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还原临终关怀的现状,将引起读者对临终关怀和生命深层次的思考;从志愿者、关怀对象、当代大学生等角度阐述临终关怀的深刻意义及影响力;真实记录临终关怀对象的顽强意志,是在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用情感伴护的方式为临终关怀对象提供精神上的拐杖支持,使之成为该群体在生命后阶段提高生命幸福感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书作者吴庆红说了这样一段话来强调临终关怀以及编写本书的意义所在:临终关怀的对象是临终者及其家属,对于临终者而言,临终关怀的意义在于限度地帮助他们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安详又不失尊严地走完生命的后一程。对于临终者家属而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死亡观,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让家属能够坦然面对死亡,为亲人的离开做好心理准备,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在中国,临终关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可。
序
让生命在陪伴中温暖谢幕
死亡是痛苦的,但死亡又是每个人的必由之路。能否在死亡前少一些痛苦,多一些祥和与温暖,这是临终关怀可以达成的目标。
临终关怀的对象是临终者及其家属。对于临终者而言,临终关怀的意义在于限度地帮助他们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安详又不失尊严地走完生命的后一程;对于临终者家属而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死亡观,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让家属能够坦然面对死亡,为亲人的死亡做好心理准备,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在中国,临终关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可。
生命是脆弱的。对于忍受着病痛折磨、处在生与死边缘的人来说,陪伴和慰藉是多么的重要;而有尊严和温暖地离去,又是多么的可贵。在我姐弟仨升学的关键时期,父亲因病离世,在我父亲需要陪伴的时候,我们却没能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成为我一生中的内疚和深深的遗憾。2013年9月、2014年3月,台湾地区中山医学大学教授、临终关怀专家、快乐列车协会创始人黄俊铭博士前后两度应邀来丽水学院讲座,让我深受感动,萌生了开展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的想法。经过初期筹备,于2014年6月组建成立了青春关怀团队,开始带领丽水学院的大学生们开展临终关怀志愿服务,为临终病人及高龄老年人在生命的后一站送去温暖,服务至今已达7年。在这7年间,一个信念始终支撑着我:用自己的专业所学,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临终病人及高龄老人有尊严地离去,以此弥补我当年未能陪伴父亲走完人生后一程的遗憾。
我们服务的病患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政府官员、国企高管、富商巨贾,也有穷困一生的孤寡老人和一事无成的无业人员。但无论何种身份与地位,面临死亡,几乎没人能做到面不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憾与心事,在生命的后一站,他们需要的就是心灵上的关怀和陪伴,而不是治疗。正如志愿者俞燮艳所说:陪老人聊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根据老人的爱好来开展服务,陪老人唱唱歌……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为老人提供一些简单的生活照顾,比如倒水、修剪指甲等,让他们从心里感受到温暖。
魏文静也是志愿团队的一名成员。她的爷爷在她六年级时去世了,在爷爷痛苦的阶段她没能陪伴身边,心中难免遗憾,所以她希望自己的陪伴、鼓励、倾听可以让临终患者多一些笑容,少一分悲观。参加每周的临终关怀志愿服务,每次看到爷爷奶奶脸上的笑容,一点点的改变以及被需要的感觉,让她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她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这个活动,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志愿者马晔丹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希望通过我们的时时来访,牵着他们的手,带给他们一些慰藉,拭去一些伤痛,留下一些欢愉,陪他们一起慢慢变好……
以上是我们团队成员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的日常。
我们的团队还会在节日举办一些活动,比如重阳节文艺表演、敬茶,清明节给老人们送上清明果,给服务对象送去生日的祝福……
