协约国等,主要包括□□、□□、美国、英国及其领地;同时,出于反对俄国内战的原因,□□和奥匈帝国也站在了这一行列。当然,敌意和对抗是互相的。苏联布尔什维主义革命的成功,引发了□□□和□□共产主义阵营的纷纷效仿,同时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运动也燃起星火。这一意识形态领导着城市的工人阶层奋起反抗,同时,越来越多的贫苦农民加入到革命中来,他们成为苏联和资本主义势力斗争的重要部分。
一战结束之后的“东方战线”不是□□仍被矛盾冲突笼罩的地区。爱尔兰和中国的政治斗争引发了战火的升级,与此同时,在中欧那些被解体的国家边境上,已被遣散回家的人们依然战斗在硝烟之中。这些战争的延续,很大一部分源于俄国革命的爆发——1917年底,俄罗斯帝国的大片领土被内战战火吞噬。1918 年,约有1. 43亿人生活在曾是沙皇统治的领土上,但当19□1 年内战结束(大饥荒开始之前),这一数字已经降至1. 34 亿人。政治同样是战争的另一种延续。在欧洲和□□的一些地区,□□次世界大战使得包括□□、奥地利和□□□等国家的军事化程度持续加深,退役□□群体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势力。
1915—1918 年当政的领导者们为维持战争所做出的承诺,使得战后大部分政府在国内都面临考验,无论是旧政府还是新成立的政权,抑或是在战争末期的选举中极力想赢得民众支持的政党们,都难逃这一挑战。国内政治不断刺激着“权利”运动,这些权利包括自主投票权,尤其是妇女的投票权,少数族裔和被殖民者的代表权,社会权利包括就业、住房和社会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