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雪峰身上,交织着多种角色:出生在祖祖辈辈不识字的农民家中,连中级师范也未能毕业的放牛娃,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1927年入党的老革命,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陕北党中央派到上海的特派员,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上饶集中营中的“囚徒”,站在天安门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嘉宾,被开除了党籍的“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中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等等。这么多反差极大,相互背离的角色交织成他丰富而坎坷的一生。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档案的解密,过去一些迷惑不解的事情渐渐清晰。我应当尽力从各个角度写出一个真实的冯雪峰。一起来翻阅《冯雪峰的传奇人生》吧!
三十年代党内的“左倾”来自苏联和共产国际,当时苏联认为中间派*坏,要消灭中间派。冯雪峰的“左倾”思想来自组织,个人是敌不过组织的,天平总向集体倾斜,这是没有办法的。冯雪峰又以他的“左倾”思想去影响鲁迅,当时批判“第三种人”是极“左”的做法。鲁迅喜欢冯雪峰,不抵制冯雪峰的做法。许广平回忆录中写道,冯雪峰要鲁迅先生怎样怎样做,*后总是冯雪峰达到目的。
序言 我所认识的冯雪峰
章 歌唱在湖畔
第二章 闯荡北京
第三章 “左联”时期
第四章 佩服的人——鲁迅
第五章 危难相助瞿秋白
第六章 文章知己丁玲
第七章 转战在革命根据地
第八章 陕北来人
第九章 乡居神坛写长征
第十章 上饶集中营里的“囚徒”
第十一章 飞出牢笼到重庆
第十二章 重返上海
第十三章 解放初期的建树
第十四章 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开始的厄运
第十五章 魂归故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