在刚开始接触服务对象时,我们的团队成员也难免会遇到服务对象的抵触和怀疑。他们会问:你们是做什么的?你们要收费吗?谢谢你们啊,我不会聊天,你们去换个人吧……团队成员们就用温暖善意的微笑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他们渐渐地敞开心扉……
有时面对服务对象的离去,压力和恐惧也常带给我们的志愿者以挑战,但坚强和毅力使我们坚持了下来。时常有癌症晚期的病人满脸忧愁地问志愿者:我是不是快要走了?我们就会在病床边,握住病人的手跟他们聊天。聊病人年轻时的快乐回忆,也聊让他骄傲的儿孙辈,还有他未完成的心愿等。后承诺协助医生和家属尽力帮他们完成心愿,并嘱咐家属抽空多陪陪病人,让病人不再焦虑、孤独。
临终关怀志愿服务教会我们:当下生命的每一个今天都是此生中年轻的一天,珍惜、感恩,活在当下。这是团队志愿者冯小丹在参加临终关怀服务后的感悟。
7年来,我带领团队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服务项目获浙江省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铜奖、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践育人示范载体。指导团队在志愿服务中开展研究,完成《临终关怀志愿服务指导手册》《临终关怀志愿服务成果册》《大学生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研究基于丽水市的实践》等作品,相关作品荣获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1项。项目及相关作品还获得了台湾地区中山医学大学教授、快乐列车创始人黄俊铭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时任博士生导师郑树生,浙江大学心理系教授、时任博士生导师许百华等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7年来,我们的团队成员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感染着身边每一位临终病人和高龄老人,他们也从各种生命故事中获得成长,感悟生命的价值,引发了对生命的意义更多的思考。可以说,我们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鲜活的样本。我们的服务也减少了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和情感负担,协调了医患关系,提升了志愿者的服务理念,促进了社会和谐。
本书是我和我的团队近期推出的新作,创意和策划主要来自我多年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的体悟,是我和团队成员在临终关怀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原创口述史。本书开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要呈现团队成员服务的日常,给读者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初印象。
具体内容分三个篇章。
篇章生命之悟。本篇章记录临终关怀志愿者在各个阶段对临终关怀服务与生命的体悟。
第二篇章人生之道。本篇章是志愿者经过长期与临终关怀对象的交流,记录下的临终关怀对象的生平故事、生活现状和接受服务的感受。
第三篇章志愿之说。本篇章是通过对临终关怀患者的家属、医学生志愿者和医疗工作者的访谈来反映多群体对临终关怀的理解和认知。
作品终由我统稿并修改完成。
作品还原临终关怀的现状,将引起读者对临终关怀和生命深层次的思考;从志愿者、关怀对象、当代大学生等角度阐述临终关怀的深刻意义及影响力;真实记录临终关怀对象的顽强意志,是在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用情感伴护的方式为临终关怀对象提供精神上的拐杖支持,使之成为该群体在生命后阶段提高生命幸福感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保护被关怀对象的个人隐私,作品对服务过程照片进行了技术处理,以手绘的形式真实呈现临终关怀场景,给读者更为温暖的阅读体验。本作品以多元化方式呈现,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的出版,有望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推广,吸引社会各界对于临终关怀的关注;同时有利于鼓励更多在校大学生加入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群体,有利于拓宽临终关怀志愿者人群的来源,有利于辅助完善医院的人文关怀体系,有利于满足临终关怀患者优逝的情感需求,有利于推进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感谢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丽水市人民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丽水市怡福家园、丽水市金晖养护院等医疗机构的领导、医生、护士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丽水学院师生参与到我所带领的临终关怀项目以及对此所作的贡献。特别感谢志愿者肖夏、李慧玲为本作品绘图;感谢程倩、张婷、董佳佳、张柳婷、徐瑶莹、吴浩洁、邱荷艳子等参与本作品的整理。
