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学认为,课堂上学不好,回家有家教,补补就行了,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也有的学生认为,反正有书本,回家自己看看就行了,这可以说是自己骗自己,即使回家能看,一则多花了时间,再则也不会比认真听老师讲课受益多。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活动起来了。狮子妈妈教育自己的小獅子说: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它们吃掉。 动物如此,人也一样。人的一生需要不断进取,如果你不具有持续学习的意识,不积极主动地去改变自己,那么,你必将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我们正身处信息化时代,这无疑对我们在接受、选择、分析、判断、评价、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又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又要求我们必须紧跟科技发展前沿,不断推陈出新。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终将取决于你对学习的态度。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研究报告中指出,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处理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要在现代社会竞争中取胜,仅仅抓住眼下时机,适应当前的社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握未来发展的时机。因此,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引导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实现自我目标,我们必须从学习走向学会,即培养创新性学习能力。 学会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最具价值的能力。学会学习,更多的是从学习方法的意义上说的,即有一个善学与不善学的问题。不善学,虽勤而功半;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善于学习、学习得法与不善于学习、学习不得法会导致两种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学习的方法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本丛书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阐述。这些方法既有对学习态度上的要求,又有对学习重点的掌握;既有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又有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有对学习时间的安排,又有对学习进度的控制;既有对学习环节的掌控,又有对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等。本丛书理论结合实际,内容颇具有说服力,方法易学易行,非常适合广大在校学生学习。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如同登上了学习快车,在学习中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取得明显的进步。 热切期望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本丛书后,学习成绩、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
序章 你为什么坐在课堂上
第一节 课堂是青少年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
第二节 课堂学习是学习的中心环节
第三节 课堂是培养秩序感的地方
第四节 课堂是青少年成才的起点
第一章 做好准备去上课
第一节 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二节 带着问题进课堂
第三节 提高认识去听讲
第四节 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第五节 集中精力,高效上课
第二章 怎样听讲才有效
第一节 上课听讲听什么
第二节 怎样才能听好课
第三节 听讲要用心
第四节 听讲要捕捉重点
第五节 跟上老师的思路
第六节 选择适当的听课方法
第七节 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第八节 养成好记笔记的好习惯
第九节 课堂听讲十忌
第三章 不同老师,不同听法
第一节 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
第二节 面对天马行空型老师
第三节 面对滔滔不绝型老师
第四节 面对引而不发型老师
第五节 面对防不胜防型老师
第四章 不同课程,不同听法
第一节 抓住学科特点去听课
第二节 如何上好写作课
第三节 如何上好古文课
第四节 如何上好听力课
第五节 如何上好实验课
第六节 如何上好观察课
第七节 如何上好习题课
第八节 如何上好复习课
第五章 课堂笔记,助你进步
第一节 为什么要记课堂笔记
第二节 怎样记好课堂笔记
第三节 课堂笔记记什么
第四节 提高课堂笔记的记录速度
第五节 课堂笔记常用记法
第六节 听为主,记为辅
第七节 如何整理课堂笔记
第八节 课堂笔记的一般要求
第九节 课堂笔记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上课,不仅是听讲
第一节 学而不思则罔
第二节 勇于发言,敢于提问
第三节 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第四节 当堂知识,当堂弄懂
第五节 认真做好课堂练习
第六节 快速阅读的训练
第七节 积极进行口语训练
第八节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第七章 克服障碍,赢在课堂
第一节 是什么影响了听课效率
第二节 为什么上课总是走神
第三节 上课走神怎么办
第四节 怎样防止上课打瞌睡
第五节 如何克服课堂焦虑
第六节 合理安排课间休息
第八章 及时复习,强化上课效果
第一节 趁热打铁,及时复习
第二节 及时复习,同遗忘作斗争
第三节 巧用复述,强化记忆
第四节 有计划的复习,使知识系统化
第五节 课后复习,重视基本内容
第六节 及时整理和完善课堂笔记
第七节 利用作业,检验学习效果
第八节 同步练习和综合练习
第九节 勤于回顾,善于总结
第九章 课堂上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第一节 课堂不能教给你全部知识
第二节 突破重围,个性化学习
第三节 课堂之外有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第四节 课堂只是学习的起点,而非终点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