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出版说明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人获取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水平和增强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小学时期正值人生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会让每一个孩子受益无穷。为此,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均对中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做了部署安排。2017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陆续启用统编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自主阅读”“整本书阅读”等栏目或单元的设置,使得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更切实的依托。
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建议阅读的多种图书系经典名著,读之可涵养情性、启迪人生。然而,时代变迁、语言疏隔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阅读过程中,很多孩子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不愿读”“不会读”“读不下去”的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让孩子们能够轻松读,读懂、读通、读有所获,我们充分发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文学图书和语文读物出版方面的优势,推出了这套“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
丛书收录图书三十余种,以我社多年沉淀、打磨而成的优质版本为底本,精编精校。另延请有丰富教、研经验的教研员及一线名师进行课程化的整本书阅读设计,以精炼的阅读导入语、有趣的阅读任务、实用的阅读链接材料,与原著相呼应。力争尽我们所能,与孩子们一起扫除阅读过程中的路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阅读,享受阅读,读有所思、有所得。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整个语文教育的改革,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读书为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读书的习惯,使之成为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提升各方面素养。”希望这套书常伴孩子们左右,对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能有切实的帮助。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21年5月
二、 丛书特点
(一)精良的版本
1.各书版本均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经多年积淀的定本,其编辑者、整理者、校注者、译者均为一流的专家学者,读者评价及口碑良好。个别新编选图书,在选目、底本选择、编辑校对等方面亦均投入了大量精力。我们力争为读者奉献靠得住、值得信赖的善本。
2.高频次的重印及再版,使人文社的版本有机会吸收各方意见,不断对图书进行修订打磨,使之逐渐完善,*后成为精品。
3.专业的编辑和校对团队保证了书稿的编辑质量。人文社坚持书稿的三审三校,力争把错误率降至*低。人文社是现在仍拥有校对科的少数出版社之一。出版讲究的是工匠精神,慢工出细活,这方面人文社一直在努力实践。
4.统编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选文大多选自人文社版本。
(二)符合“整本书阅读”理念的完整、未删节版本
1.符合国家教育部门、教材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倡的读整本书、读原著、读一本书的完整版之精神。
2.严格保证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的连续性,不随意删改作品内容。
(三)“课程化”设计助力学生阅读和考试
1.本套丛书邀请了优秀的一线教师、教研人员、教育专家等从“整本书阅读”与“名著课程化”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针对性强的课程化设计。力图让学生能够以高效的方式读通、读懂、读透每部经典作品。
2.编写团队在深度研究语文教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发了本套丛书。丛书的课程化设计,既体现一定高度,又因书制宜、实用性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阅读能力养成体系。
(四)颜值靓丽、护眼设计
1.契合青少年读者的审美趣味。
大16开开本,成品尺寸165mm×240mm。封面颜色明朗清新,风格鲜丽活泼。
2.近视防控。
2021年3月,国家*新发布了标准GB 40070—2021《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对于教材、教辅等图书做出了详细明确的要求。本套丛书高度尊重此国标文件,在设计上特别做到字大行疏,不仅看着舒服,更可有效保护视力。
(五)名著阅读课程化2.0——线上课程
在进行名著阅读课程化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个矛盾:要么附加内容少,不见课程化特色;要么附加内容过多,反而破坏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或破坏了阅读的完整性与流畅感。因此,本套人文版“名著课程化”丛书,增加了线上课程部分,让“课程化”不局限于文本上的阅读指导,而是真正用教学的方式、互动的方式,辅助学生完成名著阅读。
1.优质原著底本。根据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推出的《寂静的春天》纪念版译出,该公司正是初版《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机构。
2.科学翻译准确。斯坦福大学环境工程系博士后张雪华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硕士黎颖联合翻译。保障环境科学专业内容的翻译准确性。
3.关照文化差异。充分考虑中文读者的阅读需求,对于一些因属当地文化常识而被作者一笔带过的内容,增加了必要的说明。
编者的话(节选)
翻开这本书,里面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你也许觉得无趣;里面满是“狄氏剂”“对硫磷”“2,4-D”“DDT”这些令人费解的专业名词,你也许觉得头疼;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又是地球另一端的事,你也许觉得遥远;浩如烟海的经典,教材却从中选择推荐了这部看似很枯燥的作品,你也许觉得奇怪……没关系,我们先放松一下,来个“猜猜看”。
以下这些说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1.喝隔夜水和千滚水致癌。
2.绿色背景能保护视力。
3.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有害健康。
4.春茶含过量农药,茶农自己都不喝。
5.水能感知人类的情绪。
猜完了?现在我们来揭开真相,先看这个“春茶含过量农药,茶农自己都不喝”:
传言:进入3月后,国内不少茶场进入春茶开采期。随之而来,网上出现一篇文章称,春茶中含过量农药,一喝就中毒。而夏秋季的茶叶更是可怕,连茶农自己都不喝。文章还指出,中国茶叶98%有农残。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这茶到底还能喝吗?
