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一处草庐,无乐自欣豫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混乱、社会上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富于智慧、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产生了一位能代表精神自由,富于智慧、热情和艺术精神的人物,他就是中国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的诗人、辞赋家,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做过大司马,是东晋名声赫赫的人物,祖父及父亲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少而贫苦是陶渊明对少年时期生活的描述,家道衰落的陶家箪瓢屡罄,■绤冬陈。但物质的贫乏并没有影响陶渊明经营丰富的精神世界,他自幼就熟读儒家六经,学习《老子》《庄子》。在陶渊明的一生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大。匡庐秀逸的山水和宜人的田园风光,潜移默化地浸濡到陶渊明的血液中,使他对大自然产生了不可割舍的热爱,表白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青少年时期的陶渊明曾是个胸怀大志的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颇有一番政治抱负。不幸的是,他生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晋代,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社会没有给这个出身没落仕宦家庭的人提供佐君立业的机会。腐败的东晋王朝对外委曲求全,统治阶级心安理得地偏居江左一隅,过着奢靡、荒淫的生活。由于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贫苦百姓不堪重负。严酷的社会现实与陶渊明的世界观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生性耿直的陶渊明清正廉洁,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黑暗污浊的社会与他格格不入,他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在东晋腐朽不堪的现实中昙花一现便沉寂了。
陶渊明一直到二十九岁的大龄才出仕,出任江州祭酒。他一生的仕宦生涯不长,从二十九岁开始到四十二岁彻底与官场决裂,其间几仕几隐,实际做官的时间不到三年。所做的官也并不显赫,不过是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之类的芝麻官。他后一次出仕那年,在彭泽县令的职位上仅做了八十多天便挂印弃官,从此归隐田园,直到终老。
陶渊明的诗大致可以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和田园诗。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个大量写饮酒诗的人,陶渊明的饮酒诗并非浮于表面的以酒论酒,而是有着深刻的寓意。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在一个醉字的掩护下,反映仕途险恶,揭露官场黑暗,指责上流社会虚伪不堪,并表达退出官场之后怡然自得的心情,表现他在生活困顿中的牢骚。这一组诗从内容、意趣和笔调来看,应该是写于不同时期的。而《述酒》则是用比喻的手法曲折地记录了刘裕篡权易代的过程,流露出对晋恭帝被害的愤慨,以及对晋王朝覆灭的哀惋之情。南朝文学家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以他个人独特的审美视觉将陶渊明饮酒诗的深意揭示出来: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接近,在这一类诗歌中,他继承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杂诗十二首》《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咏怀诗歌的代表作。这一类诗歌着重表现他归隐后有志难骋的苦闷,抒发自己与官场水火难容的高洁人格,表达内心愤世嫉俗的忧愤。咏史诗则借用历史上的史事和人物,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的情怀;或表达坚守个人气节的高尚品质,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或表达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如《拟古九首》《咏贫士七首》《咏荆轲》等。这类诗歌大多为忧国伤时之作,通过隐晦曲折之语,托古讽今,寄托感慨。
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反映他宦游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多写行役之苦,以及厌倦仕宦生涯,抒发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念,表达对田园自由生活的依恋,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等。
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亲密友情,如《答庞参军》《赠羊长史》等。
一般认为陶渊明是田园诗人,其实这样的定位有失偏颇。因为田园诗只是陶渊明作品的一部分,完全不足以概括陶渊明的思想成就和艺术风格。陶渊明一生好酒,虽有饮酒行乐之意,但细究可以体味到他对政治和时事的关切,这在他的咏史诗中有很多体现。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同样不低于他的诗歌,其中尤以《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这三篇为著名。
在众多创作成果中,影响为广泛的是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多,成就也。在他留下的一百二十五首诗歌中,有六十余首是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取材田园风光,于平常生活中提炼出令人回味的内涵。他运用朴素的语言,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情感真挚、亲切,毫无雕琢痕迹。他用朴实的手法描写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乡间生活。他的田园诗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继承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同时又坚守着屈原楚辞中那种上下求索的执着,用一种超然的、洗净了世俗尘埃的明净笔调叙写他的田园生活。读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如《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二首》《九日闲居》等。陶渊明在诗中还抒写了躬耕生活的体验,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如《归园田居五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同时,他的诗也反映理想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描写生活困顿和乡村的凋敝,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乞食》等。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歌风格大致可以归纳为柔、淡、远。特别是他开创的田园诗体,使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对唐代田园诗派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诗人杜甫在《可惜》诗中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轼也对陶渊明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陶渊明在田园诗中所营造的悠然情致与闲雅意境,可以使尘世中人们的那颗烦躁不安的心泊入一个宁静的港湾。对于生活在快节奏社会的现代人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一剂治愈良药,可以有效地舒缓人们在喧嚣中的浮躁心情,释放精神上的压力。人们读着他那散发着自在韵味的田园诗,可以将忧郁、烦闷的心绪逐渐放松下来。今天的人们越来越向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生活在约一千六百年前的陶渊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田园诗到了现代竟有如此有益的社会功能。
陶渊明的一生都处在壮志难酬、岁月虚掷的痛苦中,伴随着贫困生活的煎熬,好在他有酒,好在他明智地选择了归隐田园。借助酒,他尽情地发泄内心的孤愤,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并留下大量富有美学价值和哲学含义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