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在综合以往各学科、各流派关于人格与人格培养问题的理论说明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思考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定位,探讨了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目标、主要内容,结合实证研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现状和高校人格培养现状,并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和高校人格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应坚持的原则,提出了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可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青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自学读物。
本书特色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以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为目的,尝试将各学科的人格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结合,深入探究如何构建有效的大学生人格培养体系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综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科学、理性的思维审视中西方人格理论和人格培养实践的发展历程,对大学生人格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应坚持的原则,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力求将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适用性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教师和辅导员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培养工作,提升高校思想教育中人格塑造的实效性。
读者对象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可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青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自学读物。
对人格问题的研究源于笔者的工作实践和研究兴趣。人格既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范畴,又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格健全、能力突出的个体更能适应当代社会的竞争,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当今世界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资源,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重要人才群体,是否拥有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在大学这个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完善对今后的成长发展极其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基于这个迫切需求,《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以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为目的,尝试将各学科的人格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结合,深入探究如何构建有效的大学生人格培养体系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综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科学、理性的思维审视中西方人格理论和人格培养实践的发展历程,分析中西方历史上人格理论及人格培养实践的利弊得失,结合实证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现状和高校人格培养现状,对大学生人格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应坚持的原则,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力求将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适用性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教师和辅导员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培养工作,提升高校思想教育中人格塑造的实效性。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较有难度的实践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关键在于社会、学校、家庭要创造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有利环境,并激发大学生人格自我培养的觉醒,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人格健全发展的方向。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撰写过程中借鉴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及研究资料,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所有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朋友,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的热忱帮助和辛勤劳动。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真切希望同行、专家及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于 婧
2021年4月于西北师大
于婧 中共党员,1981年出生,甘肃庆阳人,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兰州工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人格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参与甘肃省教育厅项目 甘肃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届 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二等奖。
章 人格培养概述 1
节 时代呼唤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2
一、人格的重要性 2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4
三、人格危机是大学生人格发展面临的严峻现实 5
四、健全人格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必然选择 10
第二节 我国人格培养概况 11
一、人格与人格培养思想 12
二、从事人格培养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 12
三、我国的人格及人格培养理论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13
四、大学生人格及人格培养理论 16
五、我国的人格及人格培养理论的不足 17
第三节 国外人格培养概况 19
思考与讨论 20
第二章 人格与健全人格 21
节 人格概述 21
一、人格概念的起源 21
二、西方人格一词的词源和词义分析 22
三、中国人格一词的词源和词义分析 25
四、各学科对人格内涵的解读 27
第二节 人格含义的综合阐释 31
一、人格的含义 31
二、人格与其相关范畴的辨析 32
三、人格的结构 38
四、人格的基本特征 41
五、人格的培养 43
第三节 健全人格概述 43
一、健全人格的内涵 43
二、健全人格的确立 44
第四节 大学生健全人格概述 46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 47
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特征 47
思考与讨论 48
第三章 人格培养的理论渊源与思想借鉴 50
节 西方人格和人格培养的理论渊源与思想借鉴 50
一、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对人格与人格培养理论的探索 50
二、中世纪时期人格向神格的异化 60
三、近代独立理性人格的张扬 61
四、现代西方多元人格理论的兴起 63
第二节 中国社会人格和人格培养的理论渊源与思想借鉴 79
一、先秦时期的人格理论与人格培养 79
二、秦汉以后的人格理论与人格培养 88
三、近代中国的人格理论与人格培养 8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人格和人格培养的理论渊源与思想借鉴 91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91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格理论与人格培养思想的论述 93
第四节 中西方人格理论的比较与启示 95
一、中西方理想人格的比较 95
二、中西方人格培养思想的启示 98
思考与讨论 99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人格培养实践 100
节 人格培养实践的发展历程 100
一、五爱育人时期 100
二、四有新人塑造时期 102
三、时代新人理想人格完善时期 104
第二节 人格培养实践取得的成绩 105
一、目标不断明确,体系不断完善 105
二、内容不断拓展与更新 105
三、方法不断创新,形式更加丰富 106
第三节 人格培养实践的启示 108
一、坚持人格培养的价值观导向 108
二、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格培养思想 108
三、坚持人格培养的开放性特点 109
四、积极拓展人格培养的隐性课程 109
思考与讨论 109
第五章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定位、目标与内容 110
节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内涵 110
一、培养对象 110
二、培养时期 111
三、培养理念 111
四、培养内容 111
五、培养目的 112
六、培养的价值取向 112
七、培养方法 112
第二节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定位 112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112
二、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三、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是塑造合格现代公民的基础 114
第三节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目标 114
一、培养大学生的传统人格 115
二、培养大学生的现代人格 115
三、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主导目标 115
四、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目标的层次 116
第四节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内容 117
一、自我意识的培养 117
二、价值观念的培养 119
三、道德品质的培养 119
四、行为模式的培养 120
思考与讨论 120
第六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及高校人格培养现状 121
节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121
一、生理发展 121
二、心理发展 122
三、自我意识发展 122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123
一、具有一般国民人格的共同特征 124
二、具有大学生人格的特殊特征 125
第三节 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7
一、心理状态发展失衡 127
二、理想和信念缺失 131
三、意志力薄弱 135
第四节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137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137
二、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139
三、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141
四、个人因素的影响 143
第五节 我国大学生人格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44
一、我国大学生人格培养现状 145
二、我国大学生人格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7
三、我国大学生人格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50
思考与讨论 152
第七章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优化对策 153
节 坚持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基本原则 153
一、以人为本原则 153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155
三、与时俱进原则 155
四、整体优化原则 155
五、培养与自我培养相互促进原则 157
六、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 157
第二节 开辟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途径 158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58
二、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160
三、构建优良的校园环境 161
四、增强人格的自我培养能力 167
第三节 创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方法 171
一、理论灌输 171
二、心理咨询 172
三、榜样示范 173
思考与讨论 174
附录一 大学生人格现状调查问卷 175
附录二 大学生人格现状访谈提纲 183
附录三 大学生人格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185
参考文献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