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54.9 元
丛书名:“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 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专业系列教材
- 作者:宋长华
- 出版时间:2021/11/1
- ISBN:9787111686750
-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K122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本书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
全书分为两篇,共11章。第壹篇为工程热力学,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理想气体及其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水蒸气、气体和蒸汽的流动、蒸汽动力装置循环;第二篇为传热学,包括导热、对流换热、热辐射及辐射换热、传热过程与换热器。为便于教学,每章编排了学习目标、小结和自测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核电站动力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能源动力类运行与维护人员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培训教材,亦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和学生参考。
本书配有多媒体课件、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模拟试卷等,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教师,均可来电(010-88379375)免费索取或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下载。
“热工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具有系统性、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本书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此次修订,吸取了各学校在使用过程中提出的建议以及其他相关教材的优点,紧密结合就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需要,充分体现了电力行业的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保留第1版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降低了理论深度,如删除或简化了理想气体的计算、熵与的推导、喷管的计算、两级回热循环的计算与分析、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的公式推导、通过平壁和圆筒壁传热过程的计算,更注重结果的应用。同时对课后练习题进行优先,增加了相关职业考试题,更新了专业技术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的内容,如对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核能发电厂循环、火电厂生产实际案例进行更新,使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并融合互联网新技术开发了课程资源,力求成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形态教材。
本书为电厂热能动力专业重庆市市级教学资源库的“热工基础”课程的配套教材(课程网址:https://wwwicvecomcn/portal_new/courseinfo/courseinfohtml?courseid=dgqbaysqtrhl 08234syvfq)。课程在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基础上,更新了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习题库等,更方便于线上线下教学。
本次修订在书中相应章节设置了二维码,读者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针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知识点讲解视频或动画。
本书由宋长华担任主编,陈颖、张友利担任副主编。宋长华修订第1~3章、第6~7章和各章自测练习题,陈颖修订绪论、第8~11章,张友利修订第4~5章,贾明扬参与修订了第1~2章部分内容,裴洋参与修订了第8章部分内容。
重庆大学李隆键教授担任本书主审,对全书的修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使本书的质量得到提高。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第1版编者和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同行们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前言
二维码索引
绪论1
学习目标1
01能量、能源和热能的利用1
02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3
03“热工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
及其在专业中的作用6
小结7
自测练习题8
篇工程热力学9
第1章热力学基本概念9
学习目标9
11工质和热力系9
12平衡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13
13热力过程19
14功与热量21
15热力循环26
小结28
自测练习题30
第2章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33
学习目标33
21热力系的储存能与热力学能33
22热力学定律的实质及
表述35
23闭口系能量方程式35
24开口系的稳定流动能量
方程式和焓38
25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的应用43
小结46
自测练习题47
第3章理想气体及其热力过程50
学习目标50
3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50
32理想气体的比热容53
33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变化量的计算59
34理想混合气体的性质60
35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64
小结71
自测练习题73
第4章热力学第二定律77
学习目标77
4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和表述77
42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80
43熵与孤立系统熵增原理84
44参数简介86
小结87
自测练习题88
第5章水蒸气91
学习目标91
51水的相变及相图91
52水蒸气的定压产生过程94
53水蒸气的状态参数和水蒸气表98
54水蒸气的h—s图100
55水蒸气的典型热力过程102
56湿空气的性质105
小结106
自测练习题106
第6章气体和蒸汽的流动109
学习目标109
61一维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式109
62管内定熵流动的基本特性111
63喷管的计算114
64绝热节流118
小结121
自测练习题122
第7章蒸汽动力装置循环125
学习目标125
71朗肯循环125
72再热循环132
73回热循环135
74热电联产循环140
75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简介142
76核能发电厂循环143
小结146
自测练习题148
第二篇传热学151
第8章导热151
学习目标151
81传热学概述151
82导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152
83通过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158
84通过圆筒壁的一维稳态导热163
85非稳态导热166
小结169
自测练习题170
第9章对流换热173
学习目标173
91对流换热概述173
92对流换热的研究方法177
93流体无相变的对流换热179
94流体有相变的对流换热190
小结197
自测练习题198
第10章热辐射及辐射换热201
学习目标201
101热辐射的基本概念201
102热辐射的基本定律206
103物体间辐射换热的计算210
104气体辐射和太阳辐射220
小结222
自测练习题224
第11章传热过程与换热器227
学习目标227
111换热器及其分类227
112传热过程及传热方程式231
113通过平壁和圆筒壁的
传热过程233
114传热的强化与削弱237
115表面式换热器的传热计算241
116火电厂典型换热器传热
过程分析250
小结253
自测练习题255
附录258
参考文献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