真相: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此时气温大多低于20℃,没有虫害,打了农药反而增加成本。所以,春茶里面一般不含农药。至于“中国茶叶98%有农残”“夏秋季的茶叶更是可怕”等说法,专家表示,农残并不等于农药超标,在泡茶过程中,只有微量残留农药会进入茶汤中,对人体健康一般不会有影响。
…………
答案:上述5种说法都是假的。你都猜对了吗?
你瞧,科学是不是离我们并不遥远?《寂静的春天》里的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其实也离我们很近。你吃的饭菜里,农残超不超标?你走过的校园、街道、公园绿地,使用的养护品是不是化学品,是不是符合标准?眼光再放远一点,城市绿心、美丽乡村正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里有没有些不和谐的音符呢?《寂静的春天》这本小书里,原来藏着“科学普及”这篇大文章。
…………
生活中,我们由于缺乏基本常识,被简单直观的表象“忽悠”的例子还有很多。要理性认识现实,就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要让公众在各种“伪科学”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正是科学普及的责任之一。
面对“网络传言”,我们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提高“免疫力”;要确认网络信息的出处和可靠性,看信息是否有夸张成分;事件都有多面性,要避免被单方面陈述所误导;要对疯狂煽情的信息特别警惕,真相力量足够大是无须煽情的。这些认识,没有科普,我们如何知晓?
科普还在担当着普及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重任。科普的目的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像科学家一样处理各种事务,就像学习钢琴,不一定是为了成为钢琴家一样。科学精神就在于质疑、反思和实证。
敢于质疑,经常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思考,这就发展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在提出问题、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尝试运用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就发展了我们的创造力。可以说,怀疑精神与个性张扬息息相关;怀疑精神与自由意志息息相关;怀疑精神与民族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怀疑精神与人类的文明进步息息相关。
我们提倡不唯上不唯书的怀疑精神,但仅仅具有怀疑精神是不够的。实证精神,才是科学精神中更为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寂静的春天》中滥用农药、杀虫剂和其他化学品给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观点,它们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
阅读任务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在《寂静的春天》里,卡森走的是怎样一条路?这么多的资料和数据,她为什么这样走?请你用思维导图画出这条路,并表现出路边“建筑”之间的关联。
前 言(节选)
《寂静的春天》初版于1962年[1],它催生了世界环保运动和环境政策的发展,被普遍誉为唤醒公众环境意识的启蒙之作。作为一部经典的环保著作,作者除了大量引用科学研究文献体现其科学性,也用了激情震撼如诗歌一般的文学修辞手法,旨在唤醒公众关注,警惕滥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对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呼吁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决策者和公众接受并肯定了此书的价值,连出于担心自身行业利益受损而竭力反对甚至诋毁此书的美国化学界也*终转变态度,于2012年将其列为“国家化学史上的里程碑”。即便如此,围绕此书的争议始终未曾消散,这与作者融科学的理性和文学的感性为一体的独特写作方式有很大关系,这样的科普写作在20世纪60年代是不多见的,其经久不衰的影响力佐证了这种写作方式在传播理念和唤醒公众意识方面的巨大成功。
…………
20世纪60年代,是人与自然分割、公众普遍相信人类使命就是征服自然的时代,卡森通过展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关联与互相依靠的体系、人类是这个关联网的一部分、破坏关联网的内在完整性*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等系统理念,成功地唤起了公众的关注。这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位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更因为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全书以一个寓言开头,初看有些突兀,不像科学论文或科学教科书惯有的模式,但这是一个有效的文学载体,抒情式的描述,情绪强烈的韵律,诗一般的语言,给人很强的画面感,即刻抓牢注意力,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
