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作为叶海的第一本诗集,收录了作者自2017年至今创作的182首诗歌。共分成四辑,分别是半夏、有所思、更近的幸福、原来你是懂我的。
作者全面展示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试图将自己的所见之物,自己所经之事,所遇之人,所动之情,通过诗意的表达,来刻画每日所见之常景,来对抗另一个飞驰于现代经济中的江南,对抗奔波于生活中的自己。
《路过水杉林》《故事里的乌竹》《沙玫瑰》《大雪苍茫》《松枝上的蚱蜢》《罗汉果》《旧时梅》《香樟叶和愧疚》《北坡梅》《龙葵》《燕子花》《叶下珠》《卷柏》《倒向河中的柳树》……这些诗歌中融入了丰富的北仑地理、风物元素,也增强了它们的地域色彩,带有浓厚的人文特色。
叶海诗集阅读
自那年与浙江诸兄一聚
,至今仍记得叶海兄抿嘴微
笑的样子,伏在兄弟怀间酣
睡的样子。他面相如北人,
胡子拉碴,在江南诸兄弟中
显得有些特别,但一样兼具
了南人骨子里的温婉和淡泊
。谈及诗歌,敬畏而虔诚。
不善识人如我者也可以确信
他具有的这些稀有品质恰好
是他作品中具备的基本特征
。那么,像他这样的人在写
着怎样的诗,我也几乎是熟
知的……
任何朋友之间,文字和
阅读慢慢会变得不再讨好。
或者说,我已经偏执地认定
一个朋友应该写怎样的诗。
这多少对诗歌本身会有些影
响,或者可以说是轻慢。也
确实如此——当你已见过了
藏在那些诗歌背后的诗人的
样子,在读诗的时候总是像
读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甚
至会刻意以他特有的语调读
出他的诗歌。实在好玩儿…
…
而真正能够撇开个人情
感的阅读是困难的。当叶海
兄发来他的诗稿——这些半
生沉淀的思考和奔涌的心血
结晶而成的诗歌,尽管他真
正写作的时间不太长,但当
他准备一本书的时候,说明
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有了自己的诗歌密钥,不容
忽视!为他感到由衷高兴。
谢谢诗歌,又找到一个
忠诚于它的灵魂。一首一首
,我跟读的过程就像是他在
领着我二路指认。
半夏、牛筋草、岩河的
白果、水杉林、乌竹、沙玫
瑰……开在窗前的花,结在
墙角的果,空山与细雨,红
梅与白雪在一幅水墨烟雨中
随流水、青瓦、窄巷一起,
作为江南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徐徐入画、入眼、入心……
他将每日所见之常景与
恒物刻画,以对抗另一个飞
驰于现代经济中的江南,对
抗奔波于生活中的自己……
这让他在附身观察的同时更
有机会接近那个存在了千年
的江南和自我。他的诗歌是
内审和自察的,是动念和修
心的。他在出世和入世中如
平缓流水中摇摆的水草,感
知得到整条河流的寒凉与平
阔。
叶海是一个孩童般的探
索者和提问者。他的诗歌中
从来不回答什么,或者赋予
诗歌具体的形状。他不会自
以为是地提出真知灼见,或
者站在高处以启迪者的口吻
写作。如果有命名的话,也
仅仅是恐惧的命名——个人
的,精神的。
在屋后,多种上几株桑
树吧
桑叶田田,可以养鸡
春蚕多丝,就像远方的
良人
过了初夏,那些桑葚就
熟了
桑汁清甜,可以酿酒
蚕丝绵长,仿佛有人一
直在倾诉
——《桑树》
这首短诗,在诗人的诸
多作品里显得跳脱和瞩目,
它对更好理解诗人何以保持
民间审美立场和自然写作有
着鲜明的举证。“是谁驯养
了连绵的白云?”白云显然是
无法被真正驯养的,在诗人
眼中,由于某种社会既定的
规制和训诫,使得自然造物
也被不可避免地波及了,“
九月的灰鸽子,系着明黄/
的丝带,飞向更深邃的/梦
乡”,诗人就如这灰鸽子,