吴庆红
2020年12月
吴庆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丽水学院讲师、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丽水市心理卫生协会、丽水市健康管理学会发起人之一,现兼任副理事长、副会长。具有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等专业背景,对高龄老人、临终病人有长达7年的服务与研究,曾获志愿服务大赛全国铜奖、浙江省金奖。已出版《青春关怀 心暖生命:大学生临终关怀志愿服务指导手册》。近年来指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三等奖1项、浙江省一等奖4项、浙江省三等奖4项;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因指导学生挑战杯赛事多次获省级以上荣誉,被学生亲切称为挑战杯金牌教练。曾获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丽水市直机关优秀党员丽水市科协先进工作者丽水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丽水学院大学生喜爱老师等荣誉。
Part 01/生命之悟
人生若只如初见,情之所起,一往情深,因为遇见,所以我们想要伴你同行
用热情与陪伴填补生命的空缺//003
活着是生命的目的//005
陪伴是长情的告白//007
知是归期,却也笑迎//009
用微笑交换眼泪//011
别把孤独留给老人//013
愿微笑照亮希望//015
温暖你我常伴//017
青春的职责//019
用心筑温暖//021
温暖关怀//023
生命珍贵脆弱,却向死而生//025
美景转瞬即逝,且行且珍惜//027
陪伴使你我坚强//029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031
照亮零度以上的风景//033
让温暖常驻生命//035
只此一生,惜之所有//037
另一个世界的不平凡//039
笃学老叟,请多指教//041
骄阳似火,温暖你心//043
九月重阳,温纯我心//045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047
不负时光,陪伴所爱//049
向死而生//051
改天再忙//053
可爱的人//056
小确幸//058
遇见//060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062
应笑看,月圆月缺,花开花落//064
生命的末班车,我陪你乘坐//066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068
我曾见过夏花般的生命//071
你的善良,岁月不忍欺//073
感召内心深处的那曾经//075
用世间温暖与你相遇//077
心怀慈悲,行如绳墨//079
往后余生,安暖相伴//081
微笑,亦是一服良药//083
超越长眠零度的沸腾//085
陪伴,好的良药//087
陪伴是好的告别//089
来过我生命的他们//091
白色世界的一抹红//093
触手可及的温暖//095
给心情涂上关怀//097
黑匣子里有微光//099
倾听心的诉说//101
痛的领悟//103
且过且珍惜//105
老有所依//107
生命的老去//109
手握心中暖//111
美的相遇//113
人间值得//115
信仰生命//117
善始善终//119
暖心之旅//121
花香四溢//123
心暖生命//125
陪伴//127
恒在//129
茶香//131
征服//133
人生主场//135
不负时光//137
内心的暖化//139
我的同乡奶奶//141
心怀祖国,满心珍惜//143
为你倾听 因你倾心//145
暮色蹒跚,幸而与共//147
愿陪您驱散孤独//149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151
待下次花开之时,再相见//153
心态决定幸福//155
乐观是病痛的良药//157
愿时光能缓,让我永远陪伴//159
Part 02/人生之道
用我们的笔,传递你们的声音
奉其一生,素履以往//163
学无止境,乐此不疲//166
将相本无种,幸福需自寻//169
蹉跎一生 心怀希冀//172
浮生若梦,往昔已存,今朝正续//175
喜提乐观,尽如人意//178
外看残酷的现实 内练坚强的内心//181
眼里有甜蜜,心里有幸福//184
淡然处之 强者自强//187
生活可期 笑而以对//190
奉其所有 心怀感恩//193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196
关怀常在,温情承载//199
零距离的接触,心与心的交流//202
就此一生,谁无坎坷//205
乐观以对,馨享生活//207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210
趁你还在,趁我还爱//213
无惧岁月,一生乐学//215
一带一路,精神永驻//217
生如夏花,岁月静美//220
亦师亦友 关怀共有//223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226
平凡之叶,朴实无华//229
纵情高歌,乐观楷模//232
Part 03/志愿之说
让世界充满爱
情之所系,望其安康 家属陪伴者访谈//237
感悟生命,遇见自己 生命关怀志愿者访谈//270
医怀众生,温暖同行 医疗工作者访谈//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