卡森毫不掩饰自己对杀虫剂危害的强烈情绪,采用了许多充满情绪感染力的修辞,如“邪恶”“险恶”“痛苦”“死亡”“致命”“垂死”“毒药”等。对一本原著不足二百五十页的作品来说,卡森警醒世人的意图不可谓不强烈,后来有学者将这种写作方式称为“环境灾难式”风格,通过略显夸张的手法激发公众关注,旨在推动公共政策改变。但很多抨击本书的人认为,这样充满文学性的用词缺乏科学著作应有的理性、客观、中立。在这样一种生灵涂炭的行动中保持沉默,我们之中还有谁不枉为一个人?(第七章)这样的问题,有人会认为太感性化,有人会觉得这种哲学性的问题不容回避,也有人认为只有这样措辞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卡森眼里,任何一种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有它们存在的内在意义,“是否有一种文明,它能够对其他生命发动残酷战争,既不毁灭自己,也不会丧失被称为‘文明’的权利?”(第七章)是对人类文明内涵和外延的一个终极拷问。
总而言之,《寂静的春天》不是一部全面评估杀虫剂等化学品造福和危害自然和人类的著作,贯穿全书的基调更像一个诉讼案子里原告律师充满激情地控诉化学品的危害以期唤醒公众。从这个角度来看,卡森没有详细描述化学品如何造福于人类,有选择地使用支持她论点的数据和信息,是合理的,其结果也是非常有效的。卡森不是第一个发现滥用杀虫剂危害的人,但她是第一个将各种相关信息汇总并以科学手法和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修辞手段呈现出来的科普作家。
21世纪人类生产生活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影响到远离人类、无人居住的南极大陆,卡森所担忧的人类中心时代正在变成残酷的事实。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期待重温《寂静的春天》能加深和拓展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我们的思考和行动将决定人类和人类文明进程的*终走向。
张雪华
2019年10月11日
译后记(节选)
重译此书,我们有几个目标。首先是保证文章论述部分的逻辑清楚、完整和准确;在此基础上,力求文字简单晓畅,尽量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及中学阶段以上的阅读水平;在著作内容上增加部分注释、DDT大事记等,以期帮助读者减少一些学科壁垒。
翻译此书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选择与原文情绪相符的中文词汇。例子之一是第二章的标题“The Obligation to Endure”。以前一些译本直译为“忍受之义务”。然而“义务”一词在中文里除了有“必须”的普遍含义,一定程度上还有法律规定范畴内的“必须”的意义,隐含着“尽义务光荣”的感觉。此章描述的却是人类对化学药品灾害逃无可逃的境况。为此我们和编辑讨论了很久,*后决定译成“无奈的承受”。
另外,本书有一些美国读者的常识被作者一笔带过,考虑到中文读者的需要,我们加了一些说明。比如第七章里农业部官员出席的国会委员会会议,实际上是法案通过之前的必要的听证会,文中农业部官员是作为证人前来表述对法案的意见。我们在译文中增加了一些文字以补全这一隐含信息。文中还有不少与地名密切相关的事例,只有表达清楚不同地点的位置关系,才能说明物种变化的因果关系。比如第九章章末的佛罗里达运河和纽约南部链状岛礁,我们均反复查看了地图以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介绍,确认译文准确反映这些地理环境对鱼类种群的保护作用。
北大生命科学院朱小健老师百忙之中抽空阅读了第十三章,检查并校正了ATP描述中不严谨的术语用词和机理说明,比如线粒体在细胞内的位置体现了细胞的功能。同一学院的罗述金老师协助更新了生态学范畴中的*新术语表述,比如evolution在现代生物学中应该翻译为“演化”,不再用有方向性的“进化”一词,是因为现代主流观点认为即便是物种灭绝也是演化的结果之一,不再有优劣之分。在涉及学科的专业细节上得到的此类指点和帮助难以尽数。首都师范大学王波涛也多有帮助,一并致谢。
翻译此书是一个读者和作者双重角色不停转换的过程。译者开始对各种洗涤剂心存戒备,也更能理解垃圾分类的“麻烦”是必要的;当作者充满激情地描绘未受干扰的自然美景,提醒了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留意过鸟语花香。这就是本书对读者的意义。在危险还未暴露时,我们在歌舞升平中想当然地觉得政府会严格监管污染,商业机构会担心他们的名声而有所自律。但前端监管属于“We don’t know what we don’t know(我们不知道有什么是未知的)”的范畴,执行的难度很大。真正保险的防御性措施是尽量不去干涉我们周遭的世界。
蕾切尔·卡森的个人经历也引起译者浓厚的兴趣。本书出版之前,卡森已因科普写作成名,后又罹患绝症。在施用农药蔚成潮流的时代,如果没有对周遭世界的炽热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很难想象她如何顶着化工产品生产厂家和媒体的压力坚持出版此书,并四处演讲大声疾呼。卡森曾因文风“感情充沛”被质疑是否足够科学客观,文中对自然美景深情的描述,用大量数据和事例揭露农药喷洒计划的盲目和无知,都体现了这一点。她也多次提到,即便是“对人类无用”的物种也有其美学价值,人类不应该随意决定其去留。卡森感性的这一面同样令我产生了极大敬意,恰恰是她跃然纸上的急迫和痛切打动了译者。希望我们的翻译能准确传达出这份富有感染力的热切。
2020年伊始,没有任何预警,大自然就给了人类狠狠一击。写这个段落的时候,译者所在的西雅图,全球科技和医疗人员*集中的地区之一,刚刚宣布全民居家隔离。在人类畅想星辰大海、火星移居似乎指日可待的时代,恐怕没有人能预料到,整个地球在病毒肆虐之下竟然没有一处绿洲。这次疫情必定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改变。地球是人类唯一居所,人类却只是地球上的诸多物种之一,但愿从此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重译此书,重温经典。学识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指正。
黎颖
2019年11月于西雅图
2020年3月补记
[1] 本书据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2002年版译出。