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学术界情况而言,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书法文化关联性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见,特别是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深入研究尚是明显的薄弱环节。本书作者积多年治学之功,从文人书写行为研究角度,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书法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使本书具有了显著的原创性和学术性。本书的出版将是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书法文化这一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也将是这一论域的国内外本比较厚重的学术专著。本书从现象论、行为论、特征论、功能论、影响论以及史论结合等角度,将宏观考察与个案分析、历史分析与现实反思紧密结合起来,且从实际出发,广泛讨论了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书法文化的关系,得出了许多实事求是的结论。本书倡导现代文人书法和文坛与书坛的对话及结合。本书对文学与书法的爱好者、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和意义。
李继凯 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东亚汉学研究学会会长等。主要从事现代文学与文化、中国西部文学、现代文人与书法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著作有《全人视境中的观照》《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墨舞之中见精神》等十余部,合作主编《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等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出版项目等多项。获教育部、陕西省等省部级科研奖一等奖、二等奖多项。
孙晓涛 安徽阜南县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学会会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在站博士后。郑州大学副教授,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隶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课题2项、省级课题3项,在《中国书法》《书法丛刊》《文艺争鸣》《书法》等专业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2018年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李徽昭 曾用名李超,江苏泗洪人,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日本一桥大学客座研究员,曾供职于高校国际交流处多年。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与美术交叉研究、文学批评等,出版《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汉字书写与现当代作家手稿》(合作),在《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种,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文学条目编纂及其他项目多项。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奖、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江苏省长江杯文学评论奖、全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工作先进个人等各类表彰多种。
引言 文心铸魂与翰墨传神(1)
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书法文化的结缘(1)
节 一个新的学术视域(1)
第二节 现当代作家的贡献(5)
第三节 书法对文学的滋养(10)
第四节 书写的文化生态(16)
第二章 现当代作家书法的功能及意义(22)
节 从古代文人书法说起(22)
第二节 文学与书法融合形成的文化特征(29)
第三节 作家的书法文化创造所具有的功能及意义(38)
第三章 现当代作家论书法文化(46)
节 书法美学观及价值观(46)
第二节 论说书法创作及体验(53)
第三节 对书史及其命运的关切(60)
第四节 当代作家的若干相关思考(64)
第四章 贯通古今:从梁启超、沈从文到汪曾祺(72)
节 梁启超的书法美学及其教育实践(73)
第二节 沈从文与书法文化的深缘及成就(86)
第三节 汪曾祺的书法修养对其小说、散文的影响(105)
第五章 笔耕墨种:双坛上的鲁郭茅(121)
节 鲁迅与中国书法文化(121)
第二节 郭沫若对现代书法文化的创造(134)
第三节 茅盾对书法文化的不懈追求(146)
第六章 战地墨香:以延安文人为中心的考察(158)
节 烽火连天中诞生的文化奇迹(158)
第二节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文人书法(164)
第三节 创造现代红色的书法文化(169)
第四节 白羽书法对红色书法的继承(172)
第七章 墨海拾贝:南方作家的书法实践(177)
节 越文化背景及鲁迅的送去主义(177)
第二节 苏州文人叶圣陶的儒雅与庄重(197)
第三节 南国文人朱自清的质朴书写(202)
第四节 金大侠创化的武术书法(213)
第八章 砚边揽翠:北方作家的书法探索(230)
节 从于右任的书文情结谈起(230)
第二节 当代西安作家与书法文化(270)
第三节 秦地双坛群英掠影(299)
第九章 大文学与广书法的建构(336)
节 晚清民初勤奋书写者的书法艺术(336)
第二节 现当代文人个性与书法艺术风格(356)
第三节 书法比较:以鲁迅与其他作家为例(413)
第十章 20世纪中国作家与美术的相遇(439)
节 文学美术的交融与分立(440)
第二节 现代作家与美术的相遇(445)
第三节 作家言说美术的动机与方式(450)
第四节 作家书画与当代书法问题(453)
结语 作家与书家的生命融合及启示(469)
主要参考文献(476)
后记(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