毫不起眼,却又心怀苍穹,
向往真正的自由。这种先前
的社会性与追求自然的复归
,聚合在一起产生了比较强
烈的诗意比对和冲突,还有
写到“土壤黝黑,百姓善良”
,让诗人耐人寻味的归属意
识、身份意识和审美立场悉
数显露。狄兰·托马斯说,
一首好诗写出来之后,世界
就发生了某种变化,从“鱼
篓里/装着辽阔的海洋”开
始,诗歌其实刚刚进入“唤
醒”世界的状态,他在这首
诗中的写作才迎来神的降临
,一种新的变化正在到来。
显然,这类诗作还有很
多,他写作的现代性和乡土
价值也会不断被自己发掘、
被我们发现。这本《半夏》
仅仅是叶海兄自己对于过去
诗写的一次梳理和汇总,而
我的阅读和掘进也只是这无
限诗性聚合之中的“有限”指
涉。在宁波北仑,他工作生
活的地方,有着***的天
然良港,那里海纳百川,自
然也孕育了像他这样对生活
有着深情厚谊的诗人。面对
东海以及更广阔的浩瀚,他
所拥有的诗歌梦想也会愈来
愈为更多入知晓,这片向东
的大海,已经成为他个人诗
歌身份的一个标签。叶之海
本身就已经充满了广阔而奇
妙的超现实效果,期待他不
断热衷于此、反叛于此。我
的阅读才刚刚开始,而叶海
书写的诗歌还在源源不断到
来……
(飞白,浙江慈溪人。已
出版个人诗集《失语集》《
无物之阵》《活着若无不妥
》三部。曾参加《诗刊》社
第35届“青春诗会”。诗歌作
品散见于国内多种文学刊物
。)
叶海,本名石俊杰,宁波人氏。有作品发表于《文学港》《浙江诗人》《山西文学》《延河》《江南》《诗刊》等杂志。
第一辑 半夏
半夏
牛筋草
岩河的白果
桑树
又轻又美
路过水杉林
故事里的乌竹
沙玫瑰
大雪苍茫
松枝上的蚱蜢
罗汉果
旧时梅
香樟叶和愧疚
北坡梅
龙葵
燕子花
叶下珠
卷柏
倒向河中的柳树
瓦笋
忆五马桥
日落西街
对岸
桃花诗
凉亭
清明上河图
城南旧事
格桑花
蝴蝶和其他
大风
打碗花
落日又升起
不断舍离
石桥
空山
白石庙的鱼
另一场雪
冬月十四行
第二辑 有所思
有所思(之十)
说说吧
正在消弭的时光
木马,或者其他
失眠辞
悲伤是一种气味
旧抵针
留白
再见民丰
沙暴
意难平
酒花
小寒
比雪更自的事物
在高潮
我的悲哀
子夜歌
一生中,不能拒绝的
远行
中秋后
在另一片大海
如果
鹧鸪声里
沙漠海
木鼓
过阿育王古寺
爱
秧田里的祖母
家史
米饭
福地
医院走廊
老宅
老路
清明
小谣曲(悼念)
中元辞
夜大雪,眠觉(悼念之二)
今又重阳
寒露
冬至
回声
花圃
春天的银杏
譬如
有所思(之九)
白鹭
九月
过宣花寺
分飞燕
夜行车
去年开过的桃花
纺事
花事
雀事
面事
蜃事
房事
杏事
蛾事
栗事
虾事
网事
鹅事
麇事
秋事
茶事
窥事
船事
霓事
春事
篾事
儿女之事
箫事
第三辑 更近的幸福
秋分,写在小浃江
大雪
春至小港
早安,小浃江
环卫物语
寺
雪中拾遗
炊烟,就像幸福一样
忆雪
雾别仙居
行吟者言
冬雨从未消停
假如
我们来说春天
雨落在石头上
尚未做完的事
春分(之二)
端午十四行
错过祝福的人
更近的幸福
因为爱情
忆江南
水鸟,掠过湿地
有所思(之十五)
在植物园
在秦王宫击鼓
七分暖
埠头村的早晨
送只水杯,给你
在新路岙水库
十二月的北仑
第四辑 原来你是懂我的
原来你是懂我的
致友人
答友人(之二)
树上的果子越来越少
七月之殇
江鱼儿·赋别
余欢
萤火虫
今宵多珍重——致雪漫天
尺素——致李艳芳
别东阳
收到一盎灯(兼致心云)
如舂——赠梅东雷
祝福——赠林小飞
致你
有赠
宣纸
庆生——致静雪
空白十四行
雨,下了一整天
这一轮满月
高处有多高
白云诗
春水
再甜些再浓稠些
萝卜炖肉
下午的阳光
春雨落在胡家堰
弄海潮
劝酒辞
思量
朽木
珍贵的人间
等候(之二)
春晖
如果你来到横溪镇
重